失調人生》15-29歲是思覺失調發病高峰期,出現這5種症狀要當心 (2021-03-16)

「兒子升上高中後個性丕變,原本個性活潑、陽光的他,現在不但變得抑鬱、陰沉,還會不時對著窗外自言自語」、「翻開他的筆記本,除了暗黑塗鴉,還寫著死亡、外星人、重生…這類怪異的字眼」、「這孩子該不會是中邪了吧!」如果你也發現你家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個性突然360度大轉變,即使有些遽變乍看並不全然負面,但只要超出可理解或可控制的範圍,父母都應提高警覺,更不要輕易以青春叛逆期概括這類情況。因為,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正處於思覺失調症的發病期。

思覺失調症確切發生原因至今不明,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定義,只要出現幻覺(經常是幻聽)、妄想、胡言亂語、混亂或僵直行為,以及退縮、厭食等負性症狀中2種(含)以上情況,且時間持續達1個月以上,就符合思覺失調症臨床診斷。

國人對精神疾病「諱莫如深」 思覺失調患者藏黑數

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15至29歲也就是高中階段到青年期,是國內思覺失調症患者初次發病的高峰年齡。惟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內湖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提醒,相較歐美等先進國家,國人對精神疾病諱疾忌醫的情況依舊普遍且嚴重;影響所及,臨床觀察國內思覺失調症患者從發病到真正被確診,平均要花上2年。換言之,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實際平均發病年齡,可能比統計資料更年輕。

內歸因:家族遺傳、大腦發育好發期

如果說,每一種疾病都有其內歸因與外歸因,思覺失調症最常被提及的內歸因可能就是家族遺傳。但葉啟斌表示,根據目前醫學臨床搜集的數據,若雙親中有一人有思覺失調症,下一代有此易感體質的比例只有10%;即使雙親都是思覺失調症患者,遺傳的比例也只有40~50%,「且必須強調的是,前述提到的『遺傳』,指的並非遺傳思覺失調症疾病本身,而是對於外在環境劇變易感受的體質。」

另一個與遺傳較無關的內歸因,則攸關大腦生物學理論;即無論有無家族史,在不同種族的相關醫學研究中都可發現,青少年到青年期階段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的高峰期。多數科學家對此情況的解讀是,人類此階段的大腦仍在持續發育,所以青少年往往最是想像力爆發、創意無限;然同時出現的隱憂是,一旦大腦意識到個體的神經樹分支發展過多過雜,就會自動啟動用盡廢退的機制,而此過程就有可能造成易感體質出現一些較激烈的反應,包括思想、情感與行為病態性的失調與混亂,也就是思覺失調症的發生。

外歸因:重大創傷可能是關鍵

至於思覺失調症最常被提及的外歸因,則是個案發病前可能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事件,諸如受虐、校園霸凌、父母離異、失戀、課業壓力、職場失利等。如此推論看似合理,卻也不免令人困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在成長的路上沒重重跌過幾跤呢?為什麼有人可以浴火重生,有人卻一蹶不振,甚至就此成為思覺失調症發病的爆點呢?

葉啟斌說,在初期發病的思覺失調病人身上,常可找到「三點一線」的蛛絲馬跡,即個案有先天易感體質,又遭遇了重大的創傷事件,再加上挫折後找不到可以傾訴、陪伴、支持自己的對象與力量。當然,有時也會出現什麼內、外發病歸因點都找不到的病人,所以才會說,嚴格說來醫學上對於思覺失調症的確切病因,至今仍無定論。

葉啟斌醫師

共病情況普遍 半數思覺失調患者恐同時患有憂鬱症

值得一提的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初次走進精神科門診,通常都不是因為思覺失調症。原因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有高達80~90%同時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共病」的情況相當普遍。尤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同時患有憂鬱症的比例高達50%(惟憂鬱症病人同時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比例只有不到10%);另還有約10%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患有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也有不少患者首次求助精神科醫師,是因為癲癇、過動症、妥瑞氏症、社交焦慮症,或創傷壓力症候群等,經醫師進一步診斷,才發現病人同時患有或真正的病因是思覺失調症。

葉啟斌則說,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前趨期就被確診的難度雖然很高,但醫學臨床研究證實,若此時病人就能及時就醫,配合藥物以及心理諮商、職能治療等專業人員的介入,盡可能找出、去除或至少降低病人內在與外在的壓力因素,還是有可能可以延長病人發病的時間,甚至有機會可以終身不發病。

不過,真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尤其在發病當下,大腦受疾病影響處於嚴重發炎狀態,此時的他們多半沒有能力進行邏輯性的思考,甚至因為缺乏病識感,很難衍生主動對外求助或就醫的行動。所以,思覺失調症患者非常需要家人與朋友的鼓勵與陪伴,並代為擬定具體可行的治療計畫。

原文取自:新新聞/黃天如
(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482721)


馬上按讚 加入Kimogi粉絲團


上一則:多起司法精神鑑定刑案受矚目 鑑定報告引發討論

下一則: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