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遭槍擊!「狂粉」由愛生恨可能出現哪些行為?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2020-08-28)

不少知名藝人、網紅,都曾遭遇「狂粉」騷擾,舉凡跟蹤、肢體碰觸,甚至自稱是藝人的另一半等誇張行徑,往往令當事人不堪其擾、極為頭痛。

不理性行為 涉及三層次心理因素

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狂粉」不理性的行為,源自對現實生活界線的不清楚;例如,某個藝人的形象,是他想要、希望效法或成為模範的,「狂粉」就會從心靈的連結,跨過界線,變成身體上的連結,出現觸碰對方、毛手毛腳等打破人際界線的行徑。

自我中心看事物 人際互動能力弱

「有些人不能滿足現狀,只會用自我中心看待事情,卻無法察覺他人的存在,人際社會互動能力比較弱。」葉啟斌說,這種人會試探對方的底線,「當他得寸進尺,你就要小心,他可能是無法『踩剎車』的人」,所謂「踩剎車」是大腦的一種能力,若失去這種能力,行為就可能脫序,越過人際界線。

葉啟斌表示,屬於衝動型人格者,也可能出現上述行為;這類人格特質,有生理因素,也有後天環境因素,若兒時沒被好好教導要尊重他人,被過度溺愛者,長大後逾越人際界線的機率,相對較高。

葉啟斌說,治療時須先評估,是生理因素居多,或心理因素居多,除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人際關係治療或家族治療,都是可能採取的方法。

原文取自:今周刊/林信男
(https://reurl.cc/N6Z49n)


馬上按讚 加入Kimogi粉絲團


上一則:殺人被告連判無罪 「司法精神病院」進度受關注

下一則:吸「氣球」傷腦 食藥署:10月起醫用笑氣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