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所畢業

研究所畢業,找到一份令人稱羨的好工作後,她才漸漸明瞭:過去的辛苦打拼,卻換不到母親公平的對待,令她至今無法釋懷。上班的時候,她是個積極進取的工作狂。下班以後,卻發現自己從來不知道吃飽的感覺,餓壞的她,狼吞虎嚥的景象讓先生也無法相信。她說:「那種空虛的感覺,就好像從嘴巴塞進去的東西永遠填不滿似地,半夜裡爬起來再吃ㄧ頓的情景也常發生」,她說:「噩夢中也常驚醒,滿是恐懼,不知道自己是誰或身在何處」。

研究所畢業2

研究所畢業,找到一份令人稱羨的好工作後,她才漸漸明瞭:過去的辛苦打拼,卻換不到母親公平的對待,令她至今無法釋懷。上班的時候,她是個積極進取的工作狂。下班以後,卻發現自己從來不知道吃飽的感覺,餓壞的她,狼吞虎嚥的景象讓先生也無法相信。她說:「那種空虛的感覺,就好像從嘴巴塞進去的東西永遠填不滿似地,半夜裡爬起來再吃ㄧ頓的情景也常發生」,她說:「噩夢中也常驚醒,滿是恐懼,不知道自己是誰或身在何處」。

小明的父親傷心地告訴我:「小明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還是因為做作業拖拖拉拉,漫不經心,甚至違抗教授明令不准再一次翹課的規定,終於還是被退學。」雖然小明從小就有不專心的症狀,事實上小明長大後變成無法持續的坐在座椅上持續的讀書、老是藉故聽電話、上廁所離開座椅;過去小時候的老是遺忘東西,放在學校,沒有帶回家,或帶到學校的這種小事,長大後變得對於自己的事情無法計畫,以至於做事情常常無法做決定,每次總要等到事情不能收拾;爸爸生氣的說:「小明老是想像自己能夠在最後一分鐘,可以神奇的把事情做好。」這種想像自己會變魔術的能力,每次把所有身邊人搞的焦頭爛額,小明爸爸說:「常常感覺他很忙,但,你問他們在忙什麼?常常自己也說不上來,把自己的生活品質弄得一團糟。」

小明終於在遭退學後,願意讓父親帶著他前來門診,我幫他安排了神經心理測驗,做了腦部的檢查後,他終於能夠察覺自己對於外界所給的刺激,情緒及行為反應失調的問題;同時他也瞭解到自己在工作或學習時無法照顧到細節的部份。因此我和小明討論後,決定讓他自己來設計課程,同時邀請父親的加入,而父親也因為加入了治療,才瞭解到自己其實也有衝動控制不佳的問題,才會對於小明的問題行為無法包容,以至於問題及衝突愈演愈烈。小明說:「以前我以為這就是我的個性,別人休想改變我;現在,我才知道我的能力受了控制力不佳的影響,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其實經過治療,是可以輕易做到的」。

小明告訴我:「從小因為注意力問題無法在學業的學習上有所突破,人際關係又因為自己直率的講話及動作而受影響,早已經沒有自信。」國中時期因此大多沉浸在電動玩具,到了高中以後開始嘗試抽煙,因此常被記過。「父母早已經放棄我,甚至我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父親也說道:「本以為長大就會好,沒想到問題愈來愈多。」

我告訴父親:「小明的分心、沒有耐性的問題雖然從小就出現,但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到了成人還是受到症狀的影響。」父親繼續追問這個疾病的病因,我告訴他:「遺傳率大約有七至八成的可能,因此必須考慮體質上的因素。」父親這才恍然大悟,告訴我他不該怪小明自己不好好控制自己。父親很高興雖然錯過了孩童時期的治療期,但是長大以後,成人的過動症治療一樣有幫忙。最後,小明恢復了自信,不只是因為人際關係變好、情緒穩定,而是他瞭解了自己真正的樣子、也接受了自己。

其實精神科醫師也有心理問題的還真不少。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我的好朋友小威,某天突然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直覺上告訴我,四十幾歲的他是不是遇見了什麼中年瓶頸?望著一臉愁苦的好友,職業病讓我聯想到了憂鬱症,卻又不敢妄下斷言。

小威繼續娓娓道來,他說,因為想得到答案,他最近一年逢人就問相同的問題,對象包括醫界前輩、同儕,甚至熟識的企業領袖、教授…,只求有人指點迷津。

面對這個難解的習題,有瀕死經驗的蕭醫師跟小威說:「雖然我與死亡曾近在咫尺,也經歷過親人罹癌,但至今還是沒能洞悉人生的意義。」另一位正在辦離婚的醫師則說:「生命要留給自己,另外也要利用時間陪陪父母。」此外還有醫師因為升等受挫,懷疑自己可能根本不適合做醫師,考慮放棄曾經努力過的一切,離開現有的跑道。

另一方面,事業當紅的教授與主任們則說:「工作都做不完了,那來多餘的時間去想這些問題?」

問人得不到答案,虔誠向佛的小威乾脆去問神。透過知名禪寺舉辦的心靈成長課程,小威說,他漸漸領悟到愛與付出才是人生的真諦,至於不安的心靈,則是來自於對未來不確定感的恐懼。

還記得那年小孩剛上小學,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就讀昂貴的學校,看著美美的蘇格蘭格子制服,飄飄然、貴族的感覺,讓人覺得花這樣的學費很值得。幾年下來,小孩學英文、騎馬、游泳等各項才藝,加上與同校、同學家長們交流,母親學著法式料理、聽古典音樂及畫畫,父親們一起品酒、打球,這些活動讓爸媽覺得彷彿置身在貴族學苑。

然而好景不常,孩子到了國中,因為面臨課業的壓力而選擇逃避學校,從本來的資優班,轉到中段班。然而父親堅持地告訴自己,我小時功課也不好,現在不也是個成功的企業家,寧可繼續滿足小孩的需求,想不唸書就讓他懶懶的讀,父親則繼續忙他的事業,在旁邊乾著急的媽媽無法作主,只好順著小孩,催眠自己:反正我們小時候沒人管也不就這樣長大了。

上了私立高中以後,沒想到,才過一個年,小孩就開始抽煙、翹課,為了交女友而不願上學,還因為聚眾鬧事而和黑道弟兄扯上關係。

「醫師,我到底是哪理做錯了?」我一面探索著小孩成長過程,一面問著父親,父親說道:「從彰化赤手空拳,一路到台北打拼,希望的就是給小孩好的環境」。「一雙5000元的球鞋,我眼睛不眨一下就會買給他。」,「買給他最新的電玩,我從不手軟。」,「因為我小時候沒有被滿足的,我希望他都能夠擁有。」「但是,我從不會在意他的功課,但是為什麼到頭來他的行為還是走偏了?」

的功課,但是為什麼到頭來他的行為還是走偏了?」
我問他:「兒子好像沒有看見你打拼的一面。」,他點了點頭,彷彿懂了,貴族般的生活模式久了,忘了自己從何而來,也讓小孩習慣養尊處優的生活,也因為在父親認同貴族生活之下,小孩甚至不需忍受一般小孩最基本課業上的壓力,沒有機會鍛鍊挫折耐受力,行為自然就容易產生自我中心,旁若無人,要什的就有什麼,達不到他的要求就情緒起伏,容易憤怒的情形。

爸爸告訴我:他把汽車換了一台國產車,把豪宅換了一間大廈,我問他怎麼能做到的?他說:「從沒想到辛苦打拼,拿物質滿足小孩,甚至不重視功課,其實是自己小時候沒有足夠好的環境,硬是被父母逼著讀書,彌補自己這種小時候不滿的心態。」「當個貴族,其實是滿足自己的夢」,我附和著:「的確,幸福的感覺,是不必靠貴族的生活才能達成的。」此後,小孩開始會想要瞭解父親工作上的辛苦過程,父親也決定讓小孩休學一年,打工賺錢。竟然,公司分給他的工作服,也是花格子的衣服。然而這次爸爸看著辛苦的兒子,「貴族」的感覺,卻是由心中產生。

其實精神科醫師也有心理問題的還真不少。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我的好朋友小威,某天突然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直覺上告訴我,四十幾歲的他是不是遇見了什麼中年瓶頸?望著一臉愁苦的好友,職業病讓我聯想到了憂鬱症,卻又不敢妄下斷言。

小威繼續娓娓道來,他說,因為想得到答案,他最近一年逢人就問相同的問題,對象包括醫界前輩、同儕,甚至熟識的企業領袖、教授…,只求有人指點迷津。

面對這個難解的習題,有瀕死經驗的蕭醫師跟小威說:「雖然我與死亡曾近在咫尺,也經歷過親人罹癌,但至今還是沒能洞悉人生的意義。」另一位正在辦離婚的醫師則說:「生命要留給自己,另外也要利用時間陪陪父母。」此外還有醫師因為升等受挫,懷疑自己可能根本不適合做醫師,考慮放棄曾經努力過的一切,離開現有的跑道。

另一方面,事業當紅的教授與主任們則說:「工作都做不完了,那來多餘的時間去想這些問題?」

問人得不到答案,虔誠向佛的小威乾脆去問神。透過知名禪寺舉辦的心靈成長課程,小威說,他漸漸領悟到愛與付出才是人生的真諦,至於不安的心靈,則是來自於對未來不確定感的恐懼。

小明因為一年來不斷眨眼的的動作,被爸爸帶到眼科診所求診,醫師開了抗過敏藥水,點了一個月還沒效,接著又出現甩頭、清喉嚨的動作,帶到耳鼻喉科求診,這才知道,可能是土瑞氏症,因此轉診到醫院治療,但是治療的過程,因為藥物所帶來的不適反應,因此來到兒童心智科。

小明告訴我:「這段時間,同學都把我當成是怪物,因為我總是動個不停,有時在老師上課時會控制不了自己,大叫了起來。」講到傷心處,小明不由自主哭了起來。

爸爸說到剛開始以為小明的不自主動作,是在學校染上不好的習慣,因此常常責怪、打罵,甚至當小明開始有穢語症,也就是會不自主罵髒話的同時,還因此常遭師長處罰。我告訴爸爸:「一半的土瑞症患者到了成人,症狀自然會緩解,因此若是輕微的症狀,不一定需要治療」,但是通常外人看見小明一直咳嗽、眨眼,總是會詢問,甚至會用異樣眼光看待,讓他頗感挫折,因此當不自主動作、發聲等症狀嚴重度加劇,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學習、或是人際關係的時候,才需要治療。反而是土瑞症的合併症如過動症、強迫症等,通常需要立即性的治療,以緩解症狀所帶來的影響。

小明因為一年來不斷眨眼的的動作,被爸爸帶到眼科診所求診,醫師開了抗過敏藥水,點了一個月還沒效,接著又出現甩頭、清喉嚨的動作,帶到耳鼻喉科求診,這才知道,可能是土瑞氏症,因此轉診到醫院治療,但是治療的過程,因為藥物所帶來的不適反應,因此來到兒童心智科。

小明告訴我:「這段時間,同學都把我當成是怪物,因為我總是動個不停,有時在老師上課時會控制不了自己,大叫了起來。」講到傷心處,小明不由自主哭了起來。

爸爸說到剛開始以為小明的不自主動作,是在學校染上不好的習慣,因此常常責怪、打罵,甚至當小明開始有穢語症,也就是會不自主罵髒話的同時,還因此常遭師長處罰。我告訴爸爸:「一半的土瑞症患者到了成人,症狀自然會緩解,因此若是輕微的症狀,不一定需要治療」,但是通常外人看見小明一直咳嗽、眨眼,總是會詢問,甚至會用異樣眼光看待,讓他頗感挫折,因此當不自主動作、發聲等症狀嚴重度加劇,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學習、或是人際關係的時候,才需要治療。反而是土瑞症的合併症如過動症、強迫症等,通常需要立即性的治療,以緩解症狀所帶來的影響。

爸爸告訴醫師:「其實我自己以前也會有眨眼、不自主咳嗽的動作,只是一直不自覺,而且平常容易不耐煩,發脾氣。」好像小明也遺傳到他這個樣子。我接著問道:「是不是平常也會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情形?」爸爸回答:「老師說小明常常容易不耐煩、容易粗心。」我告訴爸爸:「一半左右的土瑞症常見合併有過動症。」

找了黑道弟兄來排解小孩闖的禍,爸爸心有不甘的問我:這樣對嗎?媽媽在旁邊一面流淚,一面心疼爸爸的苦痛心情。

還記得那年小孩剛上小學,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就讀昂貴的學校,看著美美的蘇格蘭格子制服,飄飄然、貴族的感覺,讓人覺得花這樣的學費很值得。幾年下來,小孩學英文、騎馬、游泳等各項才藝,加上與同校、同學家長們交流,母親學著法式料理、聽古典音樂及畫畫,父親們一起品酒、打球,這些活動讓爸媽覺得彷彿置身在貴族學苑。

然而好景不常,孩子到了國中,因為面臨課業的壓力而選擇逃避學校,從本來的資優班,轉到中段班。然而父親堅持地告訴自己,我小時功課也不好,現在不也是個成功的企業家,寧可繼續滿足小孩的需求,想不唸書就讓他懶懶的讀,父親則繼續忙他的事業,在旁邊乾著急的媽媽無法作主,只好順著小孩,催眠自己:反正我們小時候沒人管也不就這樣長大了。

上了私立高中以後,沒想到,才過一個年,小孩就開始抽煙、翹課,為了交女友而不願上學,還因為聚眾鬧事而和黑道弟兄扯上關係。

「醫師,我到底是哪理做錯了?」我一面探索著小孩成長過程,一面問著父親,父親說道:「從彰化赤手空拳,一路到台北打拼,希望的就是給小孩好的環境」。「一雙5000元的球鞋,我眼睛不眨一下就會買給他。」,「買給他最新的電玩,我從不手軟。」,「因為我小時候沒有被滿足的,我希望他都能夠擁有。」「但是,我從不會在意他的功課,但是為什麼到頭來他的行為還是走偏了?」

我問他:「兒子好像沒有看見你打拼的一面。」,他點了點頭,彷彿懂了,貴族般的生活模式久了,忘了自己從何而來,也讓小孩習慣養尊處優的生活,也因為在父親認同貴族生活之下,小孩甚至不需忍受一般小孩最基本課業上的壓力,沒有機會鍛鍊挫折耐受力,行為自然就容易產生自我中心,旁若無人,要什的就有什麼,達不到他的要求就情緒起伏,容易憤怒的情形。

爸爸告訴我:他把汽車換了一台國產車,把豪宅換了一間大廈,我問他怎麼能做到的?他說:「從沒想到辛苦打拼,拿物質滿足小孩,甚至不重視功課,其實是自己小時候沒有足夠好的環境,硬是被父母逼著讀書,彌補自己這種小時候不滿的心態。」「當個貴族,其實是滿足自己的夢」,我附和著:「的確,幸福的感覺,是不必靠貴族的生活才能達成的。」此後,小孩開始會想要瞭解父親工作上的辛苦過程,父親也決定讓小孩休學一年,打工賺錢。竟然,公司分給他的工作服,也是花格子的衣服。然而這次爸爸看著辛苦的兒子,「貴族」的感覺,卻是由心中產生。

在美國留學的葳葳說:和中國男友分手後,她再也掩不住長久以來獨自一人流浪在外內心的空洞、寂寞。大哭了幾天,為了克服憂傷,她開始瘋狂外出購物、唱歌、深夜不歸......,被診斷為躁鬱症之後,想著當初一路的辛苦,又哭著訴說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位企業家父親訴說著:這幾年來往返國內外,忙著卻是正在國外留學、開著高級跑車的高中小孩,當他一情緒不穩,開始撞牆、自殘,就要立刻飛往處理。

其中一個美國知名大學心理系學生說著:當初出國時,總覺得自己要拼出一片天,報答父母,壓力頗大;但久了才發現其實父母親對自己也沒有那麼大的期望。在國外生活習慣久了,雖不覺得自己是美國人,但其實也不算是台灣人了,這個混淆的認同,已經讓自己吃足一段苦頭。孤獨生活一段時間,寂寞也就如影隨形了,變得不太在意父母,也不知道為何台灣的父母親總是叨唸著為何沒打電話回家;友誼取代了親情,反倒是ㄧ有變化,深深影響他們的情緒。

我看著身邊的醫師、教授們、外商公司員工及企業家,辛苦地訓練小孩讀英文,送往國外的同時,心想:這些父母親有的可是當初吃足了英文不夠好的苦頭,有的想要小孩承襲國際企業,有的只是想要站在比別人更早、更好一點的起跑點......。到底,是誰在留學?

已經五十幾歲的王哥,頂著T大電機的光環出國,一路晉升主管,坐擁人人稱羨矽谷的豪宅,告訴我:當初出國是因為台灣環境不好,想要出國擁有更好的出路。但是,現在在國外遇到的留學生,大多告訴你不知道當初為什麼要出國;你問父母,總是回答:因為家境還可以,所以想要給小孩好一點的教育環境。我們討論之下竟發現:矛盾的是,不好的環境,培養出積極進取的留學生,造就台灣過去數十年的經濟奇蹟;好的家境,卻讓現在的留學生迷惘。

看著孝子父母親們,到門診問著同樣的問題,為何我的小孩不愛讀書;問著每個家庭物質不缺,兩雙眼睛只緊盯著小孩的功課,小孩的眼神卻空泛無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這些動機缺乏的小孩,因為優渥的環境,父母的無法放手,而不見起色,躁鬱的症狀時而出現。最後,大多的父母來診談的是:到底我要不要送小孩出國?看著多年以來,寒暑假回診來看看我的寶貝們,告訴我:在國外,父母的手不見了,才體會到凡事都需自己動手的辛苦;雖然孤單,心中對於自己未來熱情的那把火,卻燒了起來,像火車般向前邁進。我想著,留學治療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留學後能不能成功,端視父母能不能放手,給予心理的支持,而非單純物質或是課業的過度關注,才是關鍵!

小胖是一個電動遊戲大賽的冠軍,卻住進了精神病房,醫師告訴爸媽說:他得的是憂鬱症。爸媽不敢相信才幾個月時間,一向樂觀、忙碌的他,眼神不再銳利,也消瘦了一圈,整個人彷彿失了魂似地,陷入了一種無力感。

父母這才告訴我:小胖從小脾氣就不好,不論玩什麼新買的玩具,很快就失去興趣,家中找不出可以滿足他的東西,父親就從出差到大陸的空檔,買了電動玩具給他,媽媽雖覺得不妥,但從無暇滿足他的需求中,也得到一絲輕鬆。很快地,小胖覺得學習程式設計應該就像打電動玩具一樣,未來學以致用後就可以輕鬆養活自己一輩子,因此丟下了功課,父母拗不過他,只得任由他,的確,小胖也從玩電動中,找到自信與成就感,在一次大賽中得到了冠軍。

母親急著轉述老師對小范在課堂上的觀察說道:「他總是托著下巴,失神地望著遠方,心不知在哪裡了?」被懷疑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安排進一步會談後才發現:他總是在回想:「前幾天爸媽之間的劇烈衝突,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

小范輾轉在小兒科、神經科等看腹痛、頭痛,甚至住了醫院,安排抽血、腦脊髓液檢查均顯示正常後,最後才照會了兒童心智科。少了一份活潑,眼睛直盯著掌上電動玩具,支開媽媽,好不容易小范才說出他的擔心:「我害怕媽媽不會在我身邊了」「連作夢的時候都覺得媽媽生了病,再也好不起來」,原來,媽媽在工作壓力,及無法得到爸爸的支持下,先是得到躁鬱、跟著又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整個人變了個樣。偏偏,爸爸又是個性急的人,不顧已經生病、無法好好控制情緒的媽媽,過了個年,兩人終日為了生活細節吵架。

過完年剛開學,小范就訴說頭痛,無法起床上學,請了幾天假,再去上學,整個人就像是卸了氣的皮球,提不起精神,問他怎麼了?也總是答不上來,這時,老師才追問家中最近是否發生事故,小范才說到:母親與父親再度爭吵後,又告訴他:「希望小范自己趕快能夠獨立。」想到必須獨自一人,這下壓著小范他喘不過氣來,因為過度換氣而被送到急診室。

其實精神科醫師也有心理問題的還真不少。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我的好朋友小威,某天突然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直覺上告訴我,四十幾歲的他是不是遇見了什麼中年瓶頸?望著一臉愁苦的好友,職業病讓我聯想到了憂鬱症,卻又不敢妄下斷言。

小威繼續娓娓道來,他說,因為想得到答案,他最近一年逢人就問相同的問題,對象包括醫界前輩、同儕,甚至熟識的企業領袖、教授…,只求有人指點迷津。

面對這個難解的習題,有瀕死經驗的蕭醫師跟小威說:「雖然我與死亡曾近在咫尺,也經歷過親人罹癌,但至今還是沒能洞悉人生的意義。」另一位正在辦離婚的醫師則說:「生命要留給自己,另外也要利用時間陪陪父母。」此外還有醫師因為升等受挫,懷疑自己可能根本不適合做醫師,考慮放棄曾經努力過的一切,離開現有的跑道。

相片圖說-1

相片圖說-2

相片圖說-3

相片圖說-4

相片圖說-5

相片圖說-6

相片圖說-7

相片圖說-8

9/28即將試辦「奇檬子讀書會」,由葉啟斌醫師主導,望大家能共襄盛舉,一同來參與您與孩子們的未來。

奇檬子讀書會將建構在科學的理論上,藉科普書籍來呈現;實踐於現實的生活中,輔以教養書籍。

有意願者,可先至下列網頁填寫報名資訊:http://www.kimogi.org.tw/learning.php?ps=learn
請您於「備註」欄註明:「奇檬子讀書會」

由於此次籌備時間倉促,若報名人數未達預定名額,讀書會將會延至10月份舉行。
請各位來賓敬請見諒!!

章家元

陳乃滔

王飛豪

葉茂新

陳姿妤

王飛豪

古若妍

黃郁承

江智誠

李家緯

古若彤

第一名古若彤

第二名江智誠

第三名陳乃滔

第四名陳姿妤

第五名章家元

壓力就像空氣一般,無所不在,對現代的的我們來說,它就像空氣一樣,可能讓你視而不見,甚至習慣壓力的存在,忽略了對你的影響?

你有胃食道逆流、潰瘍、頭痛、下背痛、便秘、及胸悶等不明身體疼痛,遍詢名醫,做遍檢查,卻沒有明顯發現,還是你已經憂鬱嚴重,慢性失眠,甚至覺得人生沒意思了呢? 有沒有辦法早期偵測壓力對我們的影響,早期的警訊是甚麼呢,還是你習慣忽略它,等到積重難返,才找專家協助呢,還是我們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態度,認識壓力,及早學習因應。

我們請到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葉啓斌醫師擔任講師,告訴您如何及早因應壓力,輕鬆生活,享受壓力。

=========================================

活動類型:講座
活動時間:2015年06月28日(週日)14:30~16:30
地點:國父紀念館演講廳
入場方式:自由入場
主講人: 葉啟斌
現 職: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


國父紀念館:http://www.yatsen.gov.tw/tw/

交通資訊:

相關文章:
守護心靈健康-三總電子報 2015-05-04
[節目]健康加油站 焦慮-中視 2015-03-24

林曾服用安眠藥 醫:家長宜保管孩子藥物

反課綱微調高中生林冠華燒炭自殺,三總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據傳林冠華過去有服用安眠藥的可能,日本方面有相關研究,年輕人服用安眠藥後,若未馬上睡覺,會有「去意志力」的副作用,可能因而喪失正常判斷力,做出理性狀況下不會做的事。

葉啟斌指出,需服用安眠藥問題的人,多有睡眠障礙及憂鬱的問題,睡眠一旦不好,白天易煩、與人生氣衝突,加上憂鬱作祟,一遇有導火線,便容易做出衝動的決定。

葉啟斌指出,若孩子有服用安眠藥,不要讓孩子自己保管安眠藥,家長最好拿在手上保管,另對孩子最近奇怪的舉動應多留意,例如買木炭等。若孩子有憂鬱的問題,不要怕問孩子是否想自殺,反而要很勇敢的去問,這樣才能真正探詢孩子在想什麼,必要時,專家才有機會介入協助。

葉啟斌說,熱血青年的情緒易波動,抗壓性也較為不足,很容易做出衝動的決定,燒炭的自殺成功率高,加上門反鎖,無人能即時入內搶救,若又確定有服用安眠藥,顯示其死意甚堅。

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燒炭一旦沒死成,由於中樞神經多已受損,嚴重時會變成植物人,另也常見智力退化、反應遲鈍、不講話及計算能力變差等後遺症,千萬不要嘗試。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中國時報)

昨天開學了,部分孩子也會有「開學症候群」,約需二周適應學校生活。醫師提醒,倘若過了一個月,孩子仍不肯乖乖上學,其中可能有「內幕」,包括校園霸凌、性騷擾或對自己表現信心不足,學校輔導機制應適時介入,或找專家協助,以免孩子遭憂鬱纏身。
一名女高中生開學卻不肯上課,每晚失眠,還向父母發脾氣。家長軟硬兼施都沒用,只好帶女兒看診,經醫師循循善誘,女學生才開口表示,因同學常找她麻煩,糾眾打她、罵她、譏笑她,讓她在班上很沒面子,才不想上學。

收治該個案的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表示,女學生因被排擠,出現憂鬱症傾向,當父母愈強迫她上學,症狀就更加惡化,須用抗憂鬱藥物才能緩解。但女學生明顯拒學,拖了一年至今仍未返校。

高雄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蔡景宏澄清,「開學症候群」不是一個病名,而是孩子在長假後,因無法適應規律生活而出現的「戒斷症狀」,小學生容易出現哭鬧、肚子痛、睡過頭等情形,國高中生可能跟家長起衝突,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或憂鬱症狀等。

蔡景宏強調,「開學症候群」並非全然負面,因緊張心情能讓人更快應付新環境。一般來說,有九成五的「開學症候群」者可在一、二周適應新環境,若超過二周到一個月仍拒學的孩子,必須詳加調查狀況,可能是遭校園霸凌、性騷擾等,也可能是家庭環境出現劇變,此時需要專家介入協助。

台北市松德身心科診所醫師黃惠琪說,在門診經驗中,因恐懼成績表現及人際關係而拒學的孩子占最大宗,尤其是女學生,可能從國小高年級就在意自己在小團體中的地位,一旦被排擠又不敢跟父母說,生理上可能出現頭痛、胃痛、身體無力等症狀,常進出醫院、不去學校。

黃惠琪指出,20名學生中,就有1人可能離開校園,但學校不只是讀書的地方,也是學習人際關係培養的場所,醫師都會盡力輔導孩子回校。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建議,家長應在開學前多陪伴孩子,談談開學計畫,幫助他們回到規律生活作息,限制使用3C產品時間,找出孩子情緒失調原因,鼓勵多運動、建立彈性思考能力,如A方案無法達成,可嘗試B方案等。

孩子可能被霸凌的徵兆

1.不明原因害怕或拒絕上學

2.躲避談論學校事物

3.成績忽然一落千丈

4.常流露不安、難過、煩躁等神情

5.睡不好、吃不下

6.身體不舒服或疼痛,甚至有交代不清的傷痕

7.行為舉止與平時不同,如預支零用錢、東西常不翼而飛等

註:孩子出現上述徵兆,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心理師協助。

資料來源╱黃惠琪醫師

智慧手機已成現代人的另類小三。精神科醫師發現,近兩年因另一半手機成癮、人在心不在,導致夫妻、伴侶關係惡化而就醫者暴增2到4成;醫師指,愛侶為手機翻臉,可能是之前兩人關係已有問題,手機只是幫兇,調整相處模式才能有效改善手機成癮問題。

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精神科醫師張立人說,網路成癮者多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親友較易察覺異常,但手機成癮的型態不同,使用者多是斷續、反覆使用,耗去大量時間卻不自知,不少伴侶關係為此惡化,主要抱怨就是「另一半沒事一直滑手機,人在心不在,看了更生氣」,殺傷力不輸真正的小三。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若伴侶關係已因工作繁忙、生活爭執等趨於冷淡,這時頻繁使用手機恐讓關係惡化,「最後成了你用你的、我用我的手機」,兩人感情會更難維繫。

葉啟斌說,近年有不少伴侶因失眠、衝突等困擾來門診,諮詢後發現多有濫用手機跡象,這類患者約增2成,建議現代人追求慰藉,還是要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別冷落身邊的人。(邱俊吉/台北報導)

【大家健康雜誌2014.08文/周子嵐】

2013年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
工作壓力、健康問題、工時過長,名列上班族前三大壓力源。
如何把如影隨行的壓力轉為正向動力?
專家教你透視壓力警訊,提早因應、輕鬆紓壓!


一名30多歲的年輕主管,一路被挖角到知名的外商公司,除了白天上班時要處理很多事務,最受不了的是,一周好幾次,晚上要與外商老闆進行視訊的跨國會議到半夜,加上老闆案子一直丟下來,他受不了,只能靠酒精暫時麻痺自己,不知不覺酒愈喝愈多,啤酒2瓶對他來說就像喝水。當酒喝多時,就會發酒瘋,對人咆哮,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觀察,近5年來因工作壓力大求診的人數,大約占門診的四、五成左右,求診比例沒有明顯提高,多數是合併其他如家庭等問題。而看診11年的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國洋說,因工作壓力求診的人數逐年成長,現在10名成人中有2到3個,其中不乏知名大企業的員工。

出現6大警訊,最好及時就醫

壓力是無形的,要如何知道自己壓力大?醫師提出6大警訊:

1.小事就煩躁
葉啟斌醫師說,很多壓力大的人剛開始是感到很容易煩躁,為了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或抓狂,此時並不會感覺很憂鬱,而是覺得自己很煩、很悶、很不耐煩。

2.遲到早退
遇到壓力,很多人會選擇逃避。葉啟斌醫師說,許多上班族初期容易遲到早退,藉故不想上班,能早走就早走、能推就推,怕再多承受一點壓力,自己會失控,不如走為上策。

3.抽菸喝酒
菸酒不離身,或是菸癮、酒癮愈來愈重,葉啟斌醫師提醒,這就是警訊。

4.睡不好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說,會到心身科求診的病人,通常都有睡不好的困擾,即使很累也睡不著,像有患者加班到半夜,回到家準備睡覺時已經2點,還是睡不著,因此影響白天工作的精神。有此現象,就要小心是否壓力太大。

許正典醫師解釋,壓力超載的人,除了難入睡、睡覺時也易做夢、易醒,睡眠品質易受影響。睡眠需要持續,如一天連續睡7小時,而非分段睡眠,若一整晚起床2、3次,每睡3小時就做夢驚醒,這樣就算加總睡了9小時,也會因分段睡眠,品質差很多。如同手機充電,一次充到飽,效果遠比單次充到40%佳。

一般來說,正常人需要足夠的睡眠才能維持體力,許正典醫師說,晚間11時睡覺,隔天6 時起床,其實足夠,週末亦可奢侈一下,睡久一點。

5.暴飲暴食
許多人心情不好就大吃一頓,當心這是壓力過大的徵兆。許正典醫師說,壓力大的人早上起不來吃早餐,三餐飲食不正常,也有人是才吃完午餐,下午又餓了,3、4時又吃下午茶,通常這類患者體重都過重。另外,當咖啡愈喝愈多,愈喝愈沒有提神效果時,民眾更要小心。

6.提不起勁
黃國洋醫師說,當發現工作影響到人際關係或是平常休閒時,就要警覺。例如,原本週末會全家出遊,後來變得哪裡都不想去,或是原本夫妻感情好,但現在連話都不想說,但這人際關係的改變,不包含與老闆的關係。


感謝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審稿
《大家健康雜誌》103年8月號更多精彩文章
◎封面主題:工作多、業績壓力大,3個方法幫你面對報表壓力
◎封面主題:做不完的工作、追不到的業績,換個心情繼續努力
◎封面主題:懂得溝通與時間管理,破解晚下班的魔咒
◎元氣生活:想美白、保濕、抗老,哪些面膜能滿足需求?
◎SMART醫療:經常脹氣、腸胃型感冒,代表胃不好嗎?
【完整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2014年8月實體版】

補充鋅離子 可望改善自閉症

研究發現,特定基因缺陷造成的自閉症,可藉由補充鋅離子改善,中研院與韓國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發現抗生素氯碘奎醇可促進鋅離子傳導,改善社交能力,為解開部分自閉症之謎找到新方向。

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薛一蘋與韓國科技大學基礎科學研究所所長金恩俊共組研究團隊,基於先前研究成果,進一步發現鋅離子與兩種蛋白交互作用,對改善自閉症行為有重要影響,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 。

薛一蘋說,美國以自閉症兒童頭髮進行分析,發現將近三成患童鋅離子明顯缺乏,原因不明,可能是鋅攝取不足、代謝異常等。

研究團隊在兩種基因突變的小鼠身上,發現神經細胞活性變差,降低鋅離子吸收能力,進而造成社交障礙,而抗生素氯碘奎醇(CQ)可改善上述兩種基因缺陷的自閉症小鼠社交行為。這項成果為鋅缺乏與自閉症的關係,提供可能的學理依據。但薛一蘋強調,自閉症成因很多,氯碘奎醇只對部分類別的自閉症小鼠有效。

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丘彥南表示,目前針對自閉症核心症狀,以行為治療為主。丘彥南提醒,自閉症的許多研究都是科學探索的過程,有待反覆驗證。

三軍總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不是每位自閉症患者都適合補充鋅離子,自閉症有多重病因,建議觀察小孩眼神和語言能力發展,以期及早發現並找專家協助。

人性殘酷大考驗!一對情侶在八仙粉爆中受傷,雙雙被送至急診室,女生小部分灼傷,但男生大面積燒燙傷,外貌嚴重受損,在恢復意識後不停喊疼,還呼喊著女友名字。

三總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說,「保命之後,殘酷的人性考驗才正要開始」,男生行為透露出他生內心的碎弱及無助,渴望女友不要離他而去,但人生是現實的,沒人能做出一輩子的保證。

此外,不少青少年住院後出現「倖存者罪惡感」,自己只是輕傷,但同伴住進加護病房,因自責而情緒激動、失眠、焦慮, 直喊 「我同學在哪、傷勢重不重」。

葉啟斌預估,再過一兩周之後,八仙粉爆傷者將陸續出現心理上的需求,除了「倖存者罪惡感」之外,外觀上的改變產生的自卑,以及家屬的「心理浩劫」,都需要漫長的心理諮商。

葉啟斌指出,在治療早期,醫師及家屬應該適時地告知病患出院後會遇到那些問題,讓病人瞭解到未來的人生絕非只是多了一些皺摺難看的傷疤,肢體活動受限,加上心理創傷,都須要漫長的復健之路。

林口長庚兒童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佑佑表示,每個傷者的家長現階段都自責沒能照顧好孩子,不停說著「如果當初不讓孩子去,不就沒事」,內心充滿負面情緒,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引發憂鬱情況。

吳佑佑指出,921大地震後,衛福部長期關心災區幼兒心理健康,持續追蹤六年之久,這次應該比照啟動心理復健機制成立平台,透過各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在未來幾年持續關心傷者及家屬。

國軍在近年來已經將救災作為國軍戰備本務之一,除了救有形之災之外,也會運用到軍陣精神醫學的原理去救無形之災,但是軍陣精神醫學的議題太大,不太可能全部說得很完整。簡單來說,軍陣精神醫學常用的方式是所謂「預行防處」。以三軍總醫院處理這次塵暴燒傷病患為例,近50位燒傷病人住院後的第二天上午,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就出動5位主治醫師,2位總醫師,總共7位專科醫師,由葉啟斌部主任帶隊,分頭進行對於病人和家屬之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preventive psychiatric interventions),每位醫師分到近10位病人,印象所及的要點,大致如下:
1. 專業者在場 (Presence of profession):簡短自我介紹:「我是精神科醫師」,說明來意:「我們是來提供協助的」。對於病人、家屬和內外科團隊都要這樣做。精神科醫師有時光是在場,就能提供病人、家屬和內外科團隊很大的心理支持與安全感。
2. 支持、支持、再支持 (support, support, support) :透過精神科會談與支持性心裡治療的技巧,簡單了解病人之症狀(例如是否疼痛、驚嚇或睡不好),會談中儘可能彈性、軟性、感性,且盡量避免在第一時間就進行過度詳細的診斷性會談,以免干擾治療(例如:換藥)或病人或家屬之休息。
3. 衛教與諮商:對於病人及家屬簡單而概要的衛教,未來有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怎麼回事等等。同樣地,要避免過度冗長的說明,若有衛教單張可用就要充分利用,單張上面要記載聯絡的窗口的電話,掛號的電話等等。讓病人或家屬一旦需要時,可以求助。
4. 家屬:上述的過程,家屬在場,都會一起進行。對於比較嚴重而無法會談的病人,工作的重點就在家屬身上。
5. 積極藥物治療:針對焦慮、失眠和情緒困擾或譫妄,要在不妨礙內外科治療的情況下積極給予藥物治療,當然,事先要跟病人、家屬和原來的團隊溝通。
6. 顧及工作同仁:上述的過程,都是在病房進行,記住:不要干擾醫療進行,如果病人正在換藥要先等候,甚至伸出援手協助,不要忘記對於病房工作同仁說「辛苦了」或其他簡短的鼓勵或打氣的話。
7. 團隊延伸:社工、心理師、專科護理師、志工、神職人員(或宗教師)都是我們團隊的盟友,分進合擊,互相幫助。
8. 流程與分工:由於常規值班人力不足以處理這麼大規模的業務,人員多半需要臨時召回,召回之後,不要急忙投入工作,要先找一個地方(最好是與內外科團隊接近,互相可以快速溝通的地方,本例中是急診精神科會談室)進行briefing,也就是任務說明與分工。團隊leader(本例中是精神醫學部主任)先說明目前狀況、掌握到的名單,逐一分工給各成員,說明過一會兒的工作重點,與院內其他團隊leaders預先溝通協調,例如:院部長官、外科主任、院內大量傷患處理指揮官等,並且預告團隊即將投入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問問看有沒有特別需要幫忙的。各成員有問題也立刻提出討論,達成共識;例如以上各點,都是在這次briefing會議中就都預先確定。任務範圍要先定義清楚,單純、簡捷為佳,不要好高騖遠。人力充足的話,完成照會紀錄 (liaison notes) 的電子病歷這一類的事情,委託專人(本例中是兩位總醫師)整批完成,各成員只要簡單紀錄症狀與診斷在memo紙上,交給總醫師即可,其他成員可專心完成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
9. 追蹤:初步介入發現之明顯或潛在個案,需於日後主動追蹤。
10. 精神科團隊之自我照顧:團隊leader(本例中是精神醫學部主任)在過程中逐一打電話給各成員,問問看有無問題或困難,順利不順利,提供立即的督導,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結束後,儘速利用科會或其他場合聚會,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debriefing(任務歸詢),讓團隊成員得以進行分享、情緒宣洩與互相支持。
事實上,如果是部隊救災,也會有心輔人員隨隊前往,部隊救災多半是軍中的心輔官、心輔士參與,必要時也會派出精神科醫護同仁,但多半精神科醫護同仁是扮演接受諮詢或提供支援的角色。專業人員的性質雖有差異,地點或規模也或有不同,然而,方式和原則大同小異,但是也有因地因事置宜的地方,例如:
1. 待介入人員可能很多,應該要以團體介入為主,個別介入為輔。
2. 時間可能較長,為避免團隊成員耗竭現象發生,心輔團隊要有互相支援輪替的準備。
3. 心輔團隊不能直接開藥,但是平時繼續教育中要學會哪些情況個案可能需要藥物治療,需適時轉介治療或後送。
4. 透過軍民用通訊器材,與地區內軍醫院精神科保持聯繫,以利得到適時之支援、即時督導以及後送之管道。
5. 與其他單位通訊聯繫與交通工具確保暢通,以維護團隊機動性與安全等等。
總之,從軍陣精神醫學角度來看災難預防性心理衛生介入,以上的原則是實務工作上得來的心得,希望也能讓所有參與災難預防性心理衛生介入的團隊參考。

出處【想想論壇】

名醫失眠嚴重,在網路上購買安眠藥觸法,根據台北地院,他買的是佐沛眠、唑(音同坐)匹可隆,精神科醫師指,此2藥都屬因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安眠藥,佐沛眠(zolpidem)的知名商品為「使蒂諾斯」, 唑匹可隆的知名商品為「宜眠安」,都是常用的短效藥,原本被認為較不易成癮,但臨床仍可見成癮患者,門診觀察使用這類藥物的病人,約1到2成會成癮。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醫界早期使用最多的安眠藥是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安眠藥,後來才研發出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相較於傳統安眠藥,副作用低,且作用快速,病人初期服藥後可能不到半小時便睡著,因而開始流行,卻也因藥效發生快,使得某些患者產生依賴,導致用藥量愈來愈大,甚至不吃便無法入眠,進而成癮。

葉啟斌說,精神醫學會近5年來與衛生福利部合作,加強對這類藥物的管制,非精神科醫師的內科或外科醫師,每次門診開藥只能開1顆,如需增加劑量,便一定得由精神科醫師診斷、開立;他也說,失眠有時不一定單純是睡眠問題,可能是壓力、憂鬱等其他因素作用下才導致睡不著,這需要精神科醫師仔細評估,一般人不應自行斷定病情、服藥。(邱俊吉/台北報導)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電視新聞中,沒幾天就會播出有人在馬路上被人按一下喇叭,就拿球棒下車砸人車或打人;或是被心儀的女生拒絕,就打人甚至是殺人。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今(12)日提醒,這些都可能是破壞性情緒失調者的行為,他提醒家長要及早發現,7至14歲是矯正的黃金期,及早給予面對挫折的教育,必要時也要使用藥物治療。

葉啟斌提醒,7到14歲是這類患者容易出現衝動行為的年齡,也是重要的教育黃金期,如果沒有及早在這段時間做控制,並加入矯正,讓他們養成衝動行為的習慣,未來治療要花很長的時間,孩子們也會面對更痛苦的時期。他提醒,如果發現孩子在一星期內,對別人暴衝的次數達到3次或以上,這種情緒持續一年以上,家長就要注意小孩可能有破壞性情緒失調。

另外,很多人常會說某些人很白目,不會察顏觀色,葉啟斌說,這些都是破壞性情緒失調的症狀,最新的研究發現,這類情況通常是因為大腦杏仁核,以及前額葉及大腦前扣帶迴的活性不佳,因為杏仁核是負責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而察覺情緒後,因為人有很成熟的大腦前額葉及大腦前扣帶迴,可以對這些反射緩衝後再做成熟的反應輸出,不至於會直接暴衝式地將挫折做不正當的反射式反應。

這類患者就是情緒感知與反應失調,而因為杏仁核的活性不佳,導致不會察顏觀色,所以說話讓人覺得很白目、講話常自說自話讓別人插不上嘴,或常常侵擾別人的空間,譬如要求別人立刻給他所需要的東西、講話很直,完全不考慮場合或別人的感受,直接問他人隱私、或說話傷人等。

破壞性情緒失調的人還常會有睡眠障礙,葉啟斌說,前額葉及大腦前扣帶迴活性不佳也讓這類患者面對挫折常有衝動控制不良的問題,還可能合併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對立性反叛疾症,以及妥瑞症,或是自我中心,無同理心去體會別人感受的疾病;例如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以情緒障礙;如躁鬱症、憂鬱症,都容易罹患破壞性情緒失調的問題。

葉啟斌提醒,破壞性情緒失調常有家族性的體質,而教養方面也很重要,如果家庭教育讓孩子太容易得到滿足,或是常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刺激性暴力的電視、電玩等,都可能讓孩子容易有破壞性情緒失調。若發現孩子有這類問題,最好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正確診斷,並給予適且的教育,目前這種新診斷已經在國內精神科學會推廣。

新北市今年起提供全市國小二年級學童過動症(ADHD)免費篩檢,部分家長及老師質疑,此舉將造成過度「病理化」學童行為,忽略孩童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精神科醫師強調,只要生活適應上沒有出現太大問題,臨床上不會輕易診斷為過動。

校護協進會總幹事王芝安指出,國內學者提出ADHD罹患率約8%,卻未說明此數據由何而來,且因健保資料僅有2%學童就醫,導致部分學者認為需要透過篩檢揪出疑似案例。此一看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政策,可能將「孩子難管教」問題,以醫療作為解方,將孩子行為病理化。

一位曾被診斷ADHD的患者小真(化名)表示,小三時和同學打架,上課常看窗外,又愛跟旁邊同學聊天,老師懷疑她有ADHD傾向,建議父母帶她去看醫生,經過診斷,她開始服藥。

服藥期間,小真常因藥效而有想吐的副作用,且吃藥後家人發現她在寫功課、看電視時,常因過度專心聽不到旁人叫喚,爸媽擔心藥效太重,因此慢慢減藥。

小真從小三服用藥物,直到國二時遇到好老師,變得比較有自信,萌生不依賴藥物的念頭,才停用藥物。她說,自己對功課比較沒興趣,但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像是溜冰、畫畫就非常專注。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指出,ADHD確實不能單憑一張紙診斷,應加上更專業的鑑定以及配套措施;而老師面對班級中的過動兒,處理時也應更細膩,比如說,應保護被篩檢出有過動症狀孩童的隱私。

葉啟斌說,專業醫師診斷時也會考量小朋友所處的環境,部分患者即使符合ADHD指標行為,只要生活或課業適應沒有大問題,臨床上也不會輕易作出ADHD診斷。(中國時報)

現代人壓力大常有失眠困擾,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一年用掉近3億顆安眠藥。台北醫學大學最新報告出爐,研究最常使用的安眠藥發現,連續服用2個月以上,罹患腦癌的風險竟比其他沒吃安眠藥的患者高出98%。但安眠藥和罹患腦癌間,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如果沒有經過醫師同意,還是別輕易停藥。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入睡,想求得一夜好眠,不少人靠安眠藥解失眠痛苦。根據統計,全台一年就用掉近3億顆安眠藥。台北醫學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報告,發現罹癌的4萬2500人裡,約有1萬多人在未罹癌前曾經吃過安眠鎮靜劑。比起沒吃安眠藥的患者罹癌風癌高出21%,尤其是腦癌風險更是多了98%。北醫大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就說:「GABA的接收器主要還是在神經細胞上面,我們可以想像,當它去影響這些接受器之後,可能影響細胞其他發展。」BZD苯二氮平類是主要常見安眠藥,能減輕焦慮、鎮定入睡。研究團隊發現,連續服用2個月以上,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98%、食道癌高出59%、胰臟癌多了41%,恐怕會增加罹癌風險。不過榮總兒少精神科主任葉啟斌卻表示:「它其實在這樣的研究中,並沒有囊括他是不是有抽菸啊、喝酒啊,甚至是平常生活習慣這些危險因子。」和腦癌有沒有關係,其他醫師看法不同。建議民眾改善失眠不一定只能靠藥物,睡前沖熱水澡或適度運動,也能換得一夜好眠。(整理:實習編輯劉家維)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5/11/09
孩子不好帶、上課坐不住、時常與同學打架,別以為長大就會自然好!根據研究發現,高達5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長大後仍存有部分症狀,病情甚至變本加厲,罹患焦慮症、憂鬱症的機率高,發生犯罪、吸毒等狀況,也都比一般人多。

國內ADHD就診率過低
據統計,國內ADHD盛行率約5至7.5%,但就診率僅2.5%!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高淑芬指出,許多家長有錯誤迷思,是造成就診率低的主元,包括認為長大會自然好、不是病、治療用藥是安非他命,且會上癮、長不高等,反而導致孩子錯失黃金治療期。

ADHD是病不會自然好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ADHD已證實是一種腦部生理疾病,大腦神經纖維束完整性較一般孩童不足,且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濃度不平衡,影響其專注力、人際關係及問題解決能力。

「ADHD孩童不治療,長大恐更嚴重!」三軍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指出,雖然ADHD孩童可能隨年紀增長,發育逐漸完善而改善,但有研究發現,5成孩童長大後,症狀持續甚至複雜化,且合併其他精神症狀。

ADHD不治療症狀複雜化
葉啟斌舉例,患有ADHD的孩童在幼稚園、低年級時,症狀侷限於單純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拖延到小學時期,隨著課業壓力大、人際往來增加,可能開始出現低自尊、缺乏學習動機、以及社交障礙;到國高中時,症狀可能演變更複雜,出現焦慮、憂鬱、拒學、翹課、逃家等;未來甚至容易犯法、出現物質濫用。

小三前黃金治療期
高淑芬表示,目前ADHD的治療方式以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效果最好,且黃金治療期是國小三年級前,在症狀還侷限於單純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能避免病情複雜化。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公車司機,經常無法克制情緒咆哮乘客,或是乘客上車未坐定位就開車,或是因為無法等待而闖紅燈,結果收到不少投訴與罰單,求診發現他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醫師指出,不少人誤以為ADHD長大自然會好,實際上未治療可能更糟!
若發現孩子較好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時,切勿掉以輕心;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研究發現,約5成ADHD患者長大成人後仍有症狀,強調學齡前症狀多侷限於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但若未能及時發現、加以協助,在課業壓力變大、人際相處機會變多的狀況下,可能因為屢遇挫折而出現低自尊、缺乏學習動機,或是焦慮、憂鬱、拒學、蹺課、逃家,甚至退學、違規、犯法、物質濫用等狀況。
葉啟斌指出,醫界公認小學期間是ADHD的黃金治療期,症狀相對單純,療效也較佳,反之,拖延愈久、問題愈複雜,不少高中以上的學生更會以「這就是『我』」為由,為反對而反對,堅決拒絕治療,光是要他們接受自己的問題,可能就會花上半年時間,實際療程至少3-5年跑不掉,造成治療上很大的阻力。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說明,ADHD已經研究證實是一種腦部生理疾病,主要是大腦前額葉皮質部分發展得較一般人遲緩,造成腦中分泌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濃度、功能異常。
亞東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江惠綾強調,外界經常誤解ADHD診斷只憑評量表就確診,其實還須了解12歲以前,在學校或家庭2種以上情境,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或衝動症狀,並持續6個月以上,也參考問卷、聯絡簿等相關資訊,才會進而確診。
在用藥方面,外界也擔心副作用或形成依賴,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任劉弘仁指出,相關藥物確實可能造成食慾不佳,但研究證實服藥者的身高與一般人無顯著差異,因此謠傳長不高是錯誤迷思;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商志雍也說,類似藥物無成癮作用,家長不必擔心。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表示,國內ADHD盛行率約7.5%,但就診率僅2.5%,若治療情況穩定,經醫師評估也可能不必再服藥。
她提醒家長,若小孩很難保持專注,寫功課總是花上好幾小時,且容易因為小事發怒或忘東忘西,最好就醫評估,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記者邱俊福、葉冠妤、吳亮儀/台北報導〕31歲王姓男子與老母、妻子、小三及8名小孩,共12人同住一屋,前晚他懷疑小三劈腿,吞下小三的大量抗憂鬱症藥物後載她,在北市永吉路上兩度衝撞他人轎車,警方獲報將2人送醫,不料小三竟在醫院咬傷護士,警方將王男依公共危險、毀損與殺人未遂送辦,小三也遭護士告傷害。
警方調查,王男結過兩次婚,與第一任妻子生下2名小孩,離婚後,和29歲潘女結婚6年,育有1名小孩,今年初又與26歲蔡女交往,小三蔡女與另3男生下5個小孩,帶著所有孩子和王男同住。
王男原任保全,去年離職待業至今,一家全靠母親與妻子從事清潔工維生。小三蔡女是北市社會局列冊的低收入戶,5名小孩每名每月補助6600元,加上其他名目,社會局每月共給4萬5000元,一屋子加上王男的母親,有4大、8小共12人,同住在北市南港區1戶25坪3房2廳舊公寓,月租1萬7000元。
自殘吞藥撞車 輪流來
警方說,上月18日,蔡女徹夜未歸,王男懷疑她交男友,2人大吵,蔡女朝自己脖子劃1刀,就醫後無礙,返家後2人又大吵,王男在住處外樓梯間自殘,血流如注,接著回房拿改造槍枝朝天花板開4槍,人在客廳的王妻報警,王男被移送法辦。
隔天社會局前往王男住處,欲安置蔡女的5個小孩,蔡女割腕鬧自殺抗拒,警方趕到,強行將最小的1歲半兒子帶離安置,社會局也前往學校,將另4名小孩安置,蔡女不滿,常到家暴中心抱怨。
警方說,前晚10時許,王男駕車載蔡女,王男懷疑蔡女劈腿,2人口角,蔡女持刀割頸,王男怒嗆「要死大家一起死」,一口氣吞下蔡女服用的抗憂鬱症藥6、70顆,駕車衝撞前方等紅燈的轎車,蔡女憤而下車爬上王男的車引擎蓋,不料王男不顧女友,先倒車50公尺,再往前猛撞轎車。
信義警分局五分埔派出所警車趕到,見案發地是南港區,當時王男車停路邊,以為是單純車禍,通報南港分局後離去,不料民眾又報案指是衝撞車禍,原班人馬又折返制伏王男,交給趕抵的南港警分局玉成派出所。
小三拒診 咬傷護士
警方將王男與胸骨挫傷的蔡女送醫,但蔡女拒診還咬傷護士手臂,因護士提告傷害,警方將2人都送法辦。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大量服用抗憂鬱症藥物會導致血清素大量增加,將造成血壓升高、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生理反應,不會有脾氣暴躁的副作用,但這類生理反應並不好受。

在路上被人按了一下喇叭,馬上就抓狂追車、攔車,甚至暴罵、打人,這些狀況幾乎天天都在電視新聞播出的行車記錄器中上演,明明只是好意提醒,為什麼被當成惡意挑釁?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提醒,現代人什麼事都要快速得到答案,以為這才是效率,但卻使得人人都成「路怒族」。葉啟斌表示,3大原因造就了現代人的抓狂人生:

一、科技時代來臨,什麼都要快速得到答案

去年曾有網路調查,最讓人受不了的事竟是「Line」上的訊息被「已讀不回」!臉書、Line等各種通訊軟體,使得大家做什麼事情都講求速度,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Line部屬,大家都變成慢幾分鐘就會焦慮:為什麼還沒看訊息?為什麼看了不回答?

因為隨時要快速反應,所以對周遭環境敏感,情緒很難沉澱,無法忍受有第二種彈性的想法,同時也容易把別人對自己的反應視為「非善意」,容易錯怪別人的好意。

二、社會處處是批判,造成過度武裝

高雄布丁三姊弟疑似濫用社會愛心,在網路上批評退貨的訂貨教授,結果反而引起網友群起躂伐、起底,葉啟斌表示,台灣社會充滿批判的氛圍,因為擔心被別人批判,所以聽到別人對自己有意見,都會趕快武裝起自己,以免來不及反應。

三、以我為尊的教養

很多小孩到了遊樂場,玩玩具都插隊、佔著不放,父母聽到小孩在學校有爭執,就到學校打同學、打老師,葉啟斌表示,現代家庭教育只想到「我最大」,所以任何可能影響到「我」的,都不允許存在,特別是在開車的時候絕對不會禮讓,超車、按喇叭都是挑釁。這種容易抓狂的壞脾氣,可能給自己和家人惹來麻煩,該怎麼辦?葉啟斌表示,大家必須了解現實世界不可能像電玩的虛擬世界,什麼任務立刻解決,不能因為想要的事物無法立刻被滿足、無法予取予求時就訴諸暴力,必須抽離虛擬世界學習妥協、和別人交換條件或照顧他人,而不是想要感官上馬上獲得滿足。

葉啟斌建議父母不要太寵小孩,不要一味滿足要求,有的時候要「延遲滿足」,讓小孩學會等待的耐心,放棄立即的滿足而得到未來的成果,延遲滿足同時也能訓練孩子對挫折的忍受力,在教導孩子的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從中學習,找回尊重他人、包容別人錯誤的能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種情形,當你因為競爭不過雲端神秘的小三,而採取扼殺的非常手段,想要奪回主導權,無法認真面對你的競爭者優勢,這時候與另一半的關係,會陷入一種衝突、甚至激烈抗爭。許多的人會要求另一半在用餐時不要使用手機,在兩人相處的時間不要用網路。在那一刻只屬於彼此的時間裡,不要有第三者介入其中,這未必不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方法。
但是若未能配套,將導致更進一步的疏離,甚至導致對方的憎恨。我的確要說,許多人因為時間與生活都被網路佔據了,留給另一半的空間少之又少,讓兩個人的關係漸行漸遠,讓家庭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可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稍微地限制自己,在家庭互動的時間裡,能夠保留給另一半私人的時間、空間,家庭的這個組織,才不致於因神秘小三而支離破碎。這有賴於每個人的自制力與相互提醒;我擔心的是,有這麼一天,家,這樣的一個概念,最後會變成網路的一個附屬,要找家人,得上網去搜尋,這位家人流連忘返在哪?

很多人會說:「現在的人,都可以多工處理不同的事情,一面使用網路,一面與家人互動,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你當然可能一方面在網路上聊天,一方面同時在與家人用餐,所以原本的兩人關係,就因為對方連結了網路,就從原本「點對點」的關係變成了「網對網」的關係。這樣的關係,素材變豐富了,資訊的內容變的更多元了,也可以了解另一半在不同面向,所呈現的各種不同角色與性格。

期待另一半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與你互動呢?妳也可以試著去尋找他在其他的關係中所呈現的樣子,然後和他所相對應的樣子,做學習,那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時代在改變,科技在進步,如果可以從網路中學到新的人際互動技巧,進而穩固家庭的關係,對家庭的成員來說,都是好事。如果有一天,發現當與另一半互相凝視的時候,已經覺得很陌生,妳還記得彼此的曾經有過的情有獨鍾嗎?

研究發現,人與人互動的線索裡,看人的眼神是很重要的親密關係的來源,當你看到對方濃情密意的時候,腦中會分泌幸福感受的化學物質,也促進對方與你的進一步互動。而且從對方與你深情對望的眼神,完全能體會到眼睛會說話這件事;可以分別出他不同眼神的各種意思。好比發現,像是自閉症的人在眼神交會的這方面能力比正常人不好,因此,他們也比較沒有辦法有同理心。

我擔心的是,當使用網路作為溝通的唯一橋樑的時候,人們之間的眼神接觸就會越來越少,特別在伴侶的關係之間。如果深情對望的時間減少了,兩人的親密感就會逐漸地下降,無形中幸福就會越離越來越遠。

而且因為少了眼神的互動,與另一半能夠易地而處,設身處地為另一半著想的能力也會逐漸地減少,這種種不利於家庭成員互動的方式,對於家人間來說,的確是一個隱憂。當家人成員中已經沒有辦法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時,那麼家庭這樣一個互相信賴、彼此維繫的平台,可能就會隨之瓦解。回歸家庭吧,好好看著你的另一半,深情萬千的凝眸一望,那怕是多一秒,就足以天長地久了。


(本文摘自/SOS,3C成癮怎麼辦/大塊文化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眼下,最快速找爸媽的方式,或爸媽想了解兒女在想些什麼的方法,都得從網路上的臉書、推特、line下手時,不會滿無奈到悲哀嗎?以後的孩子,還能懂什麼是「共享天倫」、「身教重於言教」嗎?
對父母親的印象呢?渴望親情的孩子,有人會在網路上尋求他想要的爸媽,看似懂他、會照顧他的哥哥姐姐。但是真的、誰也不知道他所找到的虛擬爸媽或哥哥姐姐實際上會是什麼樣的網友?怎麼確定他虛擬認的爸爸會不會教他罵髒話、入歧途?會不會對他別有企圖?久而久之,這些慢慢長大的網路孤兒,他們還認自己的親生父母嗎?

下班前,請區隔「角色扮演」

很累,可以是個理直氣壯的說詞,因為現實生活壓力真的讓爸媽很累,那怎樣才可以不累?如果剛開始,爸媽就設定家庭生活該有的樣子:一個父母親該教養小孩的生活模式,那麼自然而然,爸媽也就學會拒絕上司過多、過度的不合理要求。網網相連跟回家的工作、責任,也應該要設下防護網,避免「家破病毒」入侵到家裡來。

我會建議,當父母親回到家的那瞬間,門口應該擺個鏡子,提醒爸媽照照鏡子,你的臉,應該要換成一張爸媽的臉,而不再是企業的優秀員工,這樣你的孩子才不至於變成3C橫行下,被掠奪親情的孤兒,才會展開雙手來迎接你回家當爸爸、當媽媽,而不是去迎接你隨手塞給他的手機或平版。

累了嗎?在下班前,應該休息一下,把自己進入到另一個狀態,做一些情境的轉換,或許你應該喝杯咖啡,提振一下精神。身為父母親的確有很多公私角色,在家中必須要執行的任務,或者該說「為人父母的義務」:要當老師去輔導沒搞懂的功課、又要當爸媽去指正他不好的言行、又要當朋友聽他談談今天發生的事、要當大玩偶陪他玩樂。我敢說,這是一件超級複雜的工作、非常挑戰已經疲累一天後身心的負荷,這,絕對不會亞於父母在白天的職場辛苦。

工作可以調整,可以跳槽,可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碰過了許多優秀企業高階主管,在事業有成之後,我問他們:「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曾經覺得最遺憾的?」好幾位都告訴我:「如果可以重來,我希望能夠多陪陪家人。」

事業的成功可以為你帶來光環,可是教養的失敗,卻是整個社會都要承擔責任!而且孩子在行為的塑造、好習慣的養成,是有所謂黃金關鍵期的,通常在十歲以前。孩子如果還沒養成一個壞習慣之前,被糾正、教導的機會是很高的;可是一旦十歲以前他已經養成一些難以戒除的習慣,那長大以後,將是不太容易被治療的。

我常常呼籲父母親/

孩子在十歲以前要使用網路的時候,一定要有父母親在旁作陪,督導他們使用的方式、使用時間的長短,以及觀看的內容,孩子還沒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時候,藉由父母親的陪伴,可以學會如何正確使用科技產品。到了長大之後,他才能夠知道使用科技產品時應該注意什麼,該控制自己不要過度使用,或者被不良的網站所吸引。有些爸媽告訴我:「把電腦放在客廳,這樣子孩子在用的時候,就可以一面監督。」我覺得這也是個好主意。

提問:根據文章指出,ADHD並不存在,請問醫師您有何看法?
回答:
許多身心疾病都曾經被討論到底是否存在,同時也因為精神疾病汙名化的關係,目前將精神分裂症改為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改為雙極症等,也曾經有專家質疑躁鬱症、憂鬱症存在否?足見精神疾患上未被大眾、甚至是醫師所廣為接受,甚至因家長、教師在面臨小孩問題時,同時會暗示是否自己的教養、教育方式難以讓小朋友有所改變的狀況下,這樣的內心掙扎、尷尬以及難以處理的困境時,我們更需要思考的是,在否認疾病之時,家長與ADHD孩子面臨的困境是否就會消失?
做這樣陳述的團體,論述的邏輯是從源頭否認ADHD為一個疾病,當現實ADHD不存在時,當然可以一連串的否認其診斷與治療。讓我們回想一下,大部分發現小孩的問題是老師及家長,當他們發現和同儕比較下,或者和兄弟姐妹等相比,產生了適應上的問題,才會帶小朋友就診,而當懷疑孩子為ADHD時,一開始醫療團隊都會先跟家長溝通,例如調整環境、改善親子關係,與學校老師溝通等方法,在這些做法都被考慮之後,才會考慮後續的治療。
ADHD一直以來都是採用多模式治療,包含行為治療、藥物治療、運動飲食生活作息的改善、家庭支持與學校及社會的協助,藥物僅是治療中之一個部份!倘若不喜歡用藥,可以選擇非藥物治療的方式,又或著這種藥用了不舒服,也可以更換另一種藥。藥物治療只是眾多方法的其中一種,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孩子的問題是從哪裡來?該如何幫助他?而不是一味否認ADHD的存在,這些問題就會消失。

提問:文章中舉出一些例子,認為有其他原因造成ADHD,如憂鬱、躁鬱、精神分裂、近視、缺乏睡眠、聽力、感覺處理障礙等。因此只要解決其他的病症ADHD就自然被解決。文中也認為常有病患應該是患有其他疾病,但是被誤診為ADHD,如妥瑞式症和強迫症。作者認為是診斷不嚴謹所導致,對於此說法,醫師您有何看法?
回答:
這位作者的論點,只是呼應了ADHD是一個多重病徵、多元的疾病,也應證了為什麼ADHD的專科醫師在下診斷前,會需要做仔細的鑑別診斷,排除其他的病症或原因。這也證實了ADHD是一個需要有專業能力的醫師來做鑑別,在台灣,擁有兒青執照的醫師僅有200多名,需要受過相當的訓練才能養成。
專業的醫療團隊會參考不同來源的資訊,而孩子會被帶來診間,可能是在所處環境中,老師或家長發現他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也因此,醫療團隊需要參考老師、家長的觀察。再來,在診間的互動、觀察,也能察覺出孩子是否有其他病徵的可能性,再視情況給予不同的檢查。又或是,孩子跟過去相比,是否有任何的不同?舉例來說,最近是否有搬家、老師異動、換學校、父母親關係變化、家裡環境因素有無改變等…。不僅如此,跨團隊診療的將事情況需要,參考小兒神經科醫師、復健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師、等給予專業評估。因此整個的評估過程是非常複雜的,需經過繁瑣程序,釐清相關問題的。

提問:根據文章指出,醫生開立的處方藥,包括利他能,在英國光從2003到2008,給孩子的用量變兩倍,成人為四倍、確診比例也變多 (尤其是歐美)。請問醫師,用藥量、確診比例為什麼會倍增,有什麼相應的解釋嗎?台灣也有這樣的狀況嗎?
回答:
用藥與確診比例的成長意味著什麼?是因為了解ADHD的人變多了,所以求助的人當然就增加了?還是像這篇文章中所指,醫師會亂開藥或誤診?我們需要探究背後因素,不要亂下定論。用藥治療好比需求理論,需考量供需面,就像癌症發生率逐年增加,用藥比例同樣也持續上升。
事實上,在台灣臨床上,用藥比例的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跟西方國家相比差距甚遠,而我們真正需要進一步探討的是,了解病人在治療後狀況有沒有改善,藥物治療對病人的益處是甚麼。

提問:文內提出,若長期依賴興奮劑,會產生抗藥性,也就是說,患者會需要越來越高的劑量。且這些藥,會傷害記憶跟專注力,甚至壽命減少和自殺。請問醫師,長期服用治療ADHD的藥物,會產生抗藥性嗎?若長期服用是否會造成上述影響?
回答:
基本上,ADHD患者服藥是不需依年齡增加劑量的,或許有少數患者服藥後,療效不顯著,這可能是有其他的因素沒有解決而導致,並非產生抗藥性,例如患者所處環境一直沒有改變、父母及師長的管教方式無法突破等,這些問題都可能造成療效不佳。依過去經驗來看,許多孩童在黃金治療時期未服藥治療,會造成將來治療的難度提高;另外,若一下吃藥、一下停藥,也容易導致藥效變差,因身體需一直適應初期服藥的不適感。

提問:文章指出,有些治療ADHD的藥物,不但對病症沒有幫助,反而還會引起許多副作用及危險,甚至讓症狀更嚴重。請問醫師,針對此說法,看法為何?
回答:
我了解父母讓孩子用藥掙扎的心理,治療ADHD的藥物的確會有一些副作用,但可以透過劑量調整與生活習慣的改變來控制的。至於之前有人質疑用藥是餵毒,因為成分與安非他命類似?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治療ADHD的藥物與安非他命完全不同,雖然兩者都能增加多巴胺的傳輸,提升專注力,但不同的是,安非他命會透過擴散作用,回到節前神經元,破壞儲存多巴胺的囊泡小體,產生「神經毒性」,才會造成上癮,ADHD藥物在治療劑量下並不會有這個作用,過去已做過許多大型研究,且藥物在臨床上也已使用50-60年了。

在訪談的最後,葉啟斌醫師有些話想對家長們說: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最了解你的孩子,你應該在完整了解所有的資訊後,為孩子做最好的判斷,不應受網路上流傳的文章與回應而影響,特別是那些未經證實的言論,因為網友不會為了你的孩子而負責。就像我一直強調的,藥物並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它只是眾多治療方式中的一種,一開始會先使用非藥物治療,設定治療目標及期限,家長與孩子也能利用這期間去了解藥物治療的資訊,假設期限內未達標,屆時再考慮用藥治療。但是,根據臨床經驗,許多家長都是等到孩子長大了、症狀更嚴重時,才帶著孩子主動來診間要求藥物治療,而這時通常情況已經非常棘手。
在現今社會當中,出現了一種現象,當孩子發生狀況時,大人們只會互相苛責、推卸責任,其實整個社會及教育系統都應負起責任,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創造一個互助的環境,選擇幫助他人,而不是一味的批判,社會及學校也應該給予ADHD的孩童有較寬容及個別化的處理,讓他們有更寬闊的天空,家長們也才能更坦然的面對,勇敢的處理,你小孩身邊的他愈來愈好,大家的下一代也才能更好。

本篇文章經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葉啟斌醫師同意後發佈

發佈館別:三重分館

發佈時間: 2016/05/24 | 最後修改時間: 2016/05/24 | 點閱率:294

講題:SOS,3C成癮怎麼辦?

講師:葉啟斌

時間:5/28(六)14:00-17:00

地點:三重分館2樓演講廳

地址:三重區自強路一段158號

內容簡介:網路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也阻隔了人與人的交流,當網路鋪天蓋地,幾乎無孔不入的介入你我的生活,多少人因網路成癮而沉淪、難以自拔。你家,也是網路受災戶嗎?多少孩子為了上網引爆親子衝突對立;多少年輕人滿腔熱血,卻淪為別有用心人操弄擺佈的棋子;身受其害的朋友,如何突破重圍,自制的主導網路使用,葉啟斌醫師將和大家分享我們該如「駕馭」網路;而不被網路所綑綁、退無可退,歡迎到場聆聽。

講師簡介:

現任: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老人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

  ◎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



*不需報名,13:30起自由入場

*提供公教人員研習時數登錄3小時

發佈館別:三重分館

發佈時間: 2016/05/24 | 最後修改時間: 2016/05/24 | 點閱率:294

講題:SOS,3C成癮怎麼辦?

講師:葉啟斌

時間:5/28(六)14:00-17:00

地點:三重分館2樓演講廳

地址:三重區自強路一段158號

內容簡介:網路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也阻隔了人與人的交流,當網路鋪天蓋地,幾乎無孔不入的介入你我的生活,多少人因網路成癮而沉淪、難以自拔。你家,也是網路受災戶嗎?多少孩子為了上網引爆親子衝突對立;多少年輕人滿腔熱血,卻淪為別有用心人操弄擺佈的棋子;身受其害的朋友,如何突破重圍,自制的主導網路使用,葉啟斌醫師將和大家分享我們該如「駕馭」網路;而不被網路所綑綁、退無可退,歡迎到場聆聽。

講師簡介:

現任: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老人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

  ◎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



*不需報名,13:30起自由入場

*提供公教人員研習時數登錄3小時

活動名稱: 【新北市立圖書館永和民權分館】『與作家有約』閱讀講座10/8(六)3C成癮怎麼辦?/葉啟斌
活動期間: 2016-10-08~2016-10-08
活動場次: 2016-10-08 14:00~2016-10-08 16:30
發布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
類  別: 藝文休閒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活動內容:
◎講題:3C成癮怎麼辦?

◎講師:葉啟斌

◎時間:10月8日(六)下午2:00-4:30分

◎地點:永和民權分館演講廳(新北市永和區民權路60號B1)

◎無需報名、免費入場,下午1:30分開放民眾自由入座,共有200個座位。

◎講師簡介:

【現任】: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老人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

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

【學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

臺大醫院精神部受訓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一網路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網路也阻隔了人與人的交流;科技便利帶來的另外一面,往往違反了基本的人性,也可能對人類帶來空前未有的傷害。

我們生活的許多場景與角落,始終是一群群埋首手機、指遊網際的「低頭族」。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下一代已經在嬰兒時期,就有機會滑手機了,到底這樣的影響是甚麼?我們有能力抗拒這股科技勢力嗎?失控的網路海嘯奔騰、襲捲千門萬戶,你家,也是網路受災戶嗎?多少孩子為了上網引爆親子衝突對立;多少年輕人滿腔熱血,卻淪為別有用心人操弄擺佈的棋子;多少人因網路成癮而沉淪、難以自拔。身受其害的朋友,如何突破重圍,自制的主導網路使用,就看我們該如「駕馭」網路;而不被網路所綑綁、退無可退。

※本活動提供公務人員及教師學習研習時數3小數。



注意事項: 場內禁止飲食、奔跑,敬請配合。
是否報名: 否 是否付費:否 費 用: 限制人數:共有200個座位
活動場地: 永和民權分館B1演講廳
場地電話: 02-29495012
活動地址: 234新北市永和區民權路60號B1演講廳

孩子沉迷網遊、拒學,甚至對爸媽情緒失控,小心是嚴重情緒失調。一名10歲男童沉迷網路遊戲,出現拒學情形,每當媽媽禁止男童上網,男童竟暴力相向,不僅摔東西、踹門,還出言辱罵,讓媽媽深陷憂鬱症,男童確診為嚴重情緒失調,合併憂鬱症。醫師表示,嚴重情緒失調患者恐出現過動、對立性反叛等,當孩童症狀逾1年應速就醫。

相關影片: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023/973719

alt : d_149.pdf

  孩子沉迷網遊、拒學,甚至對爸媽情緒失控,小心是嚴重情緒失調。一名10歲男童沉迷網路遊戲,出現拒學情形,每當媽媽禁止男童上網,男童竟暴力相向,不僅摔東西、踹門,還出言辱罵,讓媽媽深陷憂鬱症,男童確診為嚴重情緒失調,合併憂鬱症。醫師表示,嚴重情緒失調患者恐出現過動、對立性反叛等,當孩童症狀逾1年應速就醫。

  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今舉辦研討會,會中收治病例的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2013年曾調查700名國內高一新生嚴重情緒失調發現,其中約1成符合診斷,確診青少年中約45.5%合併過動症,36.4%同時有對立性反叛疾患,31.8%有嚴重憂鬱症,18%有躁鬱症。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於2015年正式宣布,新增此嚴重情緒失調,或稱為破壞性情緒失調疾病。

  葉啟斌說,年齡12歲以上青少年開始出現較強自我意識,一旦罹患嚴重情緒失調者,若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將出現言語上或行動上的破壞或報復行為,但與躁鬱症患者起起伏伏的狀況不同,嚴重情緒失調者其破壞或報復行為時間,將長達1年以上,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割腕、撞牆,或用刀片自割、用菸自燙等行為。

  葉啟斌說,此名10歲男童為目前收治年齡最小的嚴重情緒失調患者,因長期與媽媽發生言語等衝突,造成媽媽精神上受到強大壓力而罹患憂鬱症,現經藥物及行為治療控制男童病情。葉說,當家長發現孩童有破壞或報復,甚至是自傷行為,又合併過動、憂鬱、躁鬱情緒等,應速就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恐使症狀惡化。(沈能元/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蘋果即時新聞
(相關採訪影片請上蘋果即時新聞觀看)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023/973719

alt : d_150.pdf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情緒失調症狀如:憂鬱、焦慮等,都和腦中血清素分泌不足有關,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9日指出,研究者目前正在了解「躁鬱症」病患的血清素是否也較一般人少。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受訪時說,躁鬱症是週期性發作疾病,過去研究多認為和細胞膜運作不穩定有關,今若要探討和血清素的關聯,算是較新的研究。
三總精神科醫師毛衛中受訪時表示,過去已有相當多研究指出「血清素和大腦的情緒調節」有關,包括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不過情緒失調可能和血清素分泌不足有關,也可能和血清素的「載具」不足、無法負責幫血清素調節情緒有關。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9日則說,若孩子長期表現出衝動性格、嚴重煩躁(如:暴怒時摔東西)、容易有悲傷情緒等症狀,且以上情緒1週超過3次,就要注意可能為嚴重情緒失調,需及時治療。
葉啟斌說,針對三總過去對高中生所做的調查發現,我國3~5%高中生患有嚴重情緒失調,當中發現有人合併有過動症、躁鬱症問題,而研究平均年齡26歲的14位行為疾患患者,幾乎小時候都有嚴重情緒失調症狀,腦部的前額葉、紋狀體、中腦位置的血清素也比一般人少,因而認為血清素不僅負責調節情緒,或許也與衝動控制有關。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舉例「反社會人格」代表人物,如:犯下白曉燕命案的罪犯陳進興,犯下綁架、殺人、人質挾持及多起性侵案件。葉啟斌指出,嚴重情緒失調者若未及時介入治療,約25%會惡化成「行為疾患」(如:自殘、衍生幫派),而隨著年齡增長,有10%的人恐演變成會傷害他人的「反社會人格」。

**飛碟名醫時間 10/09(日) 節目內容**

本集邀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曾柏穎同學來到空中,帶大家一起認識妥瑞症,同時也介紹曾柏穎同學的書籍作品:《我生氣,所以我爭氣》/ 張老師文化出版

妥瑞症是一種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的慢性神經生理疾病,小病患常常會合併有注意度不足過動症、強迫症和學習障礙的問題。妥瑞兒沒有故意,病患是失控而無法自己;妥瑞兒不是怪病,是忘了上緊發條的娃娃……約每200人就有1人有妥瑞症,盛行率如此之高,但是卻少有人對妥瑞症有足夠的了解。目前為止,診斷妥瑞症主要還是依據臨床症狀的觀察,不像其他疾病有檢查數據可以供作參考。

妥瑞症不是精神病學或心理學方面的問題,而是一種神經生理的問題;即便妥瑞症的症狀嚴重程度會受環境的影響,但是卻沒辦法經由後天刻意學習得到。

孩子的症狀不是故意的,但很無奈的是大部分人無法理解這一點,孩子甚至會遭到同儕的霸凌,了解妥瑞症不單只是家長、老師或醫師的責任。愈多人了解妥瑞症,就愈能營造出一個對病患友善的環境,而這個友善的環境對病患有很大的幫助。

千萬不要錯過每週日上午11:00~12:00 飛碟名醫時間, Maggie將邀請來自各領域的健康達人,在空中與您分享有關健康的各個面向!

#飛碟聯播網 FM92.1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來源:公視晚間新聞 20170404

有「病」免死? 法官引兩公約 「身心障礙」不得判死

影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xYeqNniL4(東森新聞)

三總相關研究發現,厭食症或暴食症患者一旦合併憂鬱症,其自殺機率將比單純的飲食疾患患者,高出兩倍以上。

「根據醫學臨床對厭食症合併暴食症好發年齡的觀察,台灣真正體重過輕人口比率最高的年齡層,極有可能是12~17歲的青少年。」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呼籲,衛福部應透過教育部取得國高中學生身高體重資料,驗證前述推測。三總相關研究更發現,厭食症或暴食症患者一旦合併憂鬱症,其自殺機率將比單純的飲食疾患患者,高出兩倍以上!

為何作出如此大膽推測?個人專長正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葉啟斌說,無論男、女生長到青春期前期,受到荷爾蒙影響,身體代謝會特別快速,加上身高持續竄升;影響所及,學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青少年BMI值略為接近邊緣值甚至偏低,是正常現象。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學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青少年BMI值略為接近邊緣值甚至偏低,是正常現象。

青少年迎合同儕眼光 過度節食

惟葉啟斌強調,受到大環境變遷,以及營養攝取條件與早年大相逕庭的影響,國內青少女多早在10~12歲即初經來潮,男孩會晚一點,但一般亦在15歲前發育完成。換言之,時至今日,國內青少年若BMI仍嚴重偏低,就不只是單純荷爾蒙的影響,相較18~24歲,現在12~17歲年齡層的孩子,更有可能是為了迎合所謂時尚或同儕的眼光,過度節食所致。

 
瘦就等於美?當然不是!但近半世紀以來,在全球時尚、影藝圈不約而同的全力包裝與吹捧之下,人們尤其是無數嚮往燦爛星途的青少年看到的是,想要成為伸展台上的超級名模以及螢光幕上萬眾矚目的主角,就須成為「紙片人」、「鳥仔腳」,就連男生也多得瘦得像竹竿,才會被稱「男神」,教這個年紀的孩子怎能不有樣學樣?!
12~17歲青少年 厭食症或合併暴食症最大族群

更甚者,臨床研究證實,12~17歲青少年正是厭食症或是厭食合併暴食症的最大好發族群,而無論是單純的厭食症,或是厭食症、暴食症交替患者,最典型的症狀都是外表暴瘦如柴;有些人到頭來連打營養針都來不及補充身體所需最基本的營養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年輕的生命,慢慢枯竭死去。
當然,並非所有厭食症患者都是「若非瘦,毋寧死」的外貌協會成員。葉啟斌舉例,他曾收治一名年僅13歲的男性患者,他在國內成績優異,卻因無故被有問題的老師當眾賞了一巴掌,在自尊心受辱的情況下,被父母黯然送出國成為小留學生,在異鄉過著孤獨的學習生活,且從此罹患憂鬱症合併厭食症。

曾有13歲的男性患者,因無故被有問題的老師當眾賞了一巴掌,從此罹患憂鬱症合併厭食症。
另一名「非瘦之罪」的厭食症患者年紀更小,竟是個年僅4歲的女娃兒!爸爸是某國立大學教授,只是他平日在講堂上溫文儒雅,回到家卻是個會動輒對妻子拳腳相向的施暴者。殊不知爸爸對媽媽長期施暴的情景看在女娃眼裡,竟形成了一種潛意識,於是她開始長期拒絕進食,並被醫師診斷為厭食症。

父親施暴母親 4歲女童潛意識拒食

葉啟斌解釋,根據他與多位專長兒童精神科醫師共同的解析,這名女娃兒年僅4歲,任憑她天資聰穎,也不可能「計畫性」地拒絕進食,藉以改善父母的關係。然而其潛意識的退化行為,果然使得其原本關係極其對立的父母,不得不為了解決她的進食問題而暫時和好,而女娃兒的爸爸,至此也騰不出多餘的時間對媽媽施暴了!

孩子們對於父母吵架很敏感,厭食症很可能是因為父母爭吵的關係。
話說回來,葉啟斌表示,他雖期待衛福部盡速連結教育部資料庫,證實國內體重過輕人口比率最高的年齡層,是否如他推測落在12~17歲,並予以重視並探討個中原因,卻並不贊同相關單位針對個案發動普查,以免淪於過度診斷,甚至因此對於那些BMI處在邊緣值的青少年貼上「虛有其表」、「金玉其外」的負面標籤。
他認為真正該做的是,家有青少年初長成的家長,若發現孩子常易遭各種細菌、病毒感染,且施以各種抗生素治療都不易治癒;同時合併慢性腸胃炎、營養不良、睡眠品質差、功課突然一落千丈;或有厭食,或時而厭食、時而暴食,連續兩周以上情緒低落等情況,都應一併關心其BMI是否正常,必要時可請專科醫師診斷其是否罹患憂鬱症或飲食疾患,並及早治療。

台大校園今(10/20)凌晨發生學生糾紛潑強侵蝕液體,造成1死3傷,震驚各界。醫師指出,易傷人或自傷者有人格特質,與其談判時務必要察言觀色,並事先想好逃跑路線或找人陪伴,若對方出現臉紅脖子粗、講話大聲等徵兆,恐瀕臨爆發邊緣,此時最好走為上策,千萬別留在現場和對方講道理。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分析,情緒激動易傷人或自殘者,經常符合某些人格特質,如個性較為獨來獨往、人際互動技巧較差者,常把期望通通放在單一人身上;或是控制力較差者,個性較為堅持,常以自我為中心考量,遇到挫折就易暴怒。
此外還有情緒管控較差,常不顧後果恣意發脾氣,甚至有暴力傾向,有自殘或傷人紀錄;有酗酒、嗑藥或常猛抽菸者,則傾向借助外力宣洩;另過去曾有被虐或施虐記錄者,都可能有較高的自殘或傷人風險。
葉啟斌說,與對方談判時,首先要察言觀色,辨識對方的「地雷區」,且盡量不要碰觸;此外,最好在充裕且適當的時間進行談判,並事先規想好一旦發生衝突時的逃生路線,最好身邊要有人當後援,避免單獨前往。
最後,當對方出現臉紅脖子粗、講話聲音變大、目光迴避、臉色鐵青等狀況時,就要特別留意,若對方盛怒瀕臨爆炸,此時最好不要做太多回應,更不要再講道理刺激對方,應避免談話盡快離開,都是談判自保之道。(江慧珺/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倪浩倫、簡立欣】

台大潑酸事件,凸顯高學歷,不一定修得好情緒學分。專家表示,台灣教育根本的問題,在於學校多只重視智育、IQ,對於EQ的養成相對貧乏,但成績和情緒管理一定「成反比」,因為只要是人,就會有情緒和感情問題,這跟是不是名校沒有關係。

察言觀色 避免激發殺意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也認為,人在情緒當中很難理性,趁著情緒主導行為之前自己要有警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哪些人可能有「恐怖情人」的徵候,包括:一、抑制能力不足,不考慮後果;二、人際關係不好,少與人互動,把期待都寄望在另一半身上;三、過去有創傷史,如遭家暴等,長大後有施暴、自虐等傾向;四、耽溺菸酒、藥物、毒品,一點點不如意就暴怒甚至全武行。

葉啟斌強調,遇到這類人要了解對方地雷區;觀察他的身體警訊,如臉紅脖子粗、口氣激烈等;最重要是要早期處理,包括找足夠的人協助、找安全的地方談、有足夠的時間等。對方如已經猶如火山爆發,千萬不要再用言語挑釁,同時自己找機會逃生。

全國各縣市自殺防治專線
0800-788-995

【唐鎮宇、郭美瑜、江慧珺╱台北報導】台大驚傳潑酸案,知情人士昨向《蘋果》透露,謝姓學生上月中因「遭親密關係伴侶家暴」而被通報,衛福部昨證實此案當時已由北市家暴中心列為高危險個案。北市家暴中心則指謝生曾被張嫌掐脖子;該中心介入輔導不到一個月,才剛為謝生擬安全計劃,包括兩人不單獨會面、協助張嫌就醫等,雙方都配合,未料發生憾事。

衛福部官員說,謝生上月中遭人弄傷脖子送醫,因而被通報北市家暴中心。《家庭暴力防治法》前年修法,增列「防恐怖情人條款」,包括未同居之親密伴侶,如男女朋友或同性伴侶,都可使用《家暴法》保護。

父母見證下分手
衛福部說,進入家暴通報時,會由專業人員評估危險,滿分15分,通常8分以上會視為高危險個案,此案為7分,但北市評估後仍列高危險個案,社工、警察訪視密度加強。
北市家暴中心副主任陳彥竹則指,據被害人謝生自述,與加害人張嫌是情侶,兩人因情感爭執,張生掐他脖子致受傷,社工評估加害人已危及被害人生命,予謝生安全維護建議,因謝生想平和解決爭執,所以社工通報警方約制加害人張生。受理此案的北巿文山二分局家暴防治官曾訪談張嫌,也約束他不可再對謝生家暴。
北市家暴中心主任陳淑娟說,社工曾告知謝生可聲請保護令,但謝生不想激怒張嫌未聲請,因此為謝生擬定安全計劃,包括不得單獨見張嫌、在校行動應有人陪等,謝生接受並執行中。
衛福部官員說,安全計劃也包括建議分手時邀雙方父母在場,最後雙方也確是在父母在場情況下分手。陳淑娟還說,張嫌有睡眠障礙及情緒問題,社工建議就醫並求助精神科,張嫌也配合;社工評估雙方情緒已緩和之際,不料竟發生不幸。

對方激動應速逃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若談判要先察言觀色,勿觸對方地雷,且應規劃好衝突時離去路線,避免單獨前往;當對方講話聲變大、臉色鐵青時,應盡速離開。

感情糾紛自保之道
◎尊重對方,勿口出惡言
◎察言觀色,勿踩對方地雷
◎選適當時間、公開且安全的地點溝通
◎事先規劃離開路線
◎偕伴同行,避免單獨赴約
◎對方若臉紅脖子粗、講話聲音變大、目光迴避等,別再講道理,宜盡速離去

「空虛寂寞覺得冷…」,別以為這是年輕人專屬的口頭禪,論起心情的「體感溫度」,多數人都是愈老愈孤單、愈活愈無奈,憂鬱指數也是隨著年齡增長一路往上狂飆。據健保資料統計,國人服用醫師處方抗憂鬱劑人口比例,明顯與年齡成正相關;即以30歲以下平均每千人15人用藥最少,65歲以上則增至每千人114人,爆增近7倍之多。

「最近因憂鬱症狀到門診求助的老年病人,真的是愈來愈多,其合併憂鬱、焦慮甚至恐慌的重度憂鬱症表現,也愈來愈普遍!」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憂心地表示。

出現「憂鬱症狀」 不一定都要吃藥
葉啟斌說,雖然身為精神專科醫師,但他也不認為或主張所有出現「憂鬱症狀」的民眾都需要在第一時間用藥。臨床研究,一般40歲以下的憂鬱症患者,由於多仍保有不錯的認知思考彈性(即思想邏輯通常比較不那麼固執),故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輔導,甚至宗教信仰的寄託、轉移等方式,對病情也能獲得不錯的改善效果。
相形之下,老年憂鬱症患者的臨床治療就棘手得多,因為他們活了大半輩子,個人思維模式與人生價值觀都已牢不可破,故一般老年會比年輕憂鬱症患者,更需要醫師處方適合個人體質的抗憂鬱劑藥物,「這種情況就好比一個人腿傷期間,會需要暫時拿根枴杖才能維持正常生活一樣;千萬不要有吃藥就等於承認有病,或者憂鬱症患者就等於瘋子的錯誤觀念。」

葉啟斌表示,雖然只要是藥就會有副作用,抗憂鬱劑也不例外,但本期最新的《時代健康》(TIME Health)雜誌就引述了一篇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的研究指出,目前各大藥廠研發的醫師處方抗憂鬱劑療效不但都優於安慰劑(可能只是麵粉做的藥丸),更值得患者挑戰隨著用藥可能帶來的口乾舌燥等、注意力煥散等藥物副作用。

抗憂鬱劑連續8周以上治療 療效獲肯定
這項迄今為止史上規模最大的抗憂鬱劑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Andrea Ciriani博士擔任首席研究作者,共收集了522項跨國抗憂鬱藥物研究中,共計11萬6477名年滿18歲以上的憂鬱症患治療報告。結果顯示,雖然這些患者服用的抗憂鬱劑類型多達21種,但經專科醫師對症處方,以及連續8周以上治療後,其療效都獲得了肯定;即不僅比對照組的安慰劑有效,且使患者的抑鬱病情減緩了50%以上。

台北人最憂鬱 超過台中、高雄
在六都服用抗憂鬱劑藥物人口比例上,台北市以每千人74人的服藥人口比率,超過台中的每千人59人、高雄58人、台南53人,成為最憂鬱的都市。台北市用藥人口數19萬9466人,也是排名第一。

「我呷到快80歲,自己都快走不動了,還要帶孫子,真的是帶不動啊,但能怎麼辦,兒媳把孫子丟給我就走,有時幾個月也不見人影…偏偏是自己的孫子,我又丟不掉!」葉啟斌感嘆,如此這般在精神科門診老淚縱橫泣訴的老人愈來愈來多,但身為精神科醫師能提供的幫助卻有限。

老年憂鬱症高盛行率 醫生呼籲重視
依人口推計,今年起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全國總人口比例逾14%),正視老年憂鬱症的高盛行率,乃至於同樣長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的老人自殺成功率,才是葉啟斌要呼籲各界不可再繼續等閒視之的課題。

葉啟斌呼籲,老年憂鬱症好發因子除了個人體質,在國內少子化、年輕雙薪家庭長期發展下,又國內社區長期照顧體系仍嚴重缺乏,導致多數長者要不是淪為白天連個可以去的地方、講話對象都沒有孤單老人,就是被迫扛上隔代教養十字架的假鋼鐵老人…,在上位者若一日不解決這些問題,老年憂鬱與老人自殺的悲劇,也不可能會停止上演。

風傳媒/黃天如

「空虛寂寞覺得冷…」,別以為這是年輕人專屬的口頭禪,論起心情的「體感溫度」,多數人都是愈老愈孤單、愈活愈無奈,憂鬱指數也是隨著年齡增長一路往上狂飆。據健保資料統計,國人服用醫師處方抗憂鬱劑人口比例,明顯與年齡成正相關;即以30歲以下平均每千人15人用藥最少,65歲以上則增至每千人114人,爆增近7倍之多。

「最近因憂鬱症狀到門診求助的老年病人,真的是愈來愈多,其合併憂鬱、焦慮甚至恐慌的重度憂鬱症表現,也愈來愈普遍!」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憂心地表示。

出現「憂鬱症狀」 不一定都要吃藥
葉啟斌說,雖然身為精神專科醫師,但他也不認為或主張所有出現「憂鬱症狀」的民眾都需要在第一時間用藥。臨床研究,一般40歲以下的憂鬱症患者,由於多仍保有不錯的認知思考彈性(即思想邏輯通常比較不那麼固執),故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輔導,甚至宗教信仰的寄託、轉移等方式,對病情也能獲得不錯的改善效果。
相形之下,老年憂鬱症患者的臨床治療就棘手得多,因為他們活了大半輩子,個人思維模式與人生價值觀都已牢不可破,故一般老年會比年輕憂鬱症患者,更需要醫師處方適合個人體質的抗憂鬱劑藥物,「這種情況就好比一個人腿傷期間,會需要暫時拿根枴杖才能維持正常生活一樣;千萬不要有吃藥就等於承認有病,或者憂鬱症患者就等於瘋子的錯誤觀念。」

葉啟斌表示,雖然只要是藥就會有副作用,抗憂鬱劑也不例外,但本期最新的《時代健康》(TIME Health)雜誌就引述了一篇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的研究指出,目前各大藥廠研發的醫師處方抗憂鬱劑療效不但都優於安慰劑(可能只是麵粉做的藥丸),更值得患者挑戰隨著用藥可能帶來的口乾舌燥等、注意力煥散等藥物副作用。

抗憂鬱劑連續8周以上治療 療效獲肯定
這項迄今為止史上規模最大的抗憂鬱劑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Andrea Ciriani博士擔任首席研究作者,共收集了522項跨國抗憂鬱藥物研究中,共計11萬6477名年滿18歲以上的憂鬱症患治療報告。結果顯示,雖然這些患者服用的抗憂鬱劑類型多達21種,但經專科醫師對症處方,以及連續8周以上治療後,其療效都獲得了肯定;即不僅比對照組的安慰劑有效,且使患者的抑鬱病情減緩了50%以上。

台北人最憂鬱 超過台中、高雄
在六都服用抗憂鬱劑藥物人口比例上,台北市以每千人74人的服藥人口比率,超過台中的每千人59人、高雄58人、台南53人,成為最憂鬱的都市。台北市用藥人口數19萬9466人,也是排名第一。

「我呷到快80歲,自己都快走不動了,還要帶孫子,真的是帶不動啊,但能怎麼辦,兒媳把孫子丟給我就走,有時幾個月也不見人影…偏偏是自己的孫子,我又丟不掉!」葉啟斌感嘆,如此這般在精神科門診老淚縱橫泣訴的老人愈來愈來多,但身為精神科醫師能提供的幫助卻有限。

老年憂鬱症高盛行率 醫生呼籲重視
依人口推計,今年起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全國總人口比例逾14%),正視老年憂鬱症的高盛行率,乃至於同樣長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的老人自殺成功率,才是葉啟斌要呼籲各界不可再繼續等閒視之的課題。

葉啟斌呼籲,老年憂鬱症好發因子除了個人體質,在國內少子化、年輕雙薪家庭長期發展下,又國內社區長期照顧體系仍嚴重缺乏,導致多數長者要不是淪為白天連個可以去的地方、講話對象都沒有孤單老人,就是被迫扛上隔代教養十字架的假鋼鐵老人…,在上位者若一日不解決這些問題,老年憂鬱與老人自殺的悲劇,也不可能會停止上演。

風傳媒/黃天如

「空虛寂寞覺得冷…」,別以為這是年輕人專屬的口頭禪,論起心情的「體感溫度」,多數人都是愈老愈孤單、愈活愈無奈,憂鬱指數也是隨著年齡增長一路往上狂飆。據健保資料統計,國人服用醫師處方抗憂鬱劑人口比例,明顯與年齡成正相關;即以30歲以下平均每千人15人用藥最少,65歲以上則增至每千人114人,爆增近7倍之多。
「最近因憂鬱症狀到門診求助的老年病人,真的是愈來愈多,其合併憂鬱、焦慮甚至恐慌的重度憂鬱症表現,也愈來愈普遍!」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憂心地表示。

出現「憂鬱症狀」 不一定都要吃藥
葉啟斌說,雖然身為精神專科醫師,但他也不認為或主張所有出現「憂鬱症狀」的民眾都需要在第一時間用藥。臨床研究,一般40歲以下的憂鬱症患者,由於多仍保有不錯的認知思考彈性(即思想邏輯通常比較不那麼固執),故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輔導,甚至宗教信仰的寄託、轉移等方式,對病情也能獲得不錯的改善效果。
相形之下,老年憂鬱症患者的臨床治療就棘手得多,因為他們活了大半輩子,個人思維模式與人生價值觀都已牢不可破,故一般老年會比年輕憂鬱症患者,更需要醫師處方適合個人體質的抗憂鬱劑藥物,「這種情況就好比一個人腿傷期間,會需要暫時拿根枴杖才能維持正常生活一樣;千萬不要有吃藥就等於承認有病,或者憂鬱症患者就等於瘋子的錯誤觀念。」
葉啟斌表示,雖然只要是藥就會有副作用,抗憂鬱劑也不例外,但本期最新的《時代健康》(TIME Health)雜誌就引述了一篇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的研究指出,目前各大藥廠研發的醫師處方抗憂鬱劑療效不但都優於安慰劑(可能只是麵粉做的藥丸),更值得患者挑戰隨著用藥可能帶來的口乾舌燥等、注意力煥散等藥物副作用。

抗憂鬱劑連續8周以上治療 療效獲肯定
這項迄今為止史上規模最大的抗憂鬱劑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Andrea Ciriani博士擔任首席研究作者,共收集了522項跨國抗憂鬱藥物研究中,共計11萬6477名年滿18歲以上的憂鬱症患治療報告。結果顯示,雖然這些患者服用的抗憂鬱劑類型多達21種,但經專科醫師對症處方,以及連續8周以上治療後,其療效都獲得了肯定;即不僅比對照組的安慰劑有效,且使患者的抑鬱病情減緩了50%以上。

台北人最憂鬱 超過台中、高雄
在六都服用抗憂鬱劑藥物人口比例上,台北市以每千人74人的服藥人口比率,超過台中的每千人59人、高雄58人、台南53人,成為最憂鬱的都市。台北市用藥人口數19萬9466人,也是排名第一。

「我呷到快80歲,自己都快走不動了,還要帶孫子,真的是帶不動啊,但能怎麼辦,兒媳把孫子丟給我就走,有時幾個月也不見人影…偏偏是自己的孫子,我又丟不掉!」葉啟斌感嘆,如此這般在精神科門診老淚縱橫泣訴的老人愈來愈來多,但身為精神科醫師能提供的幫助卻有限。

老年憂鬱症高盛行率 醫生呼籲重視
依人口推計,今年起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全國總人口比例逾14%),正視老年憂鬱症的高盛行率,乃至於同樣長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的老人自殺成功率,才是葉啟斌要呼籲各界不可再繼續等閒視之的課題。

葉啟斌呼籲,老年憂鬱症好發因子除了個人體質,在國內少子化、年輕雙薪家庭長期發展下,又國內社區長期照顧體系仍嚴重缺乏,導致多數長者要不是淪為白天連個可以去的地方、講話對象都沒有孤單老人,就是被迫扛上隔代教養十字架的假鋼鐵老人…,在上位者若一日不解決這些問題,老年憂鬱與老人自殺的悲劇,也不可能會停止上演。

風傳媒/黃天如

藝人狄鶯的獨子在美國放話要攻擊學校,遭到警方逮捕,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美國是高度開放,同時也需高度自我控制的社會,和中國人被要求盡量和別人一樣、高度他控的文化不同,狄鶯的兒子念到高二才赴美讀書,少了10多年學習自我控制的時間,此時若父母無法嚴密督導,孩子就很容易出現脫序行為。

葉啟斌說,美國的家庭和教育體系很早就教育孩子要獨立自主,任何事都要自己負責,因此孩子從很小就要學習自我控制,但中國人剛好相反,是高度他控的社會,孩子被要求不要和人不同,家庭和學校也只看重成績,疏於人格、教養及獨立性的培養,導致台灣的孩子一到美國這樣開放的環境,加上缺乏自控力,很容易就出問題。

葉啟斌表示,每年寒、暑假門診就會出現很多小留學生,因為在國外適應困難、遭到霸凌,引發憂鬱症來求診,小學年紀就出國的多是認同或適應問題,國、高中出國則是遭到霸凌引發身心狀況,因為美國人到高中這個年紀非常重視社交,若社交能力不足,一定會被霸凌,進而引發憂鬱、學習動力低等問題,此時有賴父母的嚴密督導和感情支持,否則孩子就很容易發生脫序行為。

要避免小留學生出國適應不良,甚至出狀況,葉啟斌說,父母一定要打破把孩子送出國自然就會變好的迷思,臨床上很多小留學生都是因為學習落後、行為偏差或無法適應台灣環境被送出國,但這些問題不會因為出國就改善,甚至還可能因為孩子缺乏自控力,讓情況變得更糟。

葉啟斌強調,送孩子送出國,絕對不是有錢就行,在此之前,父母和孩子一定要建立緊密的感情,讓父母可以隨時督導孩子,孩子也會把遇到的困難告訴爸媽,且需提前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並了解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否則送出國只是害了孩子。

一名18歲男大生曾患憂鬱症,去年考上大學後課業壓力大,又擔心同學發現精神病史而停藥,2個月前竟開始出現異常行為,白天情緒亢奮,夜間失眠,還會全裸請室友評論身材,甚至在宿舍裸奔,逢人便問「尺寸」如何,加上身型壯碩,還被同學取名「男宿浩克」;經校方與精神科醫師協助,經確診為躁症發作,又稱「桃花癲」。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則說,雙相情緒障礙就是俗稱的躁鬱症,也稱為雙極性情感疾患,兩性發生率差不多,絕大多數會在20歲左右第一次發病,且約有7成的病例在第一次發病前3個月內、情感上蒙受重創,接著便歷經憂鬱低潮,然後為擺脫低潮而去尋求亢奮體驗,結果high過頭、即進入躁期。

葉啟斌表示,雙相情緒障礙在治療上的難度較高,因患者在鬱期要服用抗憂鬱劑,在躁期又要使用情緒穩定劑,兩類藥劑量若調配不妥,可能會讓病情更難控制,患者、家屬須多加注意。

(江慧珺/台北報導)

據統計,台灣每10分鍾就有一件虐童案發生,令人怵目驚心!專家認為,造成虐童案年年攀升的重要原因,包括社會景氣差,造成父母情緒壓力大、酗酒、吸毒,都助長虐童悲劇。

精神科醫師指出,虐童案會發生,父母的婚姻關係往往是最大因素:因為情感的失落,或是工作社會壓力大,而忽略孩子、不願給予關愛,甚至把孩子當情緒出口,「不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醫師葉啟斌表示,孩子雖是夫妻共同結晶,但父親對新生命沒有經過10月懷胎,往往較難有參與感,尤其國內男性普遍難以在婦女懷胎過程時投注與母親等量的重視;但若父親在母親懷胎過程,願意透過胎教關心孩子的健康發展,討論未來如何給予營養等,就能彌補這段其間的不足。

這次虐童案發生,除了母親的缺席,葉啟斌表示,更多是來自父親新伴侶的「競爭關係」,因為人都一定會爭地盤,為了獲取男性的關注,後來者可能會透過刻意忽視、或是虐待前妻的孩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葉啟斌指出,虐童案的發生,「絕對都不只是在一個時間點突然發生」,一定是夫妻婚姻已經亮了紅燈就已經開始,此時雙親甚至會翻臉,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小孩。他指出,幼小的孩童一旦遭受虐待或被刻意忽略,心靈一定會有創傷,將來長大會內化成憂鬱、躁鬱,也會外化成施暴者,未來對社會也會造成負擔。
(中國時報)

國民黨前發言人楊偉中日前和家人到太平洋庫克群島度假,但為搶救泛舟溺水的女兒不幸喪生,南澳神秘沙灘,昨日也發生海浪吞噬民眾事件,精神科醫師表示,這類事件的年幼倖存者,特別容易出現怪罪自己的心理,在4周到6周內,也可能在夢中不斷反芻事件情境難以入眠,建議這段時間,身邊親友應以傾聽為優先,讓倖存者講出其想法,先讓情緒獲得釋放。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台灣青少年暨醫學保健學會理事葉啟斌表示,災難事件中的倖存者,特別是年幼的倖存者,很容易出現怪罪自己,認為自己不應存活的罪惡感,在事發後的4周到6周內,這樣的感覺最為強烈,也容易在睡夢中,不斷反芻事發當時的驚恐畫面與害怕感覺,這段時間的精神狀態會最為混亂,最需要的是親友的頃聽。

葉啟斌表示,事發4周到6周內,這些小倖存者最需要的是能夠將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如果在這段期間沒獲得宣洩,創傷恐延續到潛意識,影響將來的行為,因此在這段期間,身邊親友千萬不要說「你不要這樣想」,而應以傾聽為優先,讓倖存者講出她的想法,讓她講完,在指出她不合理的自責處,如「無論怎麼做,也沒有辦法決定爸爸是否要救我」,分析事件的本質讓她了解。

葉啟斌表示,這些倖存者在4到6周的急性期後,將進入中長期,這段期間可能會對一些特定情境,如有水的地方出現過度警覺的情形,透過適當的作息調整、搭配運動,就能舒緩這些不安;有些倖存者於中長期則會出現「自己何其不幸」、「對未來不抱希望」等將自我封閉的感覺,這時就需要身邊親友,幫助她將注意力專注於當下,慢慢走出過去陰影。
(蘋果日報/黃仲丘/台北報導〉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犯下內湖擄童案的周姓嫌犯,8日打完長效針後,由母親陪同返回台南老家自主監控。究竟長效針作用為何?是否具成癮性?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長效針對於大腦功能不好,經常忘記或不願意配合吃藥的患者,是一項不錯的方式,但不是萬靈丹,仍需定期回診追蹤治療。
葉啟斌提到,長效針依藥物作用時程分為1個月打一次、3個月打一次、6個月打一次,一般強制住院的病患,需先1個月打一針,直到打滿4針後,才會轉為更長效型的3個月或6個月一針。

葉啟斌說,長效行針劑的副作用比口服藥低,這是因為口服藥下肚後,血液濃度就會發生波動,但長效針卻能讓血液濃度相對穩定,帶來心理慰藉較低,也不容易有藥癮問題發生。
此外,研究也顯示,長效針長期使用下,可減少精神病患的暴力行為與再住院率,對於欲回歸社會,但想保有疾病隱私者,也是一項很好的療法,不但可減少社會污名化,對病人自尊也能有所提升。
目前長效針劑主要用在思覺失調症患者上,由於此類患病識感低,且容易長期復發,葉啟斌建議病患與家屬可在住院後與醫護人員達成協議,及早開始施打,只要熬過4次療程,就可改為3個月打一次,出院後也不用頻繁回診,降低病患心理負擔。

(取自ETtoday)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犯下內湖擄童案的周姓嫌犯,在三總北投分院接受2個月精神治療後,已於8日出院回到台南老家,由台南衛生局持續監控。精神科醫師表示,強制住院病患最長可收治60天,若期滿後有自傷傷人之虞,將由公共衛生護士持續追蹤,若精神病症狀尚未改善,也可轉到慢性病房,最長可住1年,但費用可能需家屬自行負擔。

台北市內湖區8月8日發生當街擄童案,擔任游泳池救生員的周男,在民權東路六段一棟大樓前當著女童母親的面,用力拉扯女童書包還猛抓手臂,直到一旁民眾協助制止才落荒而逃。

警方偵訊時,周男稱自己認錯人,以為女童母親是「仇人」才犯案,雖然當下並未收押,但又發現周男疑有精神方面疾病,因次再度將他逮捕,並強制送醫。經三軍總醫院鑑定,確認周男患有思覺失調症,將其強制留院治療,2個月後在打完「長效針」後,在母親陪同下出院返家,還有民眾目擊他在公園遊蕩。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精神病患在強制住院前,需由醫界與法界、宗教界等非醫界公正人士,在住院前24至48小時召開強制住院鑑定委員會進行評估,收治後需在30天後決定是否延長,依病況嚴重程度,最長可收治60天,之後就要強制出院。

病患達出院期限但精神病症狀尚未好轉,醫師通常會給病患4項選擇。若幻聽、妄想症狀仍嚴重,且自我照顧、學習能力能有問題,可在與家屬溝通後轉至慢性病房持續治療,最長可住1年;症狀緩解者,則可安排日間病房,收治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3~4時,透過人際互動、繪畫等持續改善症狀。若經醫師評估病況穩定,將可轉至社區的康復之家或日照中心,方便家屬照顧。

葉啟斌提到,內湖擄童案的周姓嫌犯因有自傷傷人之虞,依照《精神衛生法》需由公共衛生護士定期追蹤,但過去在實施時,也常遭遇到病患鎖在家裡不出門,或者家屬怕遭病患毆打或報復,拒絕配合情況。
葉啟斌表示,依現行體系仍有可以加強之處,譬如警政系統若知患者有問題,可通知社政系統介入,在病患不願回診或拒絕訪視時提供協助,住院病人也可由社政系統幫申請補助。


(取自ETtoday)

兒虐案血淚斑斑,是誰殺了我們的寶貝!?據統計,2017年有1387名兒童青少年夭折,其中因病死亡者1060人、僅占76%;其餘327人則是死於各種傷害事故、自殺甚至他殺。另統計指出,近6年國內至少就有134名兒少遭虐死,2017年29名遭「他殺」的孩子,更無一例外死在家內近親手中,死因包括:虐待、疏忽照顧,甚至謀殺!

「一般人怎麼有可能狠心殺兒,施虐者肯定是生病了!」然統計顯示,國內兒虐施暴者中,有酗酒、藥癮、精神疾病的比例分別都不到一成,多數施虐者都只是單純地缺乏親職教育知識、具負向情緒行為特質,或習於以體罰的方式教育孩子。

另調查發現,國內不少兒少施虐者都是未婚或未成年生育者,即和台南虐死幼女17歲小媽媽一樣,自己都還只是個孩子,卻莫名當了媽。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小爸爸小媽媽們自己都還不成熟,有許多成長的需求未滿足,又怎麼有能力滿足孩子?研究也證實,凡是母親20歲前生下的小孩,成年後都有極高比例衍生情緒處理的問題。

無論如何,無辜的小生命平白葬送,實在教人情何以堪。根據《風傳媒》獨家追蹤,2018年國內總計有15名兒童青少年遭活活虐死,合計2013~2018年過去6年來,國內兒少保護案中來不及長大的冤魂更多達134人。

擷取自 風傳媒/黃天如

兒虐一椿接一樁,引發全民激憤。近年國內兒虐通報人數急速攀高,最新出爐2018年通報人次5萬9936,不僅再創歷史新高,與2014年通報人次4萬9880相較,增幅逾2成,而這還不包括專家學者推估高達9成的兒少保護「黑數」!令人膽戰心驚又不禁滿心疑問:怎麼國人孩子生得越少打得越兇?

「我們小時候不乖爸媽也會用打的,但再怎樣也不會為了『買肉圓忘了加辣』這種原因被k,那個肉圓爸實在有夠離譜!」提到新北市蘆洲林姓男子日前只因兒子幫他買的肉圓沒放辣椒,就趁酒意痛敺妻小,民眾蘇媽媽還是憤憤不平。台南年僅1歲半的小女童更慘,很有可能還沒機會見識彩虹美麗的她,就死在17歲小媽媽及友人的手中。

扣除重複通報 每年逾3萬兒虐通報案

看到天真可愛的孩子遭虐,甚至葬送生命,沒幾個人能忍住不動氣。所以,只要聽到小朋友痛徹心肺的嘶喊聲,多數民眾都會將「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想法拋諸腦後;影響所及,針對0~17歲兒少保護的通報案件,近年已較10年前每年通報約1、2萬件爆增數倍。且往往同一案件,從鄰居、員警、衛生所護理師…,只要發現孩子身上有不明傷痕,都會通報社政單位,以致於兒少保護通報案量的重複性相當高。

然即使扣除重複通報,以及所謂已無處置空間的歷史案件,近年國內每年接獲兒少保護的通報案量仍高達3萬多件。人稱民情敦厚的台灣,1年就有數萬件兒虐案通報,這是個驚人的數字!

虐童中性虐待佔最大宗 近4成

至於施虐方式,整體兒少案近年以性虐待38.49%最多,就連在理應是最溫暖港灣的家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遭到近親的不當管教、疏忽照顧、身體與精神虐待;甚或施虐者虐待對象雖不是小孩,但對孩子來說,光是「目睹」家中成員受虐,或生活在隨時可能發生暴力事件的環境中,已足以對其身心發展造成重大衝擊。

值得一提的是,不當管教是家內兒少保護案件最常見的類型,惟養不教、父之過,管教子女不是父母的責任與義務嗎?不當管教的定義又是什麼呢?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解釋,不當管教的英文mal treatment,意即錯誤的對待,在上位者即使美其名為糾正、指導,若因方式不當造成對方身體或心理的創傷,就不可取。

葉啟斌舉例,時下多數父母或老師或許不打人,卻習慣以公開罰站、跑操場、蹲跳或服勞務等方式,做為處罰孩子的手段,「這麼做表面上很安全,殊不知傷害的卻是孩子的自尊心,副作用深遠。」另如有些孩子功課不理想,家長動輒就以「念得這麼爛,與其繼續浪費錢,不如不要念了。」言語攻擊;孩子吃飯慢,就把飯菜收起來不給吃…,都屬於不當管教,也是兒虐的型式之一。

為孩子好還是洩憤?醫學部主任:管教前欠缺「評估」

葉啟斌說,多數家長管教孩子前,都欠缺「評估」的步驟,例如應先想想:孩子做不好的原因是人麼?管教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宣洩自己的怒氣?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需要修正,同時又不會造成傷害?「如果打罵只是為了傳遞『你做錯了』的訊息,透過親子間的約定與默契,家長可能只要輕拍孩子的肩膀,甚至一個眼神就夠了。」

部分家長或許會質疑,這些高聲倡議愛的教育的專家學者,肯定沒碰過天生難搞、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孩子。而統計也顯示,約35%兒少保護個案的受虐者有所謂的「特殊情況」,其中又以偏差行為、身心障礙最多;其次,還有不少孩子有過動、發展遲緩、持續哭鬧的狀況。

葉啟斌強調,孩子難教,絕對不是施暴者合理化自身行為的藉口。家長面對行為偏差、身障的孩子,要處理的不應只是表面的問題,而是孩子做不好背後真正的原因;至於過動、發展遲緩或情緒障礙孩子的教育問題,則應頻繁請教專家或醫師,才不致事倍功半。
「孩子不是爸媽的財產,而是國家社會共有的寶貝!」葉啟斌呼籲,政府必須肩負起推行與落實婚前與產前親職教育的責任,不能再視多數人都是在當了父母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的現況為理所當然,尤其不該放任部分民眾只會生、不會養,徒有父母的頭銜,卻長期怠忽應盡的職責。

擷取自 風傳媒/黃天如

新北市蘆洲1名林姓男子,只因兒子幫買肉圓沒加辣,出手對妻兒施暴,引起全民憤慨。不料,今早又再度爆出台南1名年輕媽媽疑似虐死1歲親生女兒。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今(16)日受訪時表示,孩童成長背景攸關未來人格發展,小時候曾經有受虐經驗的人,將來憂鬱、躁鬱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另一方面來說,長大後成為施暴者的機率也相當高。
關於林姓男子喝酒情緒失控對妻兒施暴一事,葉啟斌表示,小時候有被虐經驗的人,將來也可能靠酒精、藥物麻痺自己,避免回想起過往不愉快的經歷,甚至還會出現躁鬱症及憂鬱症。
出身受虐家庭的孩童治療並不容易。葉啟斌說,門診上躁鬱症患者約3至5成有受虐經驗,憂鬱症患者約2至3成。這一類患者往往治療情況稍微好轉後,過一陣子又惡化,病情反反覆覆,再深入詳談後才會發現,小時候都有被家長虐待的經驗,有些人甚至嚴重到每天做惡夢,不斷嫌棄自己,該類情況不管透過藥物調整,亦或是心理治療也很難突破。
葉啟斌解釋,不少家暴患者在一開始諮詢時,會因為覺得丟臉而難以啟齒,不願意主動提起過往經驗,就算願意談也不深入細聊,內心不願意將問題歸咎於爸媽,反而認為是自己做錯,會有很強烈的罪惡感,長大後甚至還會想辦法彌補創傷,努力孝敬爸媽,討父母歡心,人生再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而活。

因為肉圓沒加辣被家暴的男童,媽媽透露孩子曾經問:「為什麼要生下他?他很想死掉。」葉啟斌指出,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倖存者的罪惡」,通常被虐孩童會認為被家暴不是爸媽的錯,而是自己的問題,應該被消滅或不存在於世界。
葉啟斌強調,此時應即時給予治療,避免受傷的記憶沈澱,若放任不管,要再重新勾起回憶治療會更不容易,如及早處理加上創傷輕微,治療能達到百分百痊癒。然而肉圓男童因為已經有媒體介入,情況鬧到眾所皆知,可能造成二度傷害,葉啟斌認為治療難度偏高,容易在心理上留下不少的傷害。

取自 新頭殼newtalk | 文/nownews

印尼巽他海峽22日晚發生海嘯,已在蘇門答臘及爪哇造成222人死亡和超過800人受傷。此時,傷者除了身體上的傷痕外,心理創傷也不容忽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今(24)日受訪時表示,「心思比較敏感」的人,或是「曾經遭遇類似事件」的人,就算人不在現場,僅觀看電視新聞,也可能出現壓力創傷症候群。

葉啟斌表示,創傷壓力症候群在前1~2周會出現急性壓力反應,思緒開始混亂,對環境認知能力減少,失去現實感等,2~4周會不斷做惡夢,一個月後會產生焦慮、噁心等情緒反應,身旁的人若是發現類似症狀,一定要儘早處理,以鼓勵、談心的方式給予心理支持。

不過葉啟斌也表示,創傷壓力症候群是根據「主觀感受」區辨,不一定災害強大才發生,也不一定是現場的人才會出現症狀,透過電視收看該則新聞的台灣民眾,也可能被勾起不好的回憶。

葉啟斌進一步解釋,本身有精神問題、心思敏感的人,或是有受過相同創傷的人,都是壓力創傷症候群的高危險群,若是一直觀看海嘯新聞,很有可能被勾起創傷經驗,就算沒有經歷過相同事件,腦海中也可能浮現過去地震、車禍等創傷經歷,聯想的程度因人而異,一但被勾起不好的回憶,就會出現「過度警覺」和「迴避反應」的症狀。

葉啟斌說,過度警覺較常出現狀況有:電話一響就跳起來、心悸、恐懼,人多的地方會不舒服,甚至出現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噩夢連連,睡眠品質欠佳等,過度警覺後,就會呈現迴避反應,出現不敢看電視、下雨不敢出門、不想碰到水、不敢到海邊、山上等,迴避當時的人事物。

若是出現上述症狀,葉啟斌建議及早就醫治療,或建議找親朋好友聊一聊舒緩緊張情緒和壓力,若無法改善,還是要及早求助專業醫生。

取自 今日新聞NOWnews/汪瑋琪

讀者薇薇媽媽來信說她無計可施,因為孩子老是說謊,爸爸和她從用罵的,到後來忍不住打了很多次,孩子還是愛說謊,在幼稚園惹禍,他們不曉得到學校道過幾次歉了,但還是改不了。
他們夫妻倆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教下去了,有人說,他們不該打罵小孩,有人說,太寵小孩不行,要適當的教訓,到底是該打罵,還是不該打罵呢?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提醒, 在思考要不要打罵教育之前,更要搞清楚的,是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謊言是虛實不分?還是怕被處罰?

孩子會說謊,其實有兩種狀況,一是 在三歲左右,這個時候的孩子比較容易發生的是「想像和現實不分」,通常這裡面會帶著孩子的願望,例如他很想去遊樂園、他很想去動物園……,所以他會幻想家裡有人帶他去這些地方玩,會跟幼稚園的同學說「我昨天去迪士尼樂園」,但是只有一天,最近的迪士尼樂園在香港,當然不可能當天來回;而這主要是因為 三到五歲,正是孩子發展想像力的階段,他們很會編故事,有時候虛實不符 ,會讓人覺得是在說謊。
另外一種則是屬於「趨利避害」,主要是想要逃避處罰,或是想要達到一個目的 ,大家可能都聽過「說一個謊,後面要用更多的謊來圓第一個謊」,葉啟斌說,孩子也一樣,因為怕麻煩、怕被處罰,所以會編理由,或是用過度簡約的解釋來塘塞大人的問題,然後就一個謊接一個謊說下去了。

「很少原諒」,讓孩子不敢說真話

為什麼孩子會需要編理由塘塞?葉啟斌提醒,這通常起自於爸爸媽媽的管教過於嚴格,通常採取「很少原諒」的方式教育,造成孩子怕被處罰、被修理,所以傾向用謊言來解決。

為什麼孩子老是做錯事,需要用謊言來掩飾自己做錯事?葉啟斌說,有些孩子控制力不夠,加上爸爸媽媽在教育的時候,很少會指導孩子該怎麼做,只會說這個不行、這個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說…….,但是沒有指導他們認怎麼做、怎麼說。

與其怪孩子 不如加強親職教育

現在的親子之間,爸爸媽媽好像總是有很多事情要忙,沒時間陪小孩;有些父母怕麻煩,拿一支手機、開電視、電腦、電動玩具當 3C 保姆,就可以讓小孩閉嘴半天,要不然就是叫孩子「不要問太多,就照著做就好」,親子間缺乏溝通缺少情感,當孩子需要有行為指導、有學習對象的時候,爸爸媽媽卻沒有做到,葉啟斌認為,其實與其責怪孩子,更要加強的,是父母的親職教育。

參與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是孩子的幻想,他們通常不是故意說謊,可能是他們太想去這裡玩,在處置上當然不是要爸爸媽媽去假裝他們說的是真的,但也不要直接說「你說謊」,可能會扼止孩子的想像力的發展能力,可以從「你是不是很想去?」慢慢導引,一方面讓孩子說出他幻想中去這些地方玩,也讓他們覺得未來這是可能發生的;即使家裡目前仍無力支付到國外旅遊的費用,也可以說,以後存夠錢,或是他以後長大可以去,鼓勵他發揮想像力,但是也慢慢讓他們在成長後了解真實和夢想中的不同。

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可以被原諒

如果是孩子為了趨利避害,已經持續說謊了,要如何改變孩子老是說謊的習慣?葉啟斌說,其實現在要改變還來得及,這個階段的說謊,表示孩子已經知道自己是在說謊,也知道說謊是不對的,他建議爸爸媽媽要多原諒、多包容,對孩子的一切不要老是批評,要更多的包容,讓孩子覺得「即使我做錯事,我說的理由,爸爸媽媽都願意聽、都可以原諒 」,不要讓孩子害怕說實話。

建議爸媽可以先「同理孩子」,表示了解他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之後再切入問題的核心;例如明明打破花瓶、弄壞玩具的人是他們,但是卻推給別人,可以先告訴他們,打破花瓶可以做麼做?弄壞玩具該怎麼辦?

不要讓他們覺得「做錯事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你負責,你什麼都不用管」,可以教他們打破家裡的花瓶要怎麼清理,打破別人的花瓶、弄壞別人的玩具要賠償,可以從他們的零用錢扣, 事情是可以解決的,但是他們要付出一些代價,同時也要給予愛 ,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是可以原諒的,如果牽涉到外人,大人會和他們一起解決,但也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必須負責任,慢慢的,相信孩子就不會擔心被處罰而老是說謊。

取自 生活報橘/媽媽經特約外稿 丁彥伶

完全不會沉迷網路者僅4成1

國發會的數位機會調查,去年經電話訪問取得1萬3222份有效問卷,最後統計指出,能夠自信地表述:「無論多久沒有網路,我都不會感到焦慮」的受訪者比例,竟然只有41.4%;至於其他可能有網路沉迷困擾的受訪者當中,網路沉迷的情況也明顯有程度輕重的不同,其中最嚴重的,自然是強調完全無法忍受片刻沒有網路的人,且這樣的人,竟已逐年增加至國內群體的13.9%;而能夠忍受沒有網路最長時間為1天者,也有17.2%,即國內的網路重度沉迷族群,至少已達3成以上。

其次,有信心可以忍得住2到3天以上沒網路,才會感到焦慮者也有11.0%;至於能忍個4、5天甚至1周以上的「老神在在族」,則合計還不到國人群體的1成,比例分別為:4到5天無網路會焦慮者1.1%、6到7天者6.5%,1周以上者2.3%。

此外,還有不少國人意識到,隨著自己投注在網路的時間與心神愈來愈多,個人的相關能力也有退化的現象,其中又以28.3%的自評「身體狀況變差」最多,其次認為自己「文字表達能力變差」、「實體社交能力變差者」的比例分別也有17.4%與10.6%。

難道網路殺傷力驚人,已導致國內逾3成民眾都有需要去看精神科的地步了嗎?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表任葉啟斌強調,並非如此,因為「網路沉迷≠網路成癮」,更何況WHO目前對網路成癮精神疾病界定的範圍,仍聚焦在虛擬世界幻境的網路遊戲,這也是疾病名稱訂為「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的原因。

葉啟斌進一步解釋,正因網路成癮與網路沉迷定義完全不同,研判家人是否網路成癮,乃至於是否需要就醫,也不應以當事人多少時間不上網就會感到焦慮為判斷標準。反之,若一個人無論上網或下線,都宛若活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且有嚴重脫離現實生活,甚至感到人生乏味的情況,就一定要就醫,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擷取自 風傳媒/黃天如

年假每天晚睡、玩手遊,養成惰性,當心開學、上班後「回不去了」。曾有一名國小3年級男生,春節期間每天玩通宵,開學滿腦都是遊戲,還慣性遲到,上課都在恍神;醫師說,這是典型「收假症候群」,提醒民眾在年節尾聲要收心,得提前告訴自己,假日生活模式不是常態,最好設定新年目標,才好擺脫收假症候群。

曾收治病例的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這名小3男生在寒假期間玩手遊的頻率大增,幾乎每天都晚睡玩通宵,結果開學後也幾乎每天都爬不起來、上課遲到,在課堂上滿腦子想的還是是遊戲內容,這類狀況在國小、國中男生特別多;至於年齡相仿女生,則是放假時愛用交友軟體聊天,但開學後減少使用,也會適應不良。

葉啟斌表示,年節太放縱,就連成人也會「走鐘」無法正常上班,整天精神渙散想睡,為小事煩躁、抓狂,遇壓力就想喝酒逃避,或狂喝咖啡減壓。

為避免這類收假症候群,得先做好收心操,葉啟斌建議兒少最好在收假前1至2周、成人約3天至5天前開始調整;收心操可從認知、行為、時間等著手,認知上要先意識到放假只是短暫舒緩而非常態生活模式,行為上則不要再晚睡或喝太多酒,時間上則可設立新年目標,有了動機,整個人會比較活潑、有朝氣。

如果不幸已出現收假症候群,葉啟斌建議,可用1周時間慢慢調整,例如已習慣凌晨3時才睡者,每天可提早1小時上床,此外也不要過量飲酒或咖啡。

擷取自 蘋果日報/黃仲丘

針對板橋情殺分屍案,精神科醫師推斷,朱姓男子可能因為在美國念書時,遭到歧視、霸凌,才有躁鬱、憂鬱、思覺失調症狀,因此釀下殺機!精神科醫師分析,其中也有5成左右的患者,在兒時有受過創傷,才會衍生出躁鬱、憂鬱傾向。

板橋情殺分屍案,精神科醫師推斷,朱姓男子可能因為在美國念書時,遭到歧視、霸凌,才有躁鬱、憂鬱、思覺失調症狀。其中,躁鬱症通常會情緒高昂4到7天,大多都跟體質、遺傳有關,有3分之1患者,是因為童年創傷導致,不過國外案例仍比台灣多。

三總精神科醫師葉啟斌:「有非常多人在兒時或小時候,曾經有受過創傷的這些經驗,或者他沒有在父母親良好的教養之下,他可能沒有得到好的情感上的支持,衍生出大概青少年期有個憂鬱的狀況。」

2016年小燈泡事件,兇嫌王景玉有毒品安非他命前科。精神科醫師分析,兇嫌疑似因為思覺失調,產生人格分裂、妄想、幻想,才會犯下殺人案。2012年台南湯姆熊殺人案,曾姓兇嫌也是受憂鬱、焦慮影響,釀下殺機。醫師分析,憂鬱症患者,通常會持續悲傷、易怒、焦慮,釀下大錯。

三總精神科醫師葉啟斌:「對於躁鬱症的診斷,的確在過去20年來的確是有成長的,甚至在美國的報告將近高了大概20到40倍,這樣的高度。」

殺害牙醫、砍傷護理師等案件,兇嫌疑似也都患有精神疾病。衛福部統計,1年約有700多名精神疾病患者遭強制就醫,相較歐洲強制就醫的精神病患者,約占病人的30%以上,台灣只占3%。衛福部預計,6月召開公聽會,討論是否修正精神衛生法,將強制就醫權責交給法院裁示,而非衛福部決定,藉此降低爭議。

取自 TVBS NEWS/記者 陳宥蓉 / 攝影 張肇華

「思覺失調症」就是過去俗稱的精神分裂症,近年經醫界和病友團體推動正名,避免患者被污名化。思覺失調症去年醫療費用支出約127.04億元,雖首度進入前10大,但相較國外投入復健、日間照顧、康復之家等社區照護資源,專家認為政府對精神疾病醫療如何轉銜長照、去污名化等面向的努力仍不足。

患者逾10萬人

據統計,全台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0.3%,估約有10多萬名患者。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過去精神疾病長期被忽略,但近來幾次社會事件後,各界警覺提高,不少原本待在家中或街上遊蕩的精神病患者,以及藥酒癮甚至有暴力傾向者,都被勸說接受門診治療或住院。另外,不合宜的收容機構如龍發堂,也慢慢釋出患者回到正規治療,這些都會造成治療人數或醫療費用增加,應正向看待。

擷取自 蘋果日報/江慧珺

去年全台健保花費前10大排名出爐,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急性慢性腎病患者花掉健保約503億元,持續蟬聯花費首位,另外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的健保花費首次擠進排行榜,一年花健保約127億元。

台灣前10大看病花費排名,精神疾病的健保花費首度擠進前10大,去年就醫人數約13.4萬人,健保花費約127億元。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近年來國人漸漸對精神疾病有所認識,較早接受治療,會讓醫療費用上升,而精神疾病患者的增加,可能原因和藥、酒癮人數增加有關,若是使用毒品會導致思覺失調症,原因除了與體質遺傳有關外,跟毒品濫用人數增加也有關。另外健保花費排名,位居首位的是急性慢性腎病患者,多達35.8萬人,光去年花掉約503億元。

擷取自 中時電子報/黃鈺潔、中天/林正堅、梁琬渝

現代人晚婚晚育,高齡產婦與高齡老爸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台大公衛學院針對3000名思覺失調症患者研究發現,18歲前發病的早發型患者,其父親生育年齡較高;進一步做基因標誌分析,若父親精神病遺傳風險愈高,生育第一胎時間愈晚;即便剔除遺傳風險,研究仍發現父親生育年齡每延後10歲、子女早發風險增加3成。

內政部統計,女性生育年齡由1991年的27.2歲增加至2017年的32歲,男性生育年齡26年來也從30.3歲延後到34.5歲。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為堅指,過去常關注高齡產婦的影響,卻少注意高齡父親。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國外許多研究也顯示,父親年逾35歲才生育,孩子患自閉症機率較高,未滿20歲小媽媽生出來的孩子,未來罹患躁鬱症或其他情緒問題風險也較高。

葉啟斌說,思覺失調症一般在20歲左右發病,若18歲前發病便屬早發性,多認為遺傳體質有關,其治療效果與預後都較差。

葉啟斌提到,文獻顯示愈晚出生的年輕世代,出現近似亞斯伯格症的堅持、自我中心個性的比例較高,顯示已成社會現象,除呼籲有生育計畫的男女,最好在35歲前生育。

若是高齡產婦或父親,葉啟斌建議教養上要更用心,多陪伴孩子成長,有助神經健康發育,切勿過度寵溺小孩,要漸漸訓練抗壓性,也要避免孩子過早接觸3C產品,以免聲光刺激觸發病情,生活也要維持正常作息,多運動,拒絕毒品,都有助遠離精神疾病。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擷取自 蘋果日報

初嘗愛滋味便遭暴力相向,自然心情鬱卒,但施暴者也會憂鬱?根據甫出爐的《青少年約會暴力盛行率及其與憂鬱情緒關係之探討》報告,不論暴力型式為何,有約會暴力經驗者的憂鬱程度都遠高於沒有約會暴力經驗者;且施暴與受暴次數越多,個案的憂鬱程度明顯也越高。由此可見,暴力非但可能無助情緒渲洩,且激情與失控行為的後座力,頭一個傷害的可能就是施暴者自己。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內湖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對正處於自我人格建立,或俗稱叛逆期的青少年來說,即使開始有了約會交往對象,擁有了親密伴侶的關係,多半還是無法接受另一半以愛為名,強行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各種規則與約束。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內湖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資料照,黃天如攝)

向外找溫暖?原生家庭成約會暴力關鍵之一

同是十五廿時的美少年,為何有人可以盡情沉醉於初戀美好的酸甜滋味,有人卻要被迫收穫暴力苦果?葉啟斌說,根據他的臨床觀察,曾經或一再遭遇約會暴力的青少年,在情感表現上,都有過度在意另一半的傾向,且無論施暴或受暴者,都有極高比例是出自親情支持系統薄弱原生家庭的孩子。

一名年僅12歲的小六女生因憂鬱、幻聽、短暫精神症狀至精神科就診,經醫師深入瞭解,由於父親早逝,個案只能靠媽媽單親養育;偏偏這對母女經常言語觀念不合起衝突,親密感日漸疏離,以致於女孩只好向外找溫暖,小小年紀就透過網路結識了已在當兵的男友,兩人還有了性關係。

許多青少年喜愛用網路交友,但也因此增添了不少風險。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內湖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多數面臨約會暴力的青少年,有極高比例可能是來自親情支持系統薄弱原生家庭的孩子。

個案母親因覺情況有異,於是偷看了女兒的日記,且不出所料在得知一切實情後,便勃然大怒地要求女兒與男友立刻分手,並主動邀約男方談判,威脅要控告對方涉觸《刑法》與未滿14歲少女強制性交之準強姦罪。
基於父母保護子女的立場,多數人可能都會支持少女母親的做法,即個案年紀還小,應該專心念書,盡早與年長她許多的男友一刀兩斷…,殊不知只講論法的思維邏輯,不但忽略了個案情感上的需求,遑論理應從源頭找答案,思考少女是否正因親情的缺憾,才試圖在愛情上找救贖?

青少年就是不成熟?可能是「理性區」還沒長大

葉啟斌表示,很多人都會感覺,與成年人相較,青少年的言行常流於情緒化,欠缺理性,大家卻沒想過,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並不是青少年的「錯」!事實上,根據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掌管人類理性區域的大腦前額葉,平均要到22歲才會完全發展成熟,換言之,青少年思考與行為不夠理性,有可能是生理上的限制,即是「不能」,而非「不為」也。

回到少女個案的情況,因為所需要的溫暖、關懷自小就未被滿足,導致她一頭栽進愛情中,並期待男友彌補所有的缺憾。無奈愛情中過度的期盼與不安全感,加上家長嚴厲地介入,卻使得少女與男友間亦衝突日增,最後兩人不但常暴力相向,少女每每出現自殘行為,其多因性的憂鬱情緒與精神疾病病情控制,更是每況愈下。

事後感到罪惡、自責 施暴者也難脫憂鬱糾纏

葉啟斌強調,翻開精神醫學史,暴力與憂鬱情緒的連其來有自,且研究證實,無論源於受暴者的恐懼、害怕,或是施暴者事後的自責、罪惡感,到頭來受暴者或施暴者都難以掙脫憂鬱等各種負面情緒的糾纏。愛是人性的本能,愛的方式卻須透過持續學習,且就算再你儂我的關係,也不應失去人我之間基本的界限與尊重,這樣的愛才能帶來安全感與幸福感,也才是愛的真諦。

取自 風傳媒/黃天如

台鐵3日晚間發生傷警致死案,54歲鄭姓嫌犯妻子今(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下跪道歉,還拿出藥袋表示,老公疑似罹有躁鬱症,因症狀好轉,已經2年沒吃藥。精神科醫師表示,躁鬱症是高度復發的疾病,壓力大、環境轉變等都是誘發因子,若發現曾服藥家人出現以下2點症狀,可儘早帶往醫院評估是否要繼續接受治療。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躁鬱症是一個會「好」的疾病,但也有高復發率,只有10%的患者在治療後得以痊癒,90%的病患終生都在與疾病對抗。

躁鬱症可粗分為躁期與鬱期,躁期症狀為情緒亢奮、易怒、好與人起衝突;鬱期時則有情緒低落、失眠、食慾減少、有罪惡感或自殺意圖等症狀。

葉啟斌提到,躁鬱症患者若未好好接治療,有很高的機率會復發,持續治療患者雖然還是會發作,「只是嚴重程度與行為可能會少一點」。不過,許多患者都會在症狀稍微緩解時就以為自己「好了」,進而停藥或減藥,結果不只症狀反彈,還可能衍伸出社會問題。

葉啟斌表示,躁鬱症患者停藥後,遇到壓力仍會造成情緒起伏,為了維持情緒,通常會靠喝酒調劑,在國外則有嗑藥問題,衍伸出的次發性行為,包括莽撞、衝動等,也可能增加自傷傷人的機率。

目前醫學研究顯示,躁鬱成7成都與遺傳有關,在大腦檢查可發現,患者在前額葉的理性控制區經常有缺陷,以致遇到刺激時,理性無法發揮作用,也經常會讓外界有著「為什麼一點小事就生氣?」等刻板印象。

葉啟斌提到,從研究中已知,有30%的患者,在第一次發作前3個月,曾經歷過重大創傷事件,但第二次以後,則無法找到特定的刺激因子,定期服藥、規律就診才是對抗疾病最好的方法。

鄭嫌妻子上午向媒體表示,丈夫平時是「古意人」,近日是因工作收不到款項,經濟壓力大,才會讓病情復發,她也不知道丈夫病情「這麼嚴重」,明天打算到醫院拿診斷證明書。

葉啟斌提醒,躁鬱症患者的復發,可以從2症狀看出,根據預測因子調查統計,患者在復發前經常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如易怒、煩躁等症狀;另外也會有睡眠困擾,除了睡不好、睡不穩外,還會有日夜顛倒等情形。同住家人若觀察到異常,可儘早帶往醫院治療。

若家人沒有病識感,不願自行就醫,也可通知里長,請管區警察或公共衛生護士進行居家訪視,若評估達到嚴重程度,會請社區醫師進行評估,並是情況啟動緊急就醫流程,強制治療。針對社區病患,現也有長效型針劑,協助控制症狀。

原文取自於:ETtoday健康雲/ 記者嚴云岑

日前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公布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現時人工智慧可以針對年輕人使用的語言進行分析「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風險」,結果顯示人工智慧的準確率有9成,高於人為判斷的8成。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有愈來愈多人沉溺在網路世界裡,「網路上癮症」已然成為現代文明病之一,你知道嗎?「網路上癮症」被歸類為精神疾病的一種,從人工智慧涉足精神疾病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精神疾病已不再是那麼禁忌的話題……,本周小花平台人物專訪由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從專業角度,與讀者一起探討精神疾病的致病原因,並引述前陣子很夯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進一步思考:究竟精神疾病患者該不該強制就醫?

小心!常見的4大類精神疾病或許就在你我身邊

首先,先來了解何謂精神疾病?常見的精神疾病有哪些?葉啟斌院長說明,精神疾病主要可以區分為4大類包括: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原名為精神分裂症)、器質性精神病及老年人失智與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精神疾病(常見過動症、自閉症)等;其中,精神官能症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屬於症狀較為輕微的一種,諸如: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厭食症、暴食症等。 說到思覺失調症你可能感到陌生,但是如果提到精神分裂症應該就挺熟悉的,其實思覺失調症就是精神分裂症,由於許多人對於精神分裂症這個舊稱產生不少誤解或是「被標籤化」,無法得到實質的支持與協助,因此改名為現在的思覺失調症。一般來說,思覺失調症的個案通常伴有慢性且反覆的精神症狀,主要與知覺、思考的失調有直接關聯。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喜歡藉由喝酒來緩解壓力與放鬆,殊不知長期下來的借酒澆愁,只會愁更愁,尤其酒癮者和酗酒者很容易「犯迷糊」而不自知,像是絕差的記憶力和判斷力、經常感到抑鬱或是焦慮、不時出現忌妒妄想或是被害妄想……等症狀,尤有甚者,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有心智功能退化表徵,無怪乎近來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多。 除了前述3類與一般社會大眾直接相關的精神疾病外,另需特別注意的是,老年人與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經常被忽略,但是輕忽不得,像是老年人常見的失眠、憂鬱、妄想、幻聽、視幻覺等問題,還有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大致分為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網路成癮等,嚴重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不可不防!

不要說你懂他,精神疾病需要以同理心感同身受

總結上述的精神疾病種類,葉啟斌院長分析,較需特別注意預後不佳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官能症、思覺失調症及退化性失智症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看似輕度不嚴重的精神疾病,像是恐慌症或是強迫症,其實也不要輕忽,因為精神疾病患者的內心狀態,不是一般人所能完全了解的,「不要隨便說你懂他們在想什麼,要學會去尊重對方、考慮對方的內心感受。」 說到這裡,葉啟斌院長以他看診達4年的40歲女性個案為例,經初診有失眠、憂鬱的症狀,在一段長時間的診療後,病情始終不見起色,再進一步治療並深入追問,才發現她在幼年時曾經被性侵、始終難以忘懷那一段不堪的回憶……;在接受專業心理治療後,並發現她患有多重人格症:原本不會說台語、突然說起台語來,也會脫口而出髒話,甚至以咬舌、撞牆自殘方式來表達內心巨大的傷痛,最後必須動用不少護理人力才能將其壓制住。 在談及該名女性個案故事的同時,葉啟斌院長與小編分享他自己的想法,面對精神疾病患者,要能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同身受」,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論點:「不要隨便說你懂他們在想什麼,要學會去尊重對方、考慮對方的內心感受,才是真正的體貼!」回應葉啟斌院長的論點,小編另引述前陣子很夯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的熱門話題「每個人跟精神困擾都很靠近」:

劇中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應思聰在發病時不斷聽見外界批評的聲音,他反覆地問:「我為什麼要吃藥?為什麼是我要得這種病?你可不可以把我當一個正常人?」精神疾病經常受到誤解「被標籤化」,當一般社會大眾無法理解這個疾病時,精神疾病患者就愈難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唯有打破既定藩籬迷思,才有助於我們正視精神疾病。」 葉啟斌院長並指出,精神疾病與一般疾病相同,患者愈早接受治療、治癒的機率愈高,絕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只要按時定期接受治療,加上固定時間回診、服藥,就能有效穩定病情,並逐步減少藥量,最後甚至可以完全停藥。

憂鬱症、失智症為造成「失能」的2大威脅

問及精神疾病症狀與患者功能之間的關係,葉啟斌院長指出,每一種精神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失能的狀態,其中以憂鬱症和失智症為造成失能的2個最大威脅,舉憂鬱症來說,根據研究顯示,有憂鬱症的媽媽其孩子比起其他人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失智症的最大隱憂則在於「年輕化」,已非老年人的「專利」,相關論點在小花平台保險專欄多有著墨,整理如下:

有關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再過1年到了109年,憂鬱症將與心血管疾病、愛滋病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3大殺手!

論點1、《專題報導》面對憂鬱症 商業保險+社會保險「保障不漏接」!

論點2、《專題報導》憂鬱症如何「保」平安?「誠實告知」理賠勝算高!

有關失智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全台65歲以下確診罹患失智症的年輕患者中,約有5成是所謂的「黑數」,尚未確診或是被誤診,儼然成為未爆彈!

論點1、《專題報導》失智話題也成韓劇熱門哏 你不可不知的長照失能投保迷思!

論點2、「全球失智時鐘」加快 平均每3秒就有1人失智

論點3、年輕人失智比老年人更可怕!掌握4關鍵「檢視風險缺口、適時補足」

論點4、買長照險失智一定會賠?不可不知的長照險、失能扶助險的錯誤迷思

睡好覺+做運動=預防精神疾病的不二法門

「預防更勝於治療!」葉啟斌院長最後提醒,想要預防精神疾病上身,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最好的預防之道不外乎要好好睡覺和規律的運動,根據全球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慢性失眠患者可以預測精神疾病容易復發、預後不佳。 另一方面,葉啟斌院長再以動物研究說明運動對於預防精神疾病的重要性。將2隻實驗白老鼠放入「沒有岸邊」的水池中,因為感到恐懼與絕望而產生壓力、憂鬱的症狀,平時沒有運動的白老鼠相較於有運動的對照組白老鼠,其腦神經系統因為壓力後的神經受損程度有明顯的差異,「沒有運動的白老鼠較容易在壓力後感到絕望而有憂鬱,且伴有神經受損的現象。」

「可見規律的運動對於壓力下腦神經損傷的預防有很大的助益!」葉啟斌院長建議,想要讓大腦維持在年輕狀態,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且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要有感覺到喘才會有效果!」至於要如何判定運動到底有沒有用?葉啟斌院長提出2個自我判斷標準:白天會不會感覺疲倦?還是精神萎靡、提不起勁來?

事前準備更勝亡羊補牢 淺談保險同理可證

長期投入精神醫療領域,除了一般成年人外,葉啟斌院長同時投注很大的心力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業上,他認為,行為的塑造是愈早愈好、提前做好準備更勝於事後的「亡羊補牢」,同樣的道理,保險也是一樣的概念:透過早期資金的適度運用和分配,預防其後可能發生的危險與危機。 「手頭剩餘資金善加運用再加上保險基本概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金錢觀。」葉啟斌院長以自己為例,他讓他的孩子到保險公司打工,學習如何「分配」投資資金,而在分配過程中,可以從中了解自己付出了多少,又得到了哪些保障?像是疾病、意外或是人生中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生難關……等,「這些都是很值得學習的人生課題!」
【延伸閱讀: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小花平台影音專訪 : https://bit.ly/2FHrje0】

原文取自於:小花平台/Money錢

國內離婚率居高不下,每年都有逾5萬對夫妻勞燕分飛,但影響所及可不僅僅只是自己。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每年因為父母離婚、父或母一方死亡或失蹤、父母長期分居,乃至於非婚生子女被生父認領者,每年實際新增的單親家庭兒童青少年就有近7萬人之多。因為只有爸爸或媽媽,甚或常須被迫在已不存在婚姻關係的父母之間扮演「夾心餅乾」,雖說單親兒少不一定等於不幸福,但其身心健康往往需要更多的關注。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單親家庭以及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兒童青少年分別有多少?雖然一直以來,內政部、行政院主計總處等部會都進行過類似調查,惟礙於不同部會所進行調查的目的不同,對所謂「單親家庭」所下的定義往往也有出入,以致於相同的問題卻經常出現南轅北轍的答案。

離婚率節節高升 10年成長近50%

主計總處每10年會進行一次全國性的人口與住宅普查,根據2010也是最近一次的普查結果,國內因夫妻離婚、父或母一方死亡或失蹤,以及未婚生子衍生的單親家庭約有55萬5000多戶;而這個數字已較主計總處於前次2000年所作的普查結果,已足足增加了18萬1000多戶,成長率達48.3%。

然而事實證明,在現實層面上,會導致兒童青少年家庭背景自雙親轉為單親的原因相當多元,除了最常見的父母離異、一方死亡、失蹤或入監,父母長期分居外;另如原就是非婚生子女者終得生父認領,乃至於養父母離婚、養父生母離婚、生父養母離婚…,但憑大人間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的世界出現360度大翻轉。

因父母離異者高達8成5 在單親兒少中占最大宗

依《民法》規定,一旦兒少監護人出現死亡、失蹤、離婚,或分居達6個月以上等情況時,就必須前往戶籍所在戶政機關辦理「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以確認相關變化發生後,兒少的扶養義務及權利是由父、母或雙方共同分攤;而依此實務逐年推估的國內新增單親家庭兒少人數,應該會比主計總處每10年才作一次的人口及住宅普查推估的單親家庭兒少人數,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以2018年最新統計為例,內政部當年受理「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被扶養人總計有6萬8619人,其中因父母離異被登記者有5萬8433人,達85.2%,不意外地還是占最大宗;其次,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者5060人,占7.4%;因父或母一方死亡或失蹤被登記者4409人,為6.4%;另因父母或養父母分居達6個月以上,養父母離婚,養父生母離婚、生父養母離婚被登記的兒少合計也有200多人,雖人數有限,但都意味著這些孩子必須開始適應一段或短或長的單親生活。

倘若國內1年新增的單親兒少就有近7萬人,便可一窺全國單親兒少總人數可觀的程度。另根據主計總處每年進行家庭收支調查時,將國內家庭組織型分成:單人、夫妻、單親、核心、祖孫、三代、其他共7種;2017年最新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在全國總計855萬9187戶中,組成分子為父或母一方與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就有8萬5911戶,比例為10.04%,換句話說,台灣每10個家庭中就有超過1個家庭是單親。

單親等於不幸福?醫師:某些孩子人格更健全

話說回來,難道單親家庭乃至於在單親家庭中生長的孩子,就註定要跟「缺憾」、「不完整」、「弱勢」、「不幸福」…等負面形容詞劃上等號嗎?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內湖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強調,無論造成單親家庭的原因是什麼,「單親」都未必等於「不幸福」!國外更有研究指出,比起父母每天總在爭吵,甚至演出全武行的家庭,雖在單親但家人相處氣氛和樂、溫馨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一樣能夠快樂長大,人格發展往往也會更健全。

不比西方人面對各種感情關係,總是追求好聚好散,婚姻亦然!多數東方人尤其是有了孩子後,即使早已是橫生嫌隙的假面夫妻,一開始也會千方百計地維持婚姻的表相。 惟一旦離了婚,也就代表撕破了臉,往日的枕邊人非但朋友都做不成,很多人還會不避諱地在孩子面前攻訐對方的不是。

葉啟斌說,因離婚導致單親的家長應該認清,離婚是大人的選擇,就算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還是無法改變男方是孩子的爸爸、女方是孩子的媽媽的事實。更甚者,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多需要一個值得崇拜的模仿對象,而這個人對女孩來說,很可能就是她那「出得廳堂、進得廚房」的媽媽;對男孩來說,則很可能是他那在工作上很霸氣、對家人很溫柔的爸爸…,大人又豈能囿於一己愛恨情仇,就摧毀、剝奪孩子選擇成長偶像的權利呢!

原文取自:風傳媒/黃天如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50442?srcid=7777772e73746f726d2e6d675f62626163326436386231666431373539_1564969619)

愛,並非只意味著甜蜜,更常伴隨著苦澀,障礙者的愛與性是難解人權問題。障礙者想擁有後代的心願,可能是引爆家庭革命的導火線,甚至被親生父母揪到醫院,期盼結紮了事;但節育也可能是父母怕智能、行動受限的孩子被欺負,意外懷孕,迫於無奈給予的「愛」。

「我也想成為媽媽,憑什麼我不能。」一名精神疾病女患者的哭喊,震撼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內心,女孩來自醫師世家,丈夫也是一名醫師,但人妻想變人母,卻引發長達三年的家庭革命,父母擔心遺傳後代,希望女兒結紮,每天以淚洗面的女孩至今仍在為自己的權利奮鬥著。

葉啟斌堅持地說,擁有後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障礙者是否有必要節育,需經醫學審慎評估其發病程度、遺傳可能性,及障礙者是可否承受成家的負擔,並不贊成家庭任何一方只以「我是為你好」,輕易向障礙者提出結紮建議、或評論障礙者生孩子的對與錯。

原文取自:聯合報/陳婕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035055)

美國男子日前控告嬌生(Johnson & Johnson)向醫師提供抗精神病藥理思必妥(Risperdal),卻未適當警告該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導致他「長胸部」。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這是健保用藥、國內一年吃掉約500萬顆。

食藥署科長洪國登說,這起控訴案是很久以前的案子了,他查了一下國內用藥狀況,這款藥在1996年就進來台灣,而在2013年藥品仿單就已加註有男性女乳症的注意事項,且這是處方用藥,醫師和藥師都會提醒男性病患注意。

洪國登說,目前統計各種不同劑量的理思必妥藥品加起來,台灣一年約用掉500萬顆。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葉啟斌說,這款藥已經用很久了,針對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病患使用,成分有多巴胺拮抗劑,會造成泌乳激素上升。

葉啟斌說,奇特的是男性病患沒有來抱怨女乳症副作用、反而是女性病患反映會導致月經失調或月經不來,很多女性對此很在意,可能就會替換藥物。

葉啟斌說,不過對於精神疾病患者來說,最好不要隨意替換藥物,因為本來已經對病症有療效了,替換藥物可能導致沒有療效,病患要在副作用和療效之間做抉擇,看是否能接受。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吳亮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41630)

你相信有胎夢嗎?不少孕媽咪都曾做過胎夢,根據婦產科醫師施景中的發文,去年因為罹患先天心臟病病逝的10歲女童綺綺,她的母親說,今年三月初夢到了綺綺,結果隔一週發現自己懷孕了,施醫師表示,他相信綺綺真的回來了。胎夢真有預知能力嗎?還是只是內心想法的投射?

施景中醫師昨(25)日的感性發文,「去年綺綺爸媽和我悲痛的送走了她。她離開後,第一次托夢給她媽媽,說她想要入住法鼓山園區。後來綺綺爸媽想和她再續今生親緣,就來醫院諮詢我備孕的事。今年三月初,媽媽在她過世後,第二次夢到綺綺,夢到她開心的跟她們一起聊天,隔了一週媽媽就發現她懷孕了!我聽到消息,我真的相信她回來了。」

何謂「胎夢」?有些母親原本不知道自己懷孕,夢到自己懷孕後,現實生活中真的發現懷孕了。或是你也曾聽聞過這樣的坊間傳說,夢到蛇、烏龜應該就是懷男孩,夢到鮮花就是懷上了女娃。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顧名思義,你心中掛念的或許多多少少都會反映在你的夢境之中。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以懷孕的孕婦來說,想像孩子的模樣,擔心肚中的寶寶是否健康等等,一連串的焦慮其實會累積在腦部的不同腦區,當我們進入睡眠狀態,大腦又處於不同於人體清醒的工作狀態,大腦會以蛋白質、胺基酸等等各式各樣的訊號,在細胞中傳遞我們日積月累的「記憶」,而在處理過程中,就會衍生夢境的可能性。其實透過夢境,也可做另類的解讀,不僅更了解自己也多少可讓我們正視生活的焦慮。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洪玲明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24805)

台中市光復路一處出租樓,日前發生一起兇殘的命案,喪盡天良的陳姓男子將女友殺害後,還以「孩子沒媽很可憐」為由,將女友的2個兒子全丟進洗衣機內悶死,事後躲在網咖內呼呼大睡遭警方循線逮捕。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葉啟斌也說,像陳男這樣的案例,當事人可能從小就比較沒有耐性,做事情才會不考慮後果,也有可能是因為有受過傷,或是遭遇過家暴,心靈上有創傷,又沒有正常宣洩壓力的管道,可能有「反社會人格」。

7日晚間6時許,台中市警消獲報指出光復路一處公寓出租套房疑似有人死亡,救護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結果發現棉被中裹著一名少婦、一位男嬰的屍體,且翻開棉被後發現少婦懷中竟還有一名死亡男嬰,現場共3人死亡,身上均已出現屍斑。

警方調查後認為疑點重重,朝他殺方向偵辦,循線將躲在網咖的被害人同居男友陳男逮捕,事後他坦承因為與女友發生爭執,衝動下才會痛下殺手,且在殺害女友約5、6個小時後,他竟然又覺得沒了媽媽的雙胞胎小孩很可憐,再度失控將兩子塞入洗衣機內以棉被悶死。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社會中心/黃朝郁 報導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32594)

一名十六歲國中女生因嘔吐與腹痛就醫,檢查是腸阻塞,但找不出原因,直到家人為她整理衣物,發現棉被有一堆棉花外露,才知女孩誤信網路謠言,以為吃棉花可減肥,身體力行長達一年,整整吃掉一條棉被,結果致病。

父嫌腿粗 偏瘦16歲女誤信謠言

該名少女遭父親嫌棄腿粗,內心很在意,上網查到棉花減重法,除了吃棉被的棉花,甚至圍巾的流蘇也吞掉,排泄物還可看到棉花殘餘物。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研判該女可能有亂食症,持續性地攝取不具營養價值的物質,且常見合併暴食或厭食等飲食障礙,或許是看待身體的迷思所引起。

若子女遇上類似情況,恐不只腸阻塞,還可能有內分泌等問題,且當生活遇到壓力、挫折,有高度復發風險,家長要多注意,及時溝通。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林惠琴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33454)

高雄市發生罹患憂鬱症多年的女子和丈夫吵架,疑殺害讀高中的女兒後再輕生,據了解夫妻兩人都曾到身心科診所就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指出,自殺者有憂鬱症的比例大約6成到8成,包括壓力、焦慮、失眠、久病厭世等原因都可能萌生自殺念頭,且很重要的一點是,9成以上的自殺者生前都有發出求救訊號,這訊號一定要把握,不該只歸咎社工或醫事人員,而是人人都該注意並幫助身邊有傳達出求救訊號的人。

葉啟斌說,以這起案例為例,夫妻失和是造成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也是現代中年男女常見的困境,不只要做心理治療,還要處理婚姻、家庭問題,不能單單只有開立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可能還要做家庭關係調節和處理。

若就醫 一定要按時吃藥

葉啟斌指出,人會分泌血清素來當作負面思考的煞車機制,但憂鬱症患者缺乏血清素分泌,這個煞車機制沒了,病患一發作就會無止境的負面漩渦思考,越來越糟糕,所以若有就醫、需定期吃藥,一定要按時服藥來避免病況發作。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吳亮儀、陳文嬋
(https://m.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333561)

Google台灣2019年度搜尋排行榜出爐,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奪下Google快速竄升關鍵字總榜冠軍。劇中演員林哲熹更因為深刻的扮演思覺失調症患者,讓大眾更加認識這個疾病。然而許多人對於這個疾病會反覆發病,認為「就是沒有救了」,但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透過治療病情可獲得控制,且近兩成病患可康復。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葉啟斌表示,思覺失調症通常好發於二十幾歲的青年人,通常和體質遺傳,以及受到壓力、挫折等環境誘發有關。症狀包括妄想、幻聽等正性症狀和沒有動機、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沒有反應等負性症狀。若是沒有接受治療,腦部的退化會越來越嚴重,而接受治療有10%至20%的病患可康復。

葉啟斌表示,過去第一代藥物以多巴胺阻斷劑為主,針對正性症狀進行治療,使患者鎮靜,但也會產生肌肉僵硬、目光呆滯、憂鬱以及類帕金森症等副作用。第二代藥物除了多巴胺阻斷外也活化血清素,使病患心情愉悅、提升動機,不僅治療正性症狀也改善負性症狀。另外,現在也有長效針劑,每月或三個月打一針,可避免病患病識感不足而忘記用藥、或是不想用藥的狀況,以穩定病情。

葉啟斌表示,藥物可控制六成的病情,三至四成仍需搭配團體、復健治療。

原文取自:聯合報/楊雅棠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222025)

失眠對某些人來說,宛如絕望的深淵,明明身體累得半死卻輾轉難眠。「睡不著就吃點安眠藥」、「睡前喝點酒可以助眠」、「可以吃褪黑激素」、「夜裡睡不著,白天好好補眠」……這些話或多或少曾經從我們耳邊飛過,但看在專家眼裡可能都不是上策,失眠應從調整生活方式入手!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大約27%的人有睡眠問題。台灣睡眠醫學會2019年透過網路調查全台600位工作者(固定日班工作者300位與輪班工作者300位),發現全台固定白班工作人員的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0.7%,也就是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

身心科醫師葉啟斌提到,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它正警告你外在環境、生活習慣、身體狀況可能出問題了,若不理解造成失眠的因素,即使買了好幾萬元的枕頭或床墊都沒有用。葉啟斌分析,當第一次的失眠發生之後,你可能會因為擔心自己睡不好而更加睡不著,這種「擔心」的壓力會加重睡眠障礙。

葉啟斌指出,造成睡眠的因素很多,有一種是焦慮型失眠,人躺在床上,腦袋轉不停,回顧著白天發生的事情,想東想西;另一種是憂鬱造成的失眠,有此困擾的人可能一到深夜,負面情緒湧上心頭,影響睡眠,葉啟斌建議遇到類似狀況應儘快到身心科門診求助;外在因素也會引發失眠,像是咖啡或茶喝太多容易導致晚上無法入眠,葉啟斌呼籲下午3點過後不要再喝這些含有咖啡因的醒腦飲品比較好;有時候失眠是疾病導致的,關節疼痛、氣喘、心臟病都可能害人睡不著,這類病患應尋求醫師協助,並透過藥物改善。

從病因上來講,大部分的失眠和生活方式、周遭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相關。因此,對於失眠的最合理治療應首先聚焦在生活方式的調整上。專家推薦以下9種改善方法:

◆睡前3小時避免菸、酒、油膩飲食或劇烈運動。

◆避免強烈燈光、噪音等刺激,最好不要看手機,也不要在睡前做讓自己興奮的活動。

◆無論夜間睡眠時間長短,每天按時起床。

◆白天不要長時間睡覺。

◆睡醒後要離開床。

◆晚上有睏意再上床,不要太早上床,因為體內的褪黑激素會在入睡前2到3小時慢慢釋放。

◆白天在戶外接受足夠的陽光照射,增加白天運動量,這些都可以幫助身體分泌足夠維持睡眠的褪黑激素。

◆夜間如果醒來超過20分鐘或開始對睡眠有挫敗感,可以試著離開臥室,直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

◆睡眠時的環境溫度也很重要,20℃左右是比較適宜的,要注意不能過熱。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陳弋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55582&From=Search&Key=%E7%9D%A1%E4%B8%8D%E8%91%97)

憂鬱症患者有時會有些訊號,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發覺親人或朋友疑有憂鬱傾向,不要直接說他可能有憂鬱症,要當事人去就醫,而要以患者表現出的情況,比如長期失眠、看起來很疲累等為由,婉轉地勸對方就醫。

此外,葉啟斌指出,當身邊有人說「不想活了」、「你們都是要逼我去死嗎?」等話語,有的人可能覺得沒什麼而未以為意。但他強調,千萬不要輕忽這些訊號,可以試著協助當事人,若自身能力有限,就設法讓專業介入,阻止憾事發生。

葉啟斌表示,憂鬱症可能是因為環境引發、承受壓力或是體質、疾病等原因引起,旁人可試著了解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給予包容性的支持,多多傾聽,讓患者覺得被了解、談得上話,並進一步勸患者就醫。

公衛人士說,除就醫,按時服藥也很重要,只要按時服藥,通常病況就能穩定。

醫師指出,憂鬱症患者的親友應多給予包容性的陪伴,而要預防自殺,則不要輕忽身邊的人釋出的重要訊號。特別是傾聽與陪伴,對病患是很重要的。

原文取自:自由電子報/吳欣恬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344977)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兒童語言遲緩是2、3歲小孩經常會被發現的症況,如果早期發現的話,可以透過早療評估來治療,除了語言方面的表現,小孩的大腦其他部分也可能會出現遲緩狀況,例如像是眼神飄忽不會看人或是肢體不協調等,但只要及早發現後診斷確診,都可以馬上治療處理,一般若發現有語言遲緩的小孩,通常到了4、5歲開始上幼稚園後,只要和同儕有了彼此互動,語言遲緩的病症,就會有所改善。

本文取自:蘋果新聞網/蔡維歆
(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00122/2QOYEDQZWDWRH74ZDVD2467Y6E/)

三軍總醫院主任葉啟斌表示,吃安眠藥會造成短暫性失憶,正是大眾所熟知的夢遊,雖非每位服藥患者都會出現夢遊,但服藥後還以酒精助眠,發生夢遊的機率確實會更高。

葉啟斌表示,許多人會以酒精助眠,看似有幫助,事實上卻打亂完整的睡眠,使深睡期變少,大多是斷斷續續的淺睡,完全無法讓身體補充能量。若長期靠酒精助眠,會養成副作用,例如酒精成癮,對身體、心理都產生傷害。

葉啟斌進一步表示,在身體層面,酒精會對肝臟、腎臟造成負擔,也會影響周邊神經,進而出現走路不穩、容易跌倒等狀況;此外,腦神經在酒精長期毒害下會發炎,造成記憶缺損,甚至出現幻覺。

葉啟斌說,偶爾不喝還會出現戒斷症狀,例如易怒,甚至會家暴週遭的親人、傷害枕邊人。葉啟斌呼籲,若有失眠問題,千萬不要靠酒精助眠,應就醫、找專家,了解失眠背後的原因,從根本解決問題。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羅綺
(https://m.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356832)

《蘋果新聞網》記者詢問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生理上如身高體重,或語言、社交、運動等能力,與同齡人有差距,都可以稱為遲緩,提早治療對遲緩兒幫助越大,議家長以開放性態度教育,鼓勵、幫助孩子進步,打罵可能會引起反效果。

遲緩兒通常也可能會有自閉、過動、癲癇等症狀,早期偵測到症狀,幫助效果最好,若是語言能力發展遲緩,可以多用引導對話、互動、圖像等方式學習;運動發展遲緩,也可以多帶去接觸戶外、遊戲等方式刺激發展。

葉啟斌主任表示,約十分之一的幼兒可能有遲緩症狀,是因為目前醫界對幼兒遲緩的檢測標準放寬,希望能幫助所有可能有遲緩症狀的小朋友即早就醫,國家也有配套的合作醫院及教學設施,希望能讓盡早幫助遲緩兒學習。有3、4成的遲緩兒進入校園後,在團體刺激下會有明顯進步,追上學習程度,也可像其他同齡人一樣成長。

普遍國內家長,在孩子2歲左右時,會因為學習語言進度遲緩,而帶孩子就醫,發現孩子有遲緩症狀後,有些父母會受到打擊並排斥、拒絕就醫,容易延誤早期治療機會,應該勇敢面對,幫助孩子治療,建議家長不該以打罵方式對待孩子,可能導致反效果,應該以比較開放性的態度教育。

原文取自: 蘋果新聞網/張力文
(https://tw.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00422/VT46V5ADE77Q54AD2T4QLFRMRA/)

使用部分安眠藥可能導致夢遊、不清醒駕駛或在不清醒的狀態下使用鍋爐等,引發危險。衛福部食藥署昨日新增禁令,針對eszopiclone、zaleplon、zolpidem及zopiclone等4種成分安眠藥品,要求醫師禁止開藥給曾發生夢遊或在未完全清醒狀況下活動的病人,避免造成傷亡。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兼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表示,這四種成分屬於短效安眠藥,主要用在幫助「入眠」,但可能在服用後一至兩小時醒來,因此會有類似夢遊的狀況。

若是未來針對需要入眠的患者無法開立這類藥品,或許可考慮使用中、長效的安眠藥物,但可能會有睡過頭或是醒來後會有類似宿醉的狀況發生。

葉啟斌說,通常失眠主要因素,為光線等環境不良、壓力、生理時鐘紊亂或是病痛引起,因此可先「對症下藥」,排除失眠因素,再考慮服用安眠藥物。

另外,也要養成定時入睡、起床的習慣,且睡不著時不要一直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避免大腦產生「一定要睡著的壓力」,可先起床活動等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

食藥署則提醒民眾,應遵循醫囑服用藥物,不要自行併服其他鎮靜安眠藥品,以免導致嚴重不良反應。

用藥後,若出現身體不適或是發現自己曾發生怪異行為,像是夢遊走路、開車或吃東西…等,應立即回診尋求醫師協助。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楊雅棠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52305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國人最常用的幾種短效型安眠藥,包括用得最普遍的史蒂諾斯,吃了有可能出現夢遊或夢遊開車,國內就發生過200多件;食藥署日前下令禁止醫生開這幾種安眠藥給有類似情況的人,消息一出哀嚎四起,因為台灣吃安眠藥的人實在太多了。食藥署要醫生把關,但是問題是,民眾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夢遊?醫生又怎麼判定?民眾不據實以告怎麼辦?真必須換藥又該怎麼辦?

台灣一年就用掉近9億顆安眠藥,人數高達420萬人,平均每5、6個人就有1個人在吃安眠藥,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堪稱失眠王國。食藥署下達禁令的安眠藥,國人最常吃的短效型安眠藥,幾乎都包含在內。

據食藥署指出,含有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及eszopiclone等4種成分的安眠藥,含最常用的「史蒂諾斯」(STILNOX)在內,國內發出的藥證一共有46張(有些是同一藥名、不同劑量或不同劑型);這些安眠藥,醫師不能再開給曾經使用後出現夢遊、夢駕、或在未完全清醒的情況下從事其他活動的患者。

食藥署102年就公告要求有這4種成分的安眠藥應於說明書上加註警語。去年美國開始採取行動,禁止醫師開含有這4種成分的安眠藥,給曾經發生夢遊、夢駕等行為的病人;食藥署也在完成資料蒐集國內外、風險效益評估及諮議小組討論之後,決定跟進。

「短效藥」吃了快速見效 反而容易上癮

這次被禁止的安眠藥,都是短效型;國人使用最多的安眠藥,也是短效型。很多人以為,因為是「短效」型,比較不用擔心吃安眠藥上癮,其實剛好相反。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解釋,這類成分的藥物屬於「短效藥」,特性就是「速效」,吃了馬上就見效,能短時間內睡著、心情也比較放鬆。

因為這種短效型的安眠,能夠立刻滿足病人的需求,但也比較容易出現成癮現象,用量愈來愈大,「不吃不行」,如果不吃,身心可能出現不舒服症狀。

服用後沒立刻睡,容易出現失憶、夢遊

此外,這類短效藥通常作用在前1~2個小時,如果在不該睡覺或生理時鐘還沒到睡覺的時候就服用,可能2小時後又會醒過來,造成睡眠中斷。

甚至有些人服用後,「在藥物作用和不作用之間、也就是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會產生朦朦朧朧的現象,」葉啟斌說,這時候就有可能發生所謂夢遊的狀況。

臨床上,葉啟斌也確實遇過比較異常的夢遊現象,例如出去偷東西。病人其實是不自覺地走進商店內,拿了東西就出來;也有人無意識地打開冰箱、吃東西,隔天醒來才發現怎麼有泡麵碗。

漸進式換藥配合生理監測,降低身心不適

「食藥署做這樣的提醒也是好事,」葉啟斌表示,如果病人服用後出現複雜性的睡眠行為,醫師在開這類處方藥確實要很謹慎。健保署這些年對於這類藥物已有嚴格監控,這次從源頭管理,增加禁忌症,「對第一線醫師來講,面臨病人處方要求的時候,(拒絕開藥)就很夠力。」

如果真的需要換藥時,須注意以下幾件事:

1漸進式換藥

2.配合生理監測:葉啟斌說,因為短效藥比較容易成癮,換藥過程必須特別留意病患可能出現戒斷症狀,例如緊張、心慌、心跳加速、自律神經過度敏感等。同住的人也可以協助留意換藥後的睡眠狀態。

3.選擇適合自己睡眠型態的藥物

4.不過度依賴藥物:葉啟斌強調,決定換藥前還是要謹慎評估失眠的原因,找出調整的方式,而非第一時間就用藥。

例如因為工作換班影響生理節律、或者服用某些藥物影響睡眠,如氣喘藥、心臟病藥物、類固醇等、老人家某些病痛也可能導致睡不好,像是心臟病會呼吸喘、甚至常見因為壓力、環境、憂鬱症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睡眠,表現出失眠的症狀。建議還是要全面評估,不只是靠安眠藥來滿足需求。

原文取自:ETtoday新聞雲 / 謝佳君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706815)

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衍生的失業與自殺地雷一觸即發,令不少專家憂心忡忡,但多數人不知的是,早在疫情爆發之前,也就是2014年至2017年,國內自殺率已連續3年、每年平均以3個百分點的速度持續緩步上升。精神科學者分析,相較日本等國,台灣失業率與自殺率連動雖亦相關,卻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除了失業率,國人自殺率可能還受到離婚率、人口老化、精神疾病人口比例推升等更複雜的因素影響。

事實上,台灣自殺率長期以來都高於全球平均,2011年以前更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評列的高度自殺死亡國家。所幸近年政府提倡人人都是自殺「守門人」,呼籲國人對身邊長時間愁眉不展的親友多多陪伴與關懷,必要時予以轉介就醫,終於將自殺趕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外。

但從2014年起至2017年,國內自殺率連續3年每年都以3個百分點的速度攀升,自殺率悄悄從每十萬人口15.1人增至16.4;2018年自殺率雖與2017年持平,但警訊依舊未能解除。偏偏關鍵時刻,2019年底又爆發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對國人的工作、經濟、家庭、生活…無一不產生重大衝擊;影響所及,不少專家學者擔心,國內多年來投注於自殺防治工作的努力成果,很有可能又會回到原點。

話說回來,當下多數國家的自殺率警鐘,都與疫情脫不了關係;國際精神科學者的提醒,也多緊扣著新冠肺炎對各國失業率的衝擊,以及失業率與自殺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行。然而前述公共衛生推論的邏輯與脈絡,尤其是失業率和自殺率的關聯性,印證台灣的現實情況,卻並不完全吻合。

失業對自殺率影響較日韓低 精神科專家:國情大不同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精神科專家葉啟斌表示,自殺成因本就相當複雜,一個人無論基於一時衝動或長期抑鬱作出自傷行為的主要原因,也都可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失業率雖對國人自殺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相較於家庭、情感,乃至於近年越來越受重視的精神疾病盛行率問題,工作、經濟、職業從來不是多數國人精神執著的首要課題。

失業對自殺率影響較日韓低 精神科專家:國情大不同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精神科專家葉啟斌表示,自殺成因本就相當複雜,一個人無論基於一時衝動或長期抑鬱作出自傷行為的主要原因,也都可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是,失業率雖對國人自殺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相較於家庭、情感,乃至於近年越來越受重視的精神疾病盛行率問題,工作、經濟、職業從來不是多數國人精神執著的首要課題。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精神科專家葉啟斌(見圖)指出,自殺成因相當複雜。(資料照,黃天如攝)

舉例說,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年輕人普遍低薪乃至於高失業率就是國內相當頭痛的問題之一,但相較於鄰近的南韓與日本,國內年輕人因失業或工作問題自殺的問題仍顯輕微。葉啟斌認為,這要歸功於台灣家庭的支持系統相當健全與強大,年輕人就算在工作上遭遇挫折,多半也能獲得家人接納,有些人甚至在家裡休息個一年半載當「啃老族」,也無傷大雅。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生活型態 專家:長期隔離有憂鬱隱憂

葉啟斌說,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國人對家庭親情之間的聯繫尤為重視,但這段時間為了防疫,不少人必須接受動輒10餘天的隔離,無論吃飯、睡覺、看書、休閒都只能獨自一個人。然而,長期與人群疏離,在小小的房間內,什麼想做的事都不能做,本身就會導致一個人的現實感脫離,甚至衍生注意力無法集中、憂鬱等各種類似創傷後症候群的症狀。

葉啟斌進一步表示,多數國人家庭空間大小有限,為了疫情減少外出勢在必行,但一連數月就連國定假日都只能悶在家裡,即使親如家人大眼小眼瞪久了,也難免因小事發生各種磨擦與衝突,而這下子大家原本就因疫情而煩躁的心,也就加倍鬱卒了。

葉啟斌強調,根據新冠肺炎防疫原則,即使是對解除隔離患者的身體狀況也應保持適當追蹤,在精神健康方面也是如此。尤其研究發現,對有精神疾病史的民眾來說,若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即使只是輕症,也有可能會因感染者身分被汙名化,以及隨著隔離加深的內心孤獨感而導致舊疾復發,此時身邊的親友若能多一分警覺與關心,日後就能少一分遺憾。

原文取自:風傳媒/黃天如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13961)

基隆市議員童子瑋十九日前往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正榮院區)捐贈二百個醫療防護面罩,由院長葉啟斌及副院長李明勇代表受贈。(記者楊耀華攝)

基隆市議員童子瑋十九日前往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正榮院區)捐贈二百個醫療防護面罩,由院長葉啟斌及副院長李明勇代表受贈;童子瑋表示,在防疫期間醫療物資相當珍貴,友誠通信有限公司透過市長秘書陳軍佐與服務處聯繫,希望在能力範圍內捐贈醫療防護面罩,善盡社會責任,也為防疫工作盡一份心力。
 童子瑋說,感謝三總在醫療上長期對基隆市民照顧,並透過捐贈,向所有三總的醫護人員致謝,接下來防護面罩陸續到位後,也會捐贈基隆市其他醫療院所。
 院長葉啟斌表示,這次的疫情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或接觸傳染,有防護面罩對醫療人員有絕對的保護作用,醫療人員安全,對民眾才有好的效果,醫療能量才能保存,很感激企業捐贈的善舉。

原文取自:中華新聞雲/楊耀華
(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179243)

在防疫的這一段時間,對於一些思覺失調症病友來說,因為放無薪假,無法規律上下班,作息也被打亂,因為焦慮導致晚上失眠,甚至有的人遺忘吃藥。醫師提醒,病友的家人要多關心其身心狀態,避免病友復發,使病情惡化,加重腦損傷的風險,以及增加治療困難。

1名20多歲的小明(化名),因為疫情暫時不用上班,而家人無意間的碎念,讓他出現煩躁、焦慮,甚至有漏藥、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並且加重幻聽的症狀,導致惡性循環。

疫情對思覺失調症病友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生活步調被打亂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兼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表示,疫情對思覺失調症病友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生活步調被打亂。尤其,中斷用藥或不穩定接受治療的病友,復發率會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更可能導致腦部不可逆的損傷惡化。

此外,病友協會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缺乏規律上下班,作息也被打亂,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體力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失眠,腦部無法充分休息,提高妄想、幻聽等症狀復發機率。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劑、長效針劑

葉啟斌院長表示,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式除了每日服用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是打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每日用藥需要病人有穩定的病識感,但由於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漏藥,就會增加復發等疾病惡化的風險。

至於,長效針劑透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後來建議小明考慮將每日口服藥物調整為長效針劑,協助穩定症狀,也希望減輕家人盯藥的壓力。並鼓勵家屬在長時間的居家互動過程中,以傾聽為主,減少直接性批評。

進入後疫情時代,家屬應特別注意病友的身心狀態

葉啟斌院長強調,只要能夠穩定用藥,口服以及長效針劑都是很好的選擇,副作用已不像過去的第一代藥物一樣難以忍受,鼓勵病友跟醫師討論。此外,目前進入後疫情時代,家屬應特別注意病友的身心狀態,觀察是否有焦慮、不安等症狀,也需要注意其用藥情形,避免疾病復發。

呼籲大眾,這段期間,思覺失調病友更需要被鼓勵,也期盼社會給予友善支持。有需要的病友與家人也可以聯絡台北市心生活協會,可傾聽同理病友、照護者的處境,並視情況連結心理師或其他專業資源。

原文取自:黃曼瑩/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74/82007?page=2)

持續追蹤高中少年的犯案動機,他一開始說當下腦中空白,到了警局卻又改口,辯稱是不滿被「大姐頭」霸凌,當天想找對方算帳,找不到人才闖進小學部,對此校方表示,班級並無霸凌事件,也沒「大姐頭」這人物,學生情緒檢測正常,精神科醫生提醒若近期檢測正常,犯罪就是犯罪,確實該找出原因,但並非從精神創傷或異狀開始,否則社會長久養成「犯罪醫療化的習慣」。

圖/TVBS

重回11日,上午7點的事發校園,高一男學生早早到校,卻翻牆去國小部刺傷女童,7點20校方報案,短短20分鐘內的所做所為,他說完全沒想法,「腦袋一片空白」。

但被警方帶回警局做筆錄有關鍵說詞,說他曾被一位女大姐頭霸凌,被排擠甚至罵他像女孩子,還對他做不雅的肢體動作,但校方調查他的高中班級,40多位同學和導師,都說沒有「大姐頭」這號人物。

校方:「在情緒篩檢當中,這個同學是正常的,在輔導室裡面,並不是被列為晤談的人。」

不是校方所列的輔導對象,這名高一生在校學業成績中等,身材瘦小個性內向,平常靜靜一個人不太講話,入學時做過健康檢查,精神狀況正常,會是因為過去甚至兒少時期曾被霸凌留下陰影嗎?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葉啟斌:「的確就像您講的,沒有錯曾經被霸凌過的人,比較有機會他將來成為霸凌別人的人。但是我們的確不該把一個人的問題行為,犯罪醫療化,也就是我們好像都要找一個診斷,那分析出有一個心理問題,那來去說他今天會有這樣的一個動機。」

醫師認為精神若真出狀況,現代校園都容易發現,加上入學情緒判定正常,那就不該找學生可能發生的過「負面事件」,家長若發現孩子有異狀,要避免掀指責或懷疑,先針對優點鼓勵卸下孩子心防。

年紀小的有家庭模擬區,講出爸媽可能說的話能看孩童反應,年紀偏大或成人有系統測腦波,負面情緒或曾有創傷,是不是能放下看得到,治療方式多元,避免校園危險事件再發生。

原文取自:TVBS NEWS/林旼叡 李潔
(https://news.tvbs.com.tw/local/1338610)

近來的一些社會事件讓思覺失調症再次受到矚目,而且醫師也擔憂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會使思覺失調症患者成為不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患者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

疫情使思覺失調症患者提高復發率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家人在疫情期間要特別注意患者的身心狀態,觀察是否有焦慮、不安等症狀,也需要注意其用藥情形,避免疾病復發;還有患者在疫情期間非常需要被鼓勵,期盼社會給予友善支持。

疫情打亂患者生活步調是最大的影響

疫情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生活步調被打亂。葉啟斌表示,近日收治的一名20多歲患者,因為疫情的關係,暫時不用上班,而家人無意間的碎念,讓他煩躁、焦慮,出現漏藥、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加重幻聽的症狀,導致惡性循環。後來建議此患者將每日口服藥物調整為長效針劑,協助穩定症狀,以減輕家人盯藥的壓力;並鼓勵家人在長時間的居家互動中,多給予傾聽,減少直接性批評。

中斷用藥或不穩定治療復發率提升5倍

臨床統計顯示,中斷用藥或不穩定接受治療的患者,復發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還可能導致腦部不可逆的損傷惡化。葉啟斌表示,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方式除了每日服用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每日用藥需要患者有穩定的病識感,但由於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遺漏用藥,就會增加復發等疾病惡化的風險。

由於長效針劑是通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能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所以只要能夠穩定用藥,口服與長效針劑都是很好的選擇,而且副作用已不像過去的第一代藥物般難以忍受。

原文取自:大紀元/李郁玟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317647/%E5%BE%8C%E7%96%AB%E6%83%85%E7%94%9F%E6%B4%BB-%E7%84%A6%E6%85%AE%E6%81%90%E6%88%90%E7%82%BA%E6%80%9D%E8%A6%BA%E5%A4%B1%E8%AA%BF%E7%97%87%E7%A0%B4%E5%8F%A3-.html)

香蕉是開心食物,真的嗎?

香蕉富含B群,不但是新陳代謝的輔助因子,還有助穩定神經。人體缺乏B群,會覺得較疲倦,精神也不易集中。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

香蕉能讓心情比較愉悅,主要是因為色胺酸。色胺酸為胺基酸的一種,是血清素的前驅物,腦內血清素濃度增加,會讓人比較放鬆,不只情緒較為穩定,也比較容易入睡。抗憂鬱藥物百憂解的作用,就是抑制血清素再吸收,讓血清素濃度上升。

吃香蕉有助穩定情緒,學理上雖說得通,但憂鬱症患者可不能單靠吃香蕉抗憂鬱,還要藥物治療。畢竟,大腦裡要有足夠血清素,必須吃下大量香蕉,實務上並不可行。對於未達疾病狀態的「鬱卒」,倒是可以適度吃香蕉「保健」;俗話說「失戀要吃香蕉皮」,皮是不是比果肉更能振奮情緒,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原文取自:udn元氣網/記者陳惠惠、羅建怡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6/4725082)

最近接連因「鐵路警察遭刺死案」與「兒子弒母案」兩位被告都被合議庭以無罪判決,引起社會關注。討論多年的「司法精神病院」設立進度方面,衛福部表示,已將相關提案送到行政院,行政院則說,院長蘇貞昌希望釐清相關問題,愈快愈好。

鐵路警察李承翰2019年7月在火車上處理補票糾紛時,遭鄭姓男子持刀殺害,鄭姓被告被合議庭認定,犯案當時有精神障礙,不能辨識行為違法,判決無罪,需強制就醫五年;桃園中壢則有一名梁姓男子,2018年涉嫌拿刀砍下母親頭顱,並從12樓拋下,二審20日判決出爐,認定他因為吸毒,所以在犯案當下沒有辨識能力,也判無罪,並責付桃園市衛生局。兩次司法判決結果,引起社會討論,而討論多年的「司法精神病院」已經提案,送交行政院審查。

衛福部還表示,成立司法精神病院,地點若設在都市恐產生「鄰避效應」,引起當地民眾反彈;設在偏鄉,交通及專業醫療人力也是一大問題,而在主責機關的分配、戒護人力等資源配置也都面臨挑戰。不過衛福部強調,目前已經達成共識,並將相關提案送到行政院。

有醫療學者提醒,司法精神病院的設立,不要只是喊口號。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現在都是每次有事情就高呼一下口號,那但是你後面是不是能夠真的整合?因為大家都很忙,第一個醫生很忙,第二個法院法官也很忙對不對,那這有沒有辦法去把整個事情就是按部就班做到?」

醫療學者強調,司法精神病院成立能夠更有效整合司法、社政、醫療等資源,但必須要有執行面上的決心,法官必須接受相關課程的訓練,醫生也有一定的背景經驗,還要附設一套考核標準,讓司法精神病院能實際運作,而非形同虛設。

原文來自:公視新聞網/陳冠勳 謝政霖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1423)

不少知名藝人、網紅,都曾遭遇「狂粉」騷擾,舉凡跟蹤、肢體碰觸,甚至自稱是藝人的另一半等誇張行徑,往往令當事人不堪其擾、極為頭痛。

不理性行為 涉及三層次心理因素

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狂粉」不理性的行為,源自對現實生活界線的不清楚;例如,某個藝人的形象,是他想要、希望效法或成為模範的,「狂粉」就會從心靈的連結,跨過界線,變成身體上的連結,出現觸碰對方、毛手毛腳等打破人際界線的行徑。

自我中心看事物 人際互動能力弱

「有些人不能滿足現狀,只會用自我中心看待事情,卻無法察覺他人的存在,人際社會互動能力比較弱。」葉啟斌說,這種人會試探對方的底線,「當他得寸進尺,你就要小心,他可能是無法『踩剎車』的人」,所謂「踩剎車」是大腦的一種能力,若失去這種能力,行為就可能脫序,越過人際界線。

葉啟斌表示,屬於衝動型人格者,也可能出現上述行為;這類人格特質,有生理因素,也有後天環境因素,若兒時沒被好好教導要尊重他人,被過度溺愛者,長大後逾越人際界線的機率,相對較高。

葉啟斌說,治療時須先評估,是生理因素居多,或心理因素居多,除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人際關係治療或家族治療,都是可能採取的方法。

原文取自:今周刊/林信男
(https://reurl.cc/N6Z49n)

年輕人吸食笑氣助興時有所聞,但長期或過量吸食的話,可能造成腦神經永久損傷,繼環保署之後,食藥署也公告,10月1日起將醫用笑氣納管,業者必須按月上網填寫回報,出貨量以及流向、批號,若沒做最高可開罰200萬元。

掛上面罩,患者躺在診檯上先吸入氧氣放鬆,一分鐘後開始慢慢加入笑氣!五分鐘後麻醉步驟完成,國內外使用笑氣麻醉早有百年歷史,但近年頻傳遭濫用。

青少年含著氣球猛吸,表情怪異,坐的東倒西歪,氣球裡裝的就是「笑氣」,如果過量或長期吸食可能造成終身遺憾,食藥署因此宣布全面納管。

醫用笑氣年使用量約65噸,食藥署規定,業者須每月上傳出產數量、出貨量,以及流向、批號,若未申報或申報不實就開罰最重200萬元,不只醫用笑氣,還有工業用笑氣,環保署也擬定10月起實施納管,使用者販售平台全納管,如果違反規定致人於死或危及健康,可處最高無期徒刑,還併科罰金最高1000萬元。

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使用笑氣過程中會產生骨髓抑制,甚至貧血,不只身長會有影響,我們怕的是大腦病變,產生不可逆的危害,這是我們比較擔心的。」

濫用笑氣害人不淺,一氧化二氮的「笑氣」,據調查台灣每年約有26萬公斤、6.5萬瓶不知去向,只盼納管後,從根源杜絕弊病。

原文取自:民視新聞/王暐婷、吳俊德
(https://reurl.cc/GroKgy)
影音內容:https://reurl.cc/odeRY3

國人最常用的幾種短效型安眠藥,包括用得最普遍的史蒂諾斯,吃了有可能出現夢遊或夢遊開車,國內就發生過200多件;食藥署日前下令禁止醫生開這幾種安眠藥給有類似情況的人,消息一出哀嚎四起,因為台灣吃安眠藥的人實在太多了。

食藥署要醫生把關,但是問題是,民眾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夢遊?醫生又怎麼判定?民眾不據實以告怎麼辦?真必須換藥又該怎麼辦?

台灣一年就用掉近9億顆安眠藥,人數高達420萬人,平均每5、6個人就有1個人在吃安眠藥,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堪稱失眠王國。食藥署下達禁令的安眠藥,國人最常吃的短效型安眠藥,幾乎都包含在內。

據食藥署指出,含有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及eszopiclone等4種成分的安眠藥,含最常用的「史蒂諾斯」(STILNOX)在內,國內發出的藥證一共有46張(有些是同一藥名、不同劑量或不同劑型);這些安眠藥,醫師不能再開給曾經使用後出現夢遊、夢駕、或在未完全清醒的情況下從事其他活動的患者。

食藥署102年就公告要求有這4種成分的安眠藥應於說明書上加註警語。去年美國開始採取行動,禁止醫師開含有這4種成分的安眠藥,給曾經發生夢遊、夢駕等行為的病人;食藥署也在完成資料蒐集國內外、風險效益評估及諮議小組討論之後,決定跟進。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含這4種成分的藥物,確實可能在服用後出現夢遊、夢駕的行為,國內也接獲200多件類似事件,所幸無人傷亡。

陳小姐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她使用史蒂諾斯近1年半,結果出現自己晚上會在臉書發表貼文,醒來後卻完全沒印象, FB跳出通知,有朋友回應她的文章,她才驚訝「我什麼時候在FB發文?」,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會夢遊,因為是在夢遊狀態下發文,她還不經意寫出內心話;她夢遊時做過的事,還有把平板電腦砸壞、把家裡家俱大搬風等等。

「短效藥」吃了快速見效 反而容易上癮

這次被禁止的安眠藥,都是短效型;國人使用最多的安眠藥,也是短效型。很多人以為,因為是「短效」型,比較不用擔心吃安眠藥上癮,其實剛好相反。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解釋,這類成分的藥物屬於「短效藥」,特性就是「速效」,吃了馬上就見效,能短時間內睡著、心情也比較放鬆。

因為這種短效型的安眠,能夠立刻滿足病人的需求,但也比較容易出現成癮現象,用量愈來愈大,「不吃不行」,如果不吃,身心可能出現不舒服症狀。

服用後沒立刻睡,容易出現失憶、夢遊

此外,這類短效藥通常作用在前1~2個小時,如果在不該睡覺或生理時鐘還沒到睡覺的時候就服用,可能2小時後又會醒過來,造成睡眠中斷。

甚至有些人服用後,「在藥物作用和不作用之間、也就是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會產生朦朦朧朧的現象,」葉啟斌說,這時候就有可能發生所謂夢遊的狀況。

臨床上,葉啟斌也確實遇過比較異常的夢遊現象,例如出去偷東西。病人其實是不自覺地走進商店內,拿了東西就出來;也有人無意識地打開冰箱、吃東西,隔天醒來才發現怎麼有泡麵碗。

「食藥署做這樣的提醒也是好事,」葉啟斌表示,如果病人服用後出現複雜性的睡眠行為,醫師在開這類處方藥確實要很謹慎。健保署這些年對於這類藥物已有嚴格監控,這次從源頭管理,增加禁忌症,「對第一線醫師來講,面臨病人處方要求的時候,(拒絕開藥)就很夠力。」

如果真的需要換藥時,須注意以下幾件事:

1. 漸進式換藥
2. 配合生理監測:葉啟斌說,因為短效藥比較容易成癮,換藥過程必須特別留意病患可能出現戒斷症狀,例如緊張、心慌、心跳加速、自律神經過度敏感等。同住的人也可以協助留意換藥後的睡眠狀態。
3. 選擇適合自己睡眠型態的藥物
4. 不過度依賴藥物:葉啟斌強調,決定換藥前還是要謹慎評估失眠的原因,找出調整的方式,而非第一時間就用藥。例如因為工作換班影響生理節律、或者服用某些藥物影響睡眠,如氣喘藥、心臟病藥物、類固醇等、老人家某些病痛也可能導致睡不好,像是心臟病會呼吸喘、甚至常見因為壓力、環境、憂鬱症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睡眠,表現出失眠的症狀。建議還是要全面評估,不只是靠安眠藥來滿足需求。

原文取自:天下雜誌/謝佳君.康健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930)

一名30多歲的年輕主管,一路被挖角到知名的外商公司,除了白天上班時要處理很多事務,最受不了的是,一周好幾次,晚上要與外商老闆進行視訊的跨國會議到半夜,加上老闆案子一直丟下來,他受不了,只能靠酒精暫時麻痺自己,不知不覺酒愈喝愈多,啤酒2瓶對他來說就像喝水。當酒喝多時,就會發酒瘋,對人咆哮,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觀察,近5年來因工作壓力大求診的人數,大約占門診的四、五成左右,求診比例沒有明顯提高,多數是合併其他如家庭等問題。

出現6大警訊,最好及時就醫

壓力是無形的,要如何知道自己壓力大?醫師提出6大警訊:

1.小事就煩躁
葉啟斌醫師說,很多壓力大的人剛開始是感到很容易煩躁,為了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或抓狂,此時並不會感覺很憂鬱,而是覺得自己很煩、很悶、很不耐煩。

2.遲到早退
遇到壓力,很多人會選擇逃避。葉啟斌醫師說,許多上班族初期容易遲到早退,藉故不想上班,能早走就早走、能推就推,怕再多承受一點壓力,自己會失控,不如走為上策。

3.抽菸喝酒
菸酒不離身,或是菸癮、酒癮愈來愈重,葉啟斌醫師提醒,這就是警訊。

4.睡不好

5.暴飲暴食
許多人心情不好就大吃一頓,當心這是壓力過大的徵兆。

6.提不起勁

原文取自:大家健康/周子嵐
(http://www.dgnet.com.tw/articleview.php?article_id=24480&issue_id=4843)

今年8月納入健保給付的新劑型藥物,結合現有藥物優點,給予學童一整天的專注力,且在某些副作用發生比例較少,為ADHD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ADHD被低估,研究:平均每個班級就有2-3位患者

根據國內全國性調查指出,台灣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達ADHD診斷標準比例高達8.7%,約為22萬人口。然對比健保資料庫針對9-13歲學童之統計數字,盛行率僅2.44%,顯見多數學童未接受相應的診斷與治療。

現行藥物皆已行有年,然而,患者通常平均治療不到半年(約4~6個月)就未能持續,療效不彰、副作用明顯是患者停藥的主因。

根據美國研究統計,若學童ADHD無妥善治療,後續造成的社會成本(就醫及教育費、犯罪、生產力低落)一年約介於美金$36億至$52億間,不僅對學童本身造成不良影響,更會造成整個社會的負擔。

台灣學童學時長,藥物副作用強、覆蓋時間不符合作息

學童放學後進行課輔寫作業已成現今常態,對ADHD學童來說,除了在學校的時間需要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還必須要家長、校園、醫院三方配合,才能讓學童的照護更為全面。

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目前台灣僅有兩大類藥物受TFDA核准,最常見為中樞神經興奮劑(MPH),其中又可分為速效與緩釋兩種劑型。除副作用易影響學童食慾、睡眠外,藥效覆蓋時間難以與學童上課時間做配合,也是家長十分苦惱的一點。速效劑型藥效僅能維持3-4小時,學童在校用藥順從性降低;緩釋劑型藥物起始作用時間慢,消退時間也慢。

北部一名小六男童連續性侵2名同校學弟,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則指出,男童正值青春前期,性荷爾蒙增加,易產生性衝動,若先天控制力不好或個性喜歡冒險,看過成人情色片後便可能躍躍欲試;再者,若家長太忙碌而忽略孩子的性活動,缺乏適當引導,或發現孩子自慰時,選擇責罵等不當方式,便可能讓孩子的性行為轉為地下化。

葉啟斌呼籲,家長須注意,當青春前期的孩子發生性活動時,不要責怪,而是要以說故事或分享自身經驗來開導;若孩子精力旺盛,可增加體育活動發洩體力。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羅綺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27281)

大年初六,許多上班族收假開工,你期待新年新氣象嗎?!只是放了七天春節假期,有人上班卻是感覺頭痛或是肚子痛,心情也很低潮,精神科醫師建議要盡快調整好狀態,可以把過年期間的大魚大肉改成吃比較清淡,工作上訂定可以執行的小目標,鼓勵自己,牛年好好衝刺!

有人巴不得上班財源滾滾,有人還想賴在床上滾一滾,開工上班開始頭痛肚子痛心好痛,收假症候群有藥醫嗎?三總精神科醫師葉啟斌說:「訂定可執行可達到的目標,我們可以跟別人分享自己心事,分享過年做了什麼愉快事情,不要說一開工我就要有巨大壓力。」精神科醫師說調整心情,就放掉大魚大肉,不要再熬夜開始,您也能像這位熬了一年的新手爸爸,開工好開心!老闆!我來啦!上班族說:「來上班比帶小孩子輕鬆。」上班族說:「有孩子的人都會特別想上班加油。」

原文取自:華視新聞
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2102/202102172031564.html

我國近年來陸續發生受矚目的司法精神鑑定刑案,攸關判決的精神鑑定報告,到底是怎麼進行,是否有改善空間?引發各界討論。醫師也說,鑑定報告固然重要,但也認為法官不該過度依賴,應該要回歸到法官身上,在審判時能夠融合醫界見解。

持刀刺死鐵路警察的鄭姓嫌犯,一審獲判無罪,如今二審大逆轉,改判17年有期徒刑,無罪變有罪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醫療團隊對被告做的「精神鑑定報告」。不過,這份攸關判決的鑑定報告到底如何進行?還掀起設立司法精神醫院的討論。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葉啟斌認為,「我們會覺得說這個司法精神病院,在此時此刻還沒有辦法立刻就達到這樣的一個可行性,對於複雜的案件做可能譬如說一個禮拜的觀察、鑑定。」

不只精神科醫師會介入了解,更有心理師評估人格特質、社工會談等。除了鐵路殺警案,我國近年來也陸續發生受矚目的司法刑案,如2018年的桃園弒母砍頭案、2016年的小燈泡案,還有2014年鄭捷捷運隨機殺人案,這些被告都曾做過精神鑑定。

不過,醫師強調,精神鑑定報告固然重要,但也認為不該過度仰賴報告,司法界、精神學界、法律界應該多方交流,讓法官審判時能夠融合醫界的背景和見解,因為外界也出現醫界替司法界背書的質疑聲浪。

原來依照刑法第19條第1項規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但非本案的律師強調,鑑定有一套標準,目的在於釐清個案犯案時的精神狀態,並非全是為了躲避刑責,鑑定報告也只是法官參酌的標準之一。


原文取自:公視新聞網/陳冠勳 陳立峰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4516)

「兒子升上高中後個性丕變,原本個性活潑、陽光的他,現在不但變得抑鬱、陰沉,還會不時對著窗外自言自語」、「翻開他的筆記本,除了暗黑塗鴉,還寫著死亡、外星人、重生…這類怪異的字眼」、「這孩子該不會是中邪了吧!」如果你也發現你家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個性突然360度大轉變,即使有些遽變乍看並不全然負面,但只要超出可理解或可控制的範圍,父母都應提高警覺,更不要輕易以青春叛逆期概括這類情況。因為,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正處於思覺失調症的發病期。

思覺失調症確切發生原因至今不明,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定義,只要出現幻覺(經常是幻聽)、妄想、胡言亂語、混亂或僵直行為,以及退縮、厭食等負性症狀中2種(含)以上情況,且時間持續達1個月以上,就符合思覺失調症臨床診斷。

國人對精神疾病「諱莫如深」 思覺失調患者藏黑數

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15至29歲也就是高中階段到青年期,是國內思覺失調症患者初次發病的高峰年齡。惟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內湖總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提醒,相較歐美等先進國家,國人對精神疾病諱疾忌醫的情況依舊普遍且嚴重;影響所及,臨床觀察國內思覺失調症患者從發病到真正被確診,平均要花上2年。換言之,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實際平均發病年齡,可能比統計資料更年輕。

內歸因:家族遺傳、大腦發育好發期

如果說,每一種疾病都有其內歸因與外歸因,思覺失調症最常被提及的內歸因可能就是家族遺傳。但葉啟斌表示,根據目前醫學臨床搜集的數據,若雙親中有一人有思覺失調症,下一代有此易感體質的比例只有10%;即使雙親都是思覺失調症患者,遺傳的比例也只有40~50%,「且必須強調的是,前述提到的『遺傳』,指的並非遺傳思覺失調症疾病本身,而是對於外在環境劇變易感受的體質。」

另一個與遺傳較無關的內歸因,則攸關大腦生物學理論;即無論有無家族史,在不同種族的相關醫學研究中都可發現,青少年到青年期階段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的高峰期。多數科學家對此情況的解讀是,人類此階段的大腦仍在持續發育,所以青少年往往最是想像力爆發、創意無限;然同時出現的隱憂是,一旦大腦意識到個體的神經樹分支發展過多過雜,就會自動啟動用盡廢退的機制,而此過程就有可能造成易感體質出現一些較激烈的反應,包括思想、情感與行為病態性的失調與混亂,也就是思覺失調症的發生。

外歸因:重大創傷可能是關鍵

至於思覺失調症最常被提及的外歸因,則是個案發病前可能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事件,諸如受虐、校園霸凌、父母離異、失戀、課業壓力、職場失利等。如此推論看似合理,卻也不免令人困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在成長的路上沒重重跌過幾跤呢?為什麼有人可以浴火重生,有人卻一蹶不振,甚至就此成為思覺失調症發病的爆點呢?

葉啟斌說,在初期發病的思覺失調病人身上,常可找到「三點一線」的蛛絲馬跡,即個案有先天易感體質,又遭遇了重大的創傷事件,再加上挫折後找不到可以傾訴、陪伴、支持自己的對象與力量。當然,有時也會出現什麼內、外發病歸因點都找不到的病人,所以才會說,嚴格說來醫學上對於思覺失調症的確切病因,至今仍無定論。

葉啟斌醫師

共病情況普遍 半數思覺失調患者恐同時患有憂鬱症

值得一提的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初次走進精神科門診,通常都不是因為思覺失調症。原因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有高達80~90%同時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共病」的情況相當普遍。尤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同時患有憂鬱症的比例高達50%(惟憂鬱症病人同時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比例只有不到10%);另還有約10%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患有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也有不少患者首次求助精神科醫師,是因為癲癇、過動症、妥瑞氏症、社交焦慮症,或創傷壓力症候群等,經醫師進一步診斷,才發現病人同時患有或真正的病因是思覺失調症。

葉啟斌則說,思覺失調症患者在前趨期就被確診的難度雖然很高,但醫學臨床研究證實,若此時病人就能及時就醫,配合藥物以及心理諮商、職能治療等專業人員的介入,盡可能找出、去除或至少降低病人內在與外在的壓力因素,還是有可能可以延長病人發病的時間,甚至有機會可以終身不發病。

不過,真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尤其在發病當下,大腦受疾病影響處於嚴重發炎狀態,此時的他們多半沒有能力進行邏輯性的思考,甚至因為缺乏病識感,很難衍生主動對外求助或就醫的行動。所以,思覺失調症患者非常需要家人與朋友的鼓勵與陪伴,並代為擬定具體可行的治療計畫。

原文取自:新新聞/黃天如
(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482721)

今日是清明連假的開工日,部分上班族哀聲連連,備感壓力,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提早上班,已連續2天忘記密碼,加上平時工作高壓、工時長,擔心自己是否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精神科醫師指出,若罹患年輕型失智症,不會只忘記一件事情,而會是大腦全面遺忘,還會合併其他身體功能退化,如情緒不穩、行為控制、運動協調能力下降,甚至「吃東西嗆到,拿東西拿不好」。

失智症常發生在65歲以上年長者

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失智症通常是發生在65歲以上年長者,若要釐清年輕族群是否罹患年輕型失智症,需要了解腦部功能是否全面性退化,「記憶力」只是其中一個明顯症狀,且健忘不會只忘記密碼,還會遺忘其他事情,另外,失智還會合併其他人體功能降低,如情緒、行為控制不佳、運動協調能力下降,如吃東西嗆到,拿東西拿不穩,容易不小心滑落等。

健忘6因素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嚴重」

導致「健忘」的因素很多,葉啟斌表示,可能原因為「壓力大,事情多」,其二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思維跳躍」,其三是「有憂鬱、焦慮、憂鬱症」等,其四是「減肥不當、肌少症」,其五是「酒精攝取過量」影響記憶力、思考力,最後,「服用藥物」也可能導致健忘,葉提醒,服用一般感冒藥,如果有感覺昏昏沉沉,可能也會暫時忘東忘西,屬於正常現象。

葉啟斌進一步指出,連續2天忘記工作帳號的密碼不代表罹患年輕型失智症,呼籲「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嚴重」,反而可以藉此機會了解自己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人際關係等,看看是否需要做階段性調整。

對於一般容易健忘的民眾,葉啟斌建議,除了要睡得好,營養均衡外,也可適當減少撲面而來的種種壓力,拒絕有壓力的要求,緩解自身壓力之餘,更要活在當下,發覺生活的所有細節。


原文取自:udn元氣網/黃惠群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5368924)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造成5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面對這種重大意外,受傷乘客、罹難者家屬及救災人員,內心一定都遭受極大創傷,甚至因此連夜噩夢、難以入眠,要小心可能已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任何人歷經生死交關,都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腦中會不斷回想事故當下的衝擊,導致自己陷在負面情緒中,容易驚嚇、情緒低落、無法放鬆,也不想談論任何類似事件或不看相關報導,且患者往往有高比例合併憂鬱症。

面對太魯閣號事故,現場人員該如何消化悲傷情緒?沒在現場的人若一直看相關報導,會不會也發生相同問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有哪些症狀、該如何處理?《蘋果新聞網》今(4/9)17:00邀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直播,與民眾分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

原文取自:蘋果新聞網/節目中心、許維寧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409/ORE5RLIDUBG3LBPEE4L4YQETQQ/)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造成50人死亡、2百餘人受傷,對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說,倖存者、救災人員、罹難者家屬,或目擊此事件者,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高風險群,若事故發生後1個月,還持續有憤怒、憂鬱或反覆回想創傷事件等症狀時,可能已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所以事故發生後,身旁親友的陪伴就相當重要,可讓這些經歷重大事件的人分享內心感受、抒發情緒,有助於避免此症上身。

葉啟斌解釋,經歷重大創傷事件者,通常會有四個狀況,第一是不斷的想到、重新經歷事件本身的畫面;第二是會想完全逃避,盡量逃離對事件的相關感受和記憶;第三則是在情緒上有極大變化,像不記得事發經過、產生不信任、恐懼、憤怒、罪惡感或憂鬱等負面感受,甚至主動與人疏離;第四則是會有過度警覺的狀況,只要一點點聲音就會嚇到、驚恐,且出現無法專注、睡不著等症狀。

此外,葉表示,如疑似症狀持續1個月,即可能是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現在太魯閣號事發不到10天,受到重大創傷事件衝擊者多應仍處於恐懼、麻木、想逃避的急性壓力反應狀態,這時就很倚賴身旁親友給予支持,讓這些人可放聲大哭,或主動分享內心感受,這都有助於讓他們心理加速復原。

葉啟斌也說,親友除了要耐心陪伴外,也要時刻監測他們是否有焦慮、憂鬱、或輕生念頭,如說出「活得沒意義」、「我不想待下去了」等話語時,一定要提高警覺並建議就醫。

原文取自:蘋果新聞網/節目中心、許稚佳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410/RGMWSYAIRVAOHHVGYQLCRJGIUU/)

台中今天有2男1女疑燒炭輕生,外界憂為「相約赴死」,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3人關係目前仍不清楚,根據現有資訊,相約赴死可能性較低,可能是有1人因自身情緒不穩,自行製造自殺場景,帶著仍有生存意願的另2人一起輕生;或3人陷入三角戀,但因對愛情的理解只有完全擁有與失去,一時失去理智下,可能1人半強迫另外2人共同赴死,也可能3人共同赴死等,可能性眾多,有待警方進一步釐清死因及3位死者間的關係,才能進一步討論。

葉啟斌表示,台灣相約赴死個案較少見,通常是在半強迫情形下發生,依關係不同,分別為母子、情侶夫妻、沒有血緣關係。

臨床上發現,許多有憂鬱症的母親想要輕生時,因視小孩為其財產,常常會偕同小孩一起輕生;情侶、夫妻關係密切,當面臨共同重大決定時,發現決議不同或對未來沒有期望時,常常會一起輕生,葉更補充,夫妻爭執不休下,互相以死相逼,展現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也是夫妻共同赴死的另一原因。

若是沒有親戚、血緣關係,仍決定共同輕生,葉啟斌指出,這類型通常是受宗教影響,如鼓動世界末日即將來臨,才會出現共同赴死情形,但此類發生機會較少。

據本報報導,昨日發現台中和平中橫公路旁產業道路停一輛轎車,車內2男1女疑燒炭輕生,死者分別是高雄的29歲林姓女子、彰化的28歲張姓男子和台中的25歲黃姓男子。其中,張姓男子生前曾任台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分隊長,昨天逢例休,出事前勤務也都正常。

葉啟斌分析,3位死者關係不明,但由於3人非母子、情侶、夫妻等親密關係,沒有親戚、血緣關係,若要共同赴死,可能缺乏共同影響3人的重大決定,現認為相約赴死可能性較低。

除共同赴死外,可能其中1人因自身情緒不穩、患有憂鬱症,自行製造自殺場景,帶著仍生存意願的另外2人一起輕生,葉啟斌指出,之前曾有德國飛行員患有憂鬱症,連帶整台飛機內的百名乘客,一起撞山赴死,就是典型案例。

此外,葉啟斌表示,據以往經驗觀察,如果3人關係為三角戀,又有人處於愛情盲目期,對愛情的理解只有完全擁有與完全失去,一旦失去愛情,恐頓時覺得「生命沒有價值」,一時衝動下,失去理智,可能1人半強迫另外2人赴死,也可能3人共同赴死,有待警方進一步釐清死因及3位死者間的關係,才能推敲出其他可能性。

葉啟斌提醒,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當起了想要結束生命的念頭,務必先找身旁親友談談,通常事情沒有那麼絕望,有時是自身看不清事情全貌、以偏概全,建議至臨床門診尋求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協助。

本文取自:聯合報/黃惠群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5414976)

中橫公路驚傳二男一女在車內輕生,由於三人疑透過特定輕生網站認識,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指出,網路交友軟體難以防範,呼籲政府出手管理。

葉啟斌指出,政府透過木炭管制、高樓樓頂設置安全設施、橋樑架設安全設施,來降低自殺風險,「但還是沒有辦法百分百防範」,若憂鬱者心意已決就很難防治。

加強網路管理 設便捷溫馨回應管道

尤其是三個人以上意志力更堅強、自殺的方法更周全,甚至在網路上形成一股力量;現在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憂鬱者若找不到可以陪伴的對象、情緒無法宣洩,就可能會敗給網路上鼓吹自殺的力量。

葉啟斌建議政府加強網路管理,不要總是出現制式化的機器人回應,應要成立更便捷的溝通管道,給予能夠打動人心的溫馨回應。葉啟斌並呼籲,若民眾出現憂鬱情緒,千萬不要感到絕望,把事情想入絕境,甚至覺得只有死亡可以解決問題,總是有其他條路可以渡過難關。

本文取自:聯合報/羅綺、陳建志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45393)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及清華大學三方,透過跨領域學術資源合作,提升各項醫療研究效益。

會中,三方皆發表相關研究計畫。三總精神醫學部醫師葉啟斌分享穿戴裝置在醫療上的運用,他表示,目前有偵測心跳變異率及腦波等穿戴裝置,可提供憂鬱症、失智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有睡眠問題的患者使用。醫師能藉以了解病患自律神經的穩定度,以及是否處於壓力階段;另對於在危險場域、長期處於高壓力工作者,尤其是國軍官兵,皆能透過數據資料,提供個人心理健康管理的參考。

尖端科技時代,治療方式不再局限於常見的用藥和心理諮商。葉啟斌指出,利用人工智慧穿戴裝置,可達到監測、反饋目的;未來盼能將醫療端工具普及到部隊、家庭,更迅速、準確地偵測相關數據資料。

原文取自:青年日報/蕭佳宜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362529)

本土疫情持續,許多人認為視訊授課的學習成效不佳,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沒有面對面授課,學生容易分心、專注力不足,才會導致學習成效不佳,他並提出「提升遠距教學專注力3方法」,幫助老師、家長及學童提升遠距教學的品質。

葉啟斌指出,有國外研究比較視訊授課與面對面親自授課的差異,該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用視訊上課專注力較不足,因為很多面對面上課教學技巧的功能,是無法被取代的。

若想要有良好線上教學,葉啟斌表示,需要學生「持續性的專注力」,還要對授課內容有興趣,也需要老師能啟發學生產生興趣的能力,但疫情下,視訊時難以達成眼神交流,降低連結的力量;此外,因與老師處在兩個不同空間下,學生容易分心去做別的事情,注意力較不集中。

如今學生放暑假,各式線上課程推陳出新,讓學生可繼續學習,避免學習力「假期滑坡」,為提升遠距教學學習成效,葉啟斌提出「提升遠距教學專注力3方法」:

1.家長陪同督導:
大人的力量較為穩定,在一旁陪伴學習時,可增加小朋友的安定感,並加強注意力,讓小朋友自動學習。

2.打開視訊鏡頭:
眼神接觸有助於維持注意力,學習時打開視訊鏡頭,讓師生都看得到彼此相當很重要。

3.區塊化課程,有助於學生吸收:
線上學習專注力較難持續與聚焦,可將每個課程再細分為一個小單元,如每15分鐘一個單元,並整理內容,學生較好吸收知識外,也不得不專心。

針對平時提升專注力的小妙招,葉啟斌指出,日常生活不要太常滑手機,應避免讓自己充斥在太多感官刺激性的東西中,才不會無法維持學習狀態;每天運動鍛鍊耐力,可提升「持續性專注力」,讓小朋友更能耐住煩悶,維持注意力。

原文取自:世界新聞網/黃惠群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92/5594818)

明(27)日3級警戒結束,全國降至2級警戒有限度解封,大家開始要逐漸恢復進到公司上班,但大部分人都還沒有打疫苗,對病毒仍然非常恐懼,心理調適就非常重要。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醫師葉啟斌提醒,先觀察自己是不是擔心到身體不舒服,工作團隊要有互相支持同理心,公司主管也要給予員工妥善支持。

有沒有擔心到導致身體出現不舒服? 居家不出門休閒興趣應繼續

葉啟斌表示,3級警戒時有些民眾比較保守,在家都不敢外出,擔心病毒細菌不知道在哪裡,在臨床門診中,有病患擔心到吸不到氣、晚上失眠、總是失眠身體緊繃,到精神急診接受治療,恢復到公司上班恐怕成為心理很大壓力,如果擔心到身體不舒服,就需要專業與親友協助。

人與人互動連結有助心情放鬆 不見面仍然可相互關心

葉啟斌說明,擔心自己會不會過度擔心,先確認自己害怕頻率會不會很高,當聽到新聞或消息就會開始心情不好,影響到身體不舒服,可以試著讓自己放鬆,原來有的興趣在家也可以做到,例如唱歌與運動都能夠在家嘗試,場所改變效果一樣,有助於舒緩心情,再來就是不要斷了人與人的連結。

葉啟斌提醒,雖然疫情下很多人想早點回家,忘記關心家人和朋友,但人際互動仍然非常重要,交流訊息量減少容易增加不安感,現在網路數位交流很方便,向親友表達關心同時,他人也會給相同的訊息,互相關懷有助於情緒能有出口,如果有負面情緒或生活上遇到不公平,也可以有發洩管道。

員工不安?公司主管可更有彈性 保護措施加強提供

葉啟斌強調,員工到公司上班如果帶著不安,管理階層能給予妥善的安全感,在疫情影響下,很多人狀況都不同,可能有下屬曾經確診或匡列隔離,要重返職場面對人群有一定壓力,要回公司上班意願度恐怕不高,最好給予多一點適應期,主管在不同狀況下,最好能有相對彈性措施。

葉啟斌也說,如果員工擔心,公司最好能夠給予足夠的防護資源,例如是不是能提供口罩,辦公座位有沒有足夠空間或隔版,空氣是不是能充分對流與維護品質,減少外出採買公司物資,客戶拜訪改變成遠距方式。葉啟斌提醒,防疫讓所有人生活都已經改變,工作場合當然也要有新的方式。

同事間相處具同理心 有助防疫與心情安定

葉啟斌說,公司同事間一定要有同理心,要能互相體諒與幫忙,大家都在一艘船上,不要因可能確診或匡列,就把其他同事標籤化,不要相互猜忌與指責,一旦有狀況就能放心坦白說明。葉啟斌補充,個人想方法放鬆與找人舒壓,公司能有妥善保護方式,同事間可以相互體諒,就能讓人覺得更放心。

原文取自:NOW健康/陳敬哲
(https://times.hinet.net/news/23427850)

屏東近日有一名不到30歲的超商店員好心提醒顧客戴上口罩,反遭對方涉嫌徒手挖眼,未來可能失明;此案引起各界關注精神暴力病患在社區恐成治安隱患;衛福部、精神科醫師都認為,類似病患口服藥物配合度低,應積極以抗精神病的「長效針劑」治療為主。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坦言,一般人很難馬上從外觀分辨有精神暴力疾病的患者,通常得觀察神情有無面露凶光、動作、態度,但現在疫情間大家戴口罩,對分辨神經更加困難,「建議可從肢體動作例如不耐排隊、大聲咆嘯、動作急促等徵候來提醒自己」。

葉啟斌說,雖然不建議給精神暴力病患貼標籤,但若社區有這類多次暴力前科的人士,商家業者最好做好相關教育訓練、以及了解附近有無類似的病患,若真的出現可適時警惕,也不要用言語刺激對方,因為很容易被誤會成刻意針對、導致暴力事件再度發生。

葉啟斌說,疫情期間不乏有這類病患沒有穩定回診、就醫以及服藥,導致病況惡化,建議醫院要為這類精神病患注射長效的抗精神病藥物,可維持一到三個月的藥效,這藥不但有健保、也被列為醫療品獎勵方案,鼓勵醫院使用這些針劑,讓病患精神狀況維持穩定。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吳亮儀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688007)

過動兒未持續治療,人生境遇大不同!小奕(化名)讀國小時治療1年多,因搬家就未再回診,結果國中就中輟,某次鬥毆被磚頭砸成植物人;反觀阿皓(化名),從國小起長期服藥,寒暑假都沒中斷,加上出國唸高中,國外教育方式活潑,著重做報告、小組討論、社團參與等對過動兒較有利活動,自信心大增,上大學還成了風雲人物。

「10歲前是過動症黃金治療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說,及早和持續治療很重要,若從7~8歲開始吃藥和加強行為訓練,有機會經2~3年後逐漸減少藥物;若十幾歲才開始用藥,就得花3~5年以上時間調整習慣,且青少年未必聽家長的話,治療就愈困難,很多過動兒到高中常在中輟邊緣拔河,甚至成為幫派拉攏對象。

青少年情緒障礙、出手傷人可能是過動症的共病!

葉啟斌指出,社會新聞屢見青少年暴怒、躁鬱,與父母對立甚至做出傷人行為,其中不少人兒時就有過動症狀,父母未能及早辨認、請專家評估介入治療,長大後才衍生更多問題。

先前因疫情全面停課又碰上暑假,許多父母認為孩子都在家,希望暫停服藥,但葉啟斌說,家長常誤解服藥是為了讓孩子成績變好,所以上學才吃藥,周末或寒暑假就停藥,使得平日好不容易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且適應副作用遭到破壞。

過動症治療不是為學業成績

葉啟斌強調,過動症治療不是為了學業成績,最重要目的是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情緒穩定度、人際關係及大腦整合能力;過動兒並非智力不足,而是大腦成熟時間比正常人晚,透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讓大腦整合能力日趨成熟,專注力和耐心增加,學習效率也會提高,且更能專心聽同學講話,所以人際關係也會改善,加上師長和自我肯定,更能讓孩子持續走在正軌。

此外,葉啟斌指出,是否吃藥治療通常會花1至2個月時間評估,這會根據家長、老師和醫師觀察的資料,並綜合判斷症狀嚴重度、症狀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師長應對症狀的能力等,尤其後兩者是關鍵,假如中重度過動兒遇上超厲害的老師,或老師只照顧一位學生,加上父母願意花時間教養,孩子不一定得吃藥。

許多家長對於讓孩子吃藥感到罪惡,每逢寒暑假總會詢問能否停藥,葉啟斌說明,考量父母的心理,折衷建議至少開學前2周幫孩子收心,包括減少玩3C產品、恢復早睡早起且重新服藥,因為藥物產生慣性需要時間,不過最好還是避免孩子在長假玩太瘋,否則想重新乖乖坐在教室聽課會很困難,若教學又不是很有趣,專注度恐更受影響。

原文取自:蘋果新聞網/林芳如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930/7XWCNS7AAREPXNYEIS6ZB47Q5E/)

屏東高樹鄉新南勢超商日前發生女店員遭男子挖眼攻擊,震驚社會,也引起暴力事件保護安全網的討論,對此衛福部心口司表示,將盤點精神疾病者服藥順從性差者,鼓勵使用抗精神病長效針劑。

三總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說,思覺失調、躁鬱症患者,是2大高復發的精神疾病,某些個案由於容易有自傷傷人之虞,若再合併有毒品、酒精濫用、暴力前科等問題,往往難以定時服藥,因此需長效針劑來達到急性症狀的控制與預防,適當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可有效幫助患者、家屬回歸正常生活。

葉啟斌表示,絕大多數精神病患都是社會弱勢,過去長效針劑健保僅有條件給付,需先使用一線口服用藥無效後才可用,若想早些使用,則得自費,每劑約1萬元,3個月下來就需2~3萬元,民眾難以負擔,而臨床發現,精神疾病是持續性的腦部退化疾病,長效針劑若能在早期介入,可延緩腦部退化,所以政府願加強提供弱勢族群長效針劑治療,料可有效幫助患者與他們的家人,並避免悲劇重演。目前三總已有20%的患者使用長效型針劑。

原文取自:蘋果新聞網/黃仲丘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1001/UMRNXWAV2ZCORBDQPLTYG4T4CA/)

女星李宇柔日前因為腸爆裂住院,但自稱住在加護病房期間,有男性清潔員4度掀開簾子看她赤身裸體,並控訴在加護病房的遭遇如同被虐待,但醫師指出,這可能是加護病房症候群,入住加護病房的患者大概10%-20%會有這問題。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則說,譫妄病人的理性會失去控制,完全遵循本能行動,這會造成病人妄想,例如說看到逝去的親人,而一般入住加護病房的患者,約有1到2成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年長者更有50%左右。

原文取自:賴昀岫/蘋果新聞網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1102/RDRSA6KWBBBQZA3FELOA5TNTPY/)

「馬英九是我老公,我跟他生了3個孩子。」《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一位精神病患跟另一位病人眉飛色舞地說著,彷彿她真的是馬英九的另一半。

其實這是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妄想,沒發生的事卻講得跟真的一樣。

青春期的不速之客

愈早發病,代表受遺傳因素影響愈大,且因人格發展及學業技能尚未成熟,預後可能愈不理想。

但好消息是,研究證實,思覺失調症患者愈早接受治療,而且持續接受治療,病人有機會復原得不錯,求學、工作不再長期受挫,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指出。

「有人跟蹤我!」妄想是常見症狀

要及早治療,就必須盡早注意到思覺失調症的症狀:

正向症狀(比常人多出來的不尋常症狀)

1.妄想:比如被控制妄想(有人用電波控制我、有人跟蹤我、外星人要抓我)、被害妄想(同學故意陷害我、聯合起來欺負我)、關係妄想(某人在講我的壞話、電視報導在說我的事、某人喜歡我)。

由於妄想的緣故,可能會延伸出異常或暴力行為,如整天緊閉門窗,拉上窗簾怕人窺視;或疑神疑鬼檢查食物,擔心中毒等等。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的應思聰,就一直懷疑有人監視、監聽他,事實上並沒有。 葉啟斌有個病人是高中女生,一開始她跟媽媽說「某某同學很自傲,都不理我」,媽媽以為只是同學間處不好,並不在意;後來她開始拿那個同學的東西、惡整對方,老師問她為什麼,她也說不上來。沒多久她甚至打了那個同學,老師緊急通知家長帶她去就醫。 「她已經出現妄想,堅信同學要聯合起來對她不利,但事實上完全沒有,」葉啟斌分析

2.幻覺:聽幻覺最常見,如有人在耳邊講話,在評論他,戲中應思聰就不時聽到有人在議論他;或命令他去做一些事情。也有的是視幻覺,即看到不存在的影像。


負向症狀(跟常人比起來較缺損的能力)

1.情緒淡漠沒有起伏:悶悶的,話很少,不想起床,對什麼事都沒興趣、沒動機。

2.人際關係不佳:退縮孤僻、不跟朋友來往,回家就把自己關進房間,甚至拉上窗簾。

語言表達或思緒中斷:語無倫次、脫離現實,或講話突然斷掉,好像找不到字句接下去。

混亂性症狀:行為脫軌,比如走路時摸著牆壁、上課時突然站起來、發呆、傻笑、忽哭忽笑、自言自語、無故罵人打人等等,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如果上述症狀出現2項以上,且持續超過1個月,同時造成功能障礙(如成績明顯退步、人際關係困難、無法自理生活)超過6個月,家人就該帶他就醫了。

不過葉啟斌說,一些藥物、毒品、罹患腦炎也會引起妄想、幻覺,診斷時必須排除這些因素。

「他變了」就是重要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或特別(比如不愛講話、胡思亂想、成績退步),病程發展也比較慢,加上患者的個性通常本來就比較內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家人可能感覺到這人有點奇怪,但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勁,以為只是搞怪、耍酷,因而沒有及早就醫。


國外研究發現,病人從發病到首次就醫平均相隔兩年。葉啟斌說,台灣很多病人曾被家人帶去收驚、吃調整體質的藥,「流浪」了很久,病況愈來愈嚴重,最後終於來精神科看診。也有病人一開始被診斷成憂鬱症,吃藥卻不見改善。

1分鐘醫學教室:思覺失調症是怎麼回事?

思覺分別指「思考」與「知覺」,患者可能出現思考障礙(如妄想),以及知覺障礙(如幻聽),病因並沒有確切的結論,但目前研究顯示跟遺傳及環境壓力有關(比如考試失利、失戀、人際關係不好等),但也有人並未遭受重大刺激,卻仍發病。

生化學的研究則發現,思覺失調可能跟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失去平衡有關。


原文取自:張靜慧/康健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9294?utm_source=media_chinatimes&utm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dailyfeed-11-22-editor)

這幾年定定傳出社會攻擊事件,外界質疑政府講欲強化社會安全網攏是假。衛福部今年提出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欲增加訪視員人力佮服務據點。另外健保署也提供病院和思覺失調症患者長效針的注射補助,明年開始有需要的患者就會使開始用。

入來三軍總病院這間日間照護病房,平常日九點到下晡三點,差不多有百外位精神疾病患者佇遮,有個案管理師、醫師和社工等等專業人員陪伴,做各種趣味的課復健和治療。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師 葉啟斌講,「身心這種病的人其實有百百種,毋是所有人攏會攻擊人,社會是會使接受遮的人,會破病精神破病攏是仝款的代誌,īn毋是故意、īn是姑不而將,是會使好好治療的。」

根據衛福部上新的心理衛生報告資料顯示,舊年全台灣需要定期訪視的精神患者有12萬5千外人,其中較嚴重,分佇一級和二級的,有3萬5千外人,不過關懷訪視員煞無200人。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 諶立中講,「以早預算有限,舊年社區關懷員才99个無夠,無法度照顧的阮就拜託公衛護士幫忙、做伙照顧,這馬阮就會使佇社會安全網第二期,增加社區關懷員差不多1000人、社區心衛中心增加至420个。」

這幾年發生袂少社會攻擊事件,外界質疑政府講欲強化社會安全網攏是假,衛福部今年提出第二期計畫,對象除了精神疾病患者,原本的家庭暴力和性侵害人,這馬合併加入精神疾病個案,也會加派關懷員人數和服務單位。另外,健保署針對思覺失調醫療給付方案,提供病院和患者注長效針的獎勵和補助。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師 葉啟斌講,「健保今年宣布明年開始,有需要的患者就會使開始用,開始用病情就會當穩定,事件就會愈來愈少。」

毋但醫師提醒,袂少立委也呼籲衛福部即時修正精神衛生法,加強社區支持系統,予民眾免活佇驚惶內底。

原文取自:公視新聞網/洪敏真 莊沛文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55345)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今(1日)親自站出來揭露林秉樞暴打惡行,但她在還原整起家暴事件、訴說相識過程時,卻多次提到「覺得自己很白痴、很蠢」、「遇人不淑」、「第一時間覺得很丟臉」等話語,對此,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向《TVBS新聞網》表示,這些自責話語顯現高嘉瑜出現受害者症候群,會有「重新回想事發經過」、「過度警覺」、「避免提及相關人事物、麻木」等症狀,而在事件發生的3至4個月是急性期,這期間最需要旁人陪伴、多鼓勵、多支持、少說多聽,讓她重拾信心、慢慢走出來。

葉啟斌指出,創傷受害者在受害後,出現不斷自責、覺得自己該被處罰,甚至衍伸出發生這種事都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的想法,就是屬於典型的受害者症候群,但這種想法其實非常不必要,反而會加強隱匿此事件的可能性。

葉啟斌說,受害者症候群分三大面向,第一,受害者會一直重新經歷,不斷回想事件發現的種種,有時是做惡夢夢到,有時是一瞬間突然想到;第二就是過度警覺,可能聽到一點聲音會被嚇到;第三則是開始逃避,避免提到此事、對外界感到麻木、避免相關人事物,例如不想和異性相處等。

葉表示,受害者也會對未來想法產生負面想法,人際關係變差,不想互動、走出去沒自信心等,且值得注意的是,高嘉瑜屬於名人,在外界需要維持相當形象,平時也很難對外表現出脆弱、不開心的一面,反而容易導致太過壓抑,影響到自己。

葉啟斌認為,高嘉瑜親自站出來把事情說開,其實是好事,雖然副作用可能是情緒會低潮下去,且狀況會好好壞壞,有時沒事,但獨處又會低潮,這種狀況可能會延續3至4個月,這期間不急著要就醫求助,關鍵是旁人要不斷的鼓勵他、支持他、關心他,多聽他傾訴,相信她會慢慢走出來。

但如經過急性期,仍發現受害者持續抱有負面情緒,說自己不想活了、不斷鑽牛角尖,反覆覺得是自己的錯,甚至吃不下、睡不著時,旁人要特別警惕,協助帶他就醫。

原文取自:TVBS新聞網/許稚佳
(https://news.tvbs.com.tw/life/1648643)

立委高嘉瑜今(1日)主動站出來控訴林秉樞施暴惡行,她提到在和林秉樞交往2、3個月時,發現他容易暴怒、失控,會逼高一定要照他的要求做、否則就會逼下跪、威脅恐嚇,對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向《TVBS新聞網》表示,加害者有許多不同類型,但從高嘉瑜訴說的來看,可發現加害者有「控制人」的特質,什麼事都要按照他說的做,否則就會暴怒,這種人通常都很自我中心、堅持度相當高,這也是恐怖情人的一大徵兆,愛到讓你窒息。

高嘉瑜提到,林秉樞平時會說自己和政界人士關係良好,在毆打高嘉瑜後還稱自己是因母喪情緒不佳、更是第一次動手打女人,在平時相處時,高也發現林秉樞情緒容易失控,如不按照他要求的做,就會逼高嘉瑜下跪、威脅、恐嚇他。 對此,葉啟斌指出,從高描述的點可看出加害者有「控制人」的特質,這也是恐怖情人的一大徵兆,愛到什麼事都管,都得按照他的做,否則就會暴怒,而這種人通常都很自我中心、堅持度很高,有時也可回溯在他小時候,有可能有被虐待、毆打等創傷,長大後反而會變成加害者。

葉啟斌說,如在和伴侶相處時,有發現對方有嚴重的控制狂,其實就是是大警訊,會愛到讓你窒息,在一段感情中,一定要慢慢來、慢慢觀察,不要情人眼裡出西施,如有發現任何不對的地方,就要主動找人討論,不要埋在心中,只看到對方好的,反而忽略、輕忽了壞的。

原文取自:TVBS新聞網/許稚佳
(news.tvbs.com.tw/life/1648708?)

台北市一對夫妻謊稱小黃卡遺失,鑽漏洞到多家醫療院所騙打疫苗,若被發現已完整接種就大吵大鬧,兩人各打了4劑,AZ、BNT、莫德納全到手。COVID-19疫情延燒快兩年,不知何時結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觀察,焦慮、恐慌病人增加1~2成,其中60%從心臟科、胸腔科、神經科轉介而來,40%是病人主動求助精神科。

「著重防疫的同時,防疫的心理建設也非常重要」,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表示,從北市這對夫妻來看,反而要去關心他們是否有心理需求未被滿足、強烈的不安全感、焦慮等。

葉啟斌指出,臨床觀察,這兩年出現焦慮、恐慌症狀的人確實比較多,約增加1~2成,其中60%是從其他科別轉介至精神科,尤以心臟科最多,病人覺得心悸但心臟檢查都沒問題,其次是胸腔科,病人呼吸急促、甚至喘不過氣自覺快死掉,第三是神經科,常說會頭暈,40%病人是自己主動到精神科。

常心悸檢查心臟都沒問題 腕表測血壓高心跳快越焦慮

葉啟斌說,有些人心悸就跑去量脈搏和血壓,加上現在智慧腕表很方便,偏偏測量後顯示血壓高、心跳太快,愈量愈焦慮,民眾花費許多時間巡迴各科進行檢查,最後都發現沒問題,這個狀況在這兩年蠻常見。

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葉啟斌認為,很多人因為社會環境氛圍導致強烈不安全感,可能是媒體不斷報導出現新的變種病毒,之前是Delta變異株、近來出現Omicron變異,一波又一波疫情快失守的狀況下,就會加重病人症狀,所以轉移注意力蠻重要,通常會先請病人減少接觸讓他產生不安全感的資訊源。

民眾如何自覺可能過度焦慮、恐慌?葉啟斌表示,第一,如果已經看了很多科別醫師,檢查都顯示沒問題,症狀卻持續,這一個線索,第二,症狀起起伏伏並非持續出現,只有接觸到某些訊息才開始有症狀,沒接觸時一切正常。

因疫情過度恐慌 醫:多運動找人說說話

因為疫情引起過度焦慮、恐慌,有些病人會懷疑自律神經失調,主動要求醫師幫忙檢測,但葉啟斌認為,其實不一定要做自律神經失調檢測,可以先嘗試放輕鬆的方法,包括轉移注意力、多運動、找人說說話,症狀較嚴重才靠藥物幫忙,不喜歡吃藥的人也可透過磁波治療,改善憂鬱焦慮。

葉啟斌表示,好幾個病人都蠻聽話,聽從建議減少量血壓和心跳次數,暫時不帶智慧腕表,以及上述的放鬆方式,多數能逐漸改善焦慮或恐慌症狀。

原文取自:蘋果新聞網/林芳如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1207/7EHGMJ3WIVEXPJPF5OV7DHDP7Y/)

「優質偶像」王力宏前妻李靚蕾發5千字毀滅文,讓王力宏的形象跌落谷底。沒想到王力宏的父親王大中凌晨突然發表手寫信為兒子澄清,不但反遭網友譏諷王爸爸是提油救火,王力宏是躲在爸媽後面的「爸媽寶」。專家表示,必須從小讓孩子學會承擔挫折,以免養成下一個「爸媽寶」。

許多人會以為交往時遇到的另一半只是「孝順」,每想到最後才發現竟是「媽寶」、「爸寶」。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葉啟斌表示,承擔挫折、學習負責沒有一個標準說「從幾歲開始」,而是從小就要抓緊每一次的機會點讓孩子學習。

許多父母因為想幫忙下一代的心意,而總是用指導、預防跌倒的心態處處幫孩子「收拾善後」,反而扼殺孩子遭逢挫折的機會,延遲成熟的機會。

葉啟斌說,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學習能力都不同,因此與其聽專家的意見不如父母觀察孩子的狀況,適時調整挫折承擔強度。可以用三種狀況調整,一是幫忙處理一些,多數時間在旁觀看;二是爸媽部分參與;三是爸媽只在旁邊看孩子處理,不插手,如此一來既不會讓孩子「一跌不起」,也不容易養成另一個「爸媽寶」。

原文取自:楊雅棠/udn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54/5973071)

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是父母的心願,然而有些兒童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造成父母的困擾,這類孩子一般通稱「過動兒」,醫學名稱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起因於大腦關鍵區域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根據統計,學齡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發生率約5%,也就是每一個班級至少有一至二名的典型過動兒患者。

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多行為衝動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部主任葉啟斌表示,有些家長詢問,小孩打電動很專心,好幾個小時都目不轉睛,為什麼會是過動症?事實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問題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多、行為衝動三個層面。這些孩子經常無法集中注意力來完成功課或遊戲,很容易被外界的干擾所吸引,或是去干擾別人正在進行中的遊戲,別人和他講話,會覺得他好像沒有在聽。

另外,有些孩子則是活潑好動,無法好好坐在椅子上,在幼兒園裡經常坐不住,上課期間可能起來巡視,走來走去,吃飯時需要家長追著跑,甚至晚上入睡前依然精力旺盛,有些爸媽表示孩子好像裝了馬達一樣停不下來;還有一些孩子行事莽撞,不考慮前因後果想做就做,經常打斷別人的活動,不耐久候,只要看到排隊就受不了。

過去注意力不集中泛稱「過動症」,臨床表現有三種亞型:一屬於注意力不能集中或是容易分心;二為過動衝動型;三為混合型。

葉啓斌指出,不是每一位過動兒都有以上的症狀,有些孩子只表現出其中一種,有些三種特性都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其實三、四歲時開始明顯,至七歲國小一年級時,孩子因為需要更專心面對課業,和同儕相處的時間也更多,這時問題更會被突顯,就醫的比率因此提高。

通常幼兒園老師最早發現

現代家庭生育率低,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在缺乏比較的情況下,比較不容易發現過動的問題,經常是幼兒園老師最早發現的。但初期父母通常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反而誤認是老師推卸責任,此時建議父母找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評估,避免誤會和傷害。

葉啓斌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臨床精神科醫師徵詢相關資料後,會請專業兒童心理師做神經心理測驗。舉例來說,孩子是學科沒興趣,或有興趣但能力不夠才不專心,請心理師做鑑別診斷,是否合併其他問題;有些孩子在某些場合有壓力或焦慮問題,讓他注意力不集中,有些起因於孩子情緒不佳,還要了解有沒有智力問題,或是亞斯伯格症等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由於不專注、衝動及過動症狀影響,沒辦法聽同學好好講話,同學講一半就要插嘴,最後往往變成自己跟自己在講話,影響人際互動、導致同儕關係不好,在教室學習會出現違抗老師、違規行為、活動量過多,老師對他也會另眼相待。

孩子情緒不好直接影響學習意願,昨天讀書,但考試卻寫不出來,學習意願變差,跟同學相處有問題,跟老師相處也不和睦,影響每天的情緒與人際,對學習不容易有興趣,功課越來越跟不上。回到家可能書包一丟就開始上網,上了國高中,容易行為偏差,開始抽菸喝酒,嚴重的可能參加幫派,也比別人更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

藥物提高學習力,進入良性循環

當過動兒的症狀愈來愈明顯時,家長很容易被指責管教不當,身心承受莫大的壓力,家庭婚姻生活也受到極大的考驗,父母的離婚率比其他家庭高。其實,過動症並不是父母教養不當,也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和大腦功能不成熟有關;調查顯示,許多孩子只治療4到9個月就中斷了,有些父母過不去自己那一關,認為讓小朋友吃藥是自己的錯。

葉啓斌指出,使用藥物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什麼,而是在藥效期間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力,逐漸進入良性循環,讓孩子在許多生活領域得以改善,例如:在學校裡能更好地學習和聆聽,功課慢慢變好,讀書覺得比較;減少衝動或摩擦,同學就願意和他一起玩,心情變得愉悅;師生關係不再緊張,學習動機更強,就不容易染上抽菸、喝酒、嗑藥等惡習,也能減少憂鬱、焦慮的身心問題。

葉啓斌曾經在看診時,遇到一位媽媽衝進來求助,表示孩子跟人打架導致腦出血,在加護病房插管,希望醫師能去急診室一趟。雖然媽媽很用心陪伴與照顧,但這個孩子上國中自我意識變強於是中斷治療,媽媽管不動,錯過了治療時間,學習變調,路就走歪了,後續的發展讓人遺憾。

和上面的例子恰好相反,這個孩子到德州唸大學,畢業後在美國找到工作。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看診,在學校不太能遵守秩序與常規、無法專心聽講、話多、學習效果差。剛開始吃短效型藥物,在情緒上有明顯進步,懂得體諒媽媽的辛苦,家庭成員感到欣慰;功課進步到十幾名,生活中能注意到細節,小五左右開始服用長效型藥物,持續治療到高中,接著到國外就讀大學。

葉啓斌坦言,雖然台灣這幾年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地改革,但被動式學習仍然太多,家長如果有能力,可以送孩子出國唸書。國外採取主動式學習,有些學校中午就下課,下午到圖書館找資料、作報告。過動症的孩子擅長操作式學習,在古代是大將軍型的人物,不適合台灣「學科至上」的學習方式,但到了國外往往如魚得水,孩子能在強項上找到自信與成就感。

透過行為治療,或許有機會不用藥

一般來說,愈早發現問題,愈早處理愈好。剛開始診斷,大多希望透過行為治療介入,用教養的方式改進,或許有機會不用藥。例如學習與做功課時間不要太長,區分為小段落,每10分、15分就休息一下,或改做其他活動,再逐漸延長時間。以過去的文獻報告來說,通常六歲以下因環境要求較少,除非症狀特別嚴重,並不一定用到藥物治療;六歲以上進步實在有限,則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葉啓斌坦言,一開始會先用短效的藥物來確認,孩子身體能不能適應這個藥物。短效藥物大約只要4個小時,就可以將藥物代謝,以此確認身體耐受性,如果OK,就可以進入到長效藥物。

台灣學童的學習時間比國外長,長效型藥物有兩個好處。首先,學習注意力維持的時間比較長;其次,長效型藥效屬於緩緩釋放,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較緩和,副作用會少一點。這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可能造成食慾不振,延遲睡眠時間,甚至難以入眠;如果服用長效型藥物,不舒服感會降低,療效與副作用之間的平衡很重要,醫師會觀察並做調整,如果藥效不錯,但無法忍受副作用,可能需要減藥或換藥。

葉啓斌提醒,藥物之外,行為治療、老師家長的態度,情緒管理、社交技巧訓練課程等都很重要,也要注意營養、運動、睡眠的品質,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原文取自:常春月刊2021年11月(p.108-113)/畢翠絲
諮詢專家:葉啓斌/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

工作忙碌、照顧家庭、煩惱經濟問題……這兩年又加上疫情的恐懼,現代人常時間處於壓力之下,心靈難以安頓。身心科醫師教你如何從轉念,改善心理的不安、找回生活品質。

用想像創造 自我的幸福瞬間

葉啟斌/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

推薦理由:現代人壓力大,容易產生恐懼或不安,是因為對現實產生「抗拒」,像曾被霸凌、被虐待,或是膝蓋疼痛等身體不適,「抗拒」導致分心、有雜念,進而產生壓力。每個人的「心理自我」,除了自己以外,包括父母、老師、同儕或同事、主管都會影響,雖可能留下傷口,但這些事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接受自己」。

當開始接受自己,可以用想像進入「幸福瞬間」,找回自己的幸福感。像是輕輕閉上眼,想像自己何時、何地能最放鬆心境,有些人喜歡到海邊或山上瀑布旁,在這場景中有誰能共享,以及該地點的空氣、溫度、味道如何,用想像連接感官,包括身體、皮膚、眼睛、鼻子、嘴巴的感受,最後回到內心「心理感受如何」,享受自己創造的幸福瞬間。

若不善於進入「幸福瞬間」的想像空間,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創造輕鬆自在的氛圍;此外「相信自己」就有力量,若不相信自己,內在會有很多衝突、矛盾,容易迷失方向,相信自己時,更能掌握自身優勢及能力,能更有效率應對事情。面對疫情,許多民眾產生恐慌、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更難好好「與人相處」,他建議,除了做事,與他人維持友善關係更能增加和諧關係,再困難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原文取自:UDN元氣網/許政榆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6062083)

立委高嘉瑜日前傳出遭男友林秉樞家暴,身高180公分的林秉樞,對157公分的高嘉瑜重拳毆打、鎖喉、拖行等暴力行為;同時陸續傳出林秉樞偷拍親密影片、在PTT帶輿論風向等惡行,一經披露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成為輿論焦點。

近來恐怖情人事件頻傳,同居暴力、言語暴力層出不窮,許多人深陷困境當中,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部主任葉啟斌表示,施暴行為並非男生的專利,現代社會也有不少男性遭到暴力對待。可先觀察恐怖情人的跡象,並尋找相對應的方法。

恐怖情人常見3類型

❶自我中心型

控制慾強,可能有暴力,但不見得都會施暴,較偏向思考層面。由於內心極度空虛,伴有強烈的孤獨感,喜歡掌控與操縱人,想要控制或是占有,強行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的期待。

❷暴力傾向型

習慣直接使用暴力來處理事情,傾向用外在行為來處理他的情緒與憤怒等等。

❸猜忌型

對事情高度敏感,什麼事情都小事化大,甚至是無中生有,一般人會被弄得莫名其妙,不曉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人格養成分為3方面

葉啟斌說明,施暴者的暴力傾向是一點一滴產生的,一個人格的養成大概分成三方面:生物體質、家庭教育、社會經驗,都有可能讓施暴者失控,進而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❶生物體質

這類型體質的人常常較以自我為中心,很難換位思考,缺乏應該要有的「感同身受」以及「同理心」;對別人的感受不只不了解,也不予尊重,利用操縱的手段來迫使對方妥協。

在人格發展階段中,如果父母沒有發覺他這個點,也沒有機會去矯正,加上讀書或就業注重目標導向,誓死達成任務,即使傷害別人也在所不惜,不自覺犧牲別人或站在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也毫不在乎。

❷家庭教育

父母強勢冷漠,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些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有著過份的期待,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向子女灌輸在學習上努力再努力,爭取考上名校,常用打罵的教育揠苗助長,因太心急而用錯方法。

過去教育現場不時上演這種情境,父母本身功課優異、事業有成,用責罵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從旁輔導。孩子遭受辱罵的過程,學到父母冷漠、強勢、不尊重人的身教經驗,潛移默化影響性格與行為。如果加上前項「生物體質」,不僅沒有矯正又加上破壞,結果就會導致嚴重的人格扭曲。

❸社會經驗

成年後,在就業或人際相處仍然功利導向,沒有在同儕中學會團隊合作,也沒有學會彼此尊重。不懂得人與人之間要有界限,他人的東西不要碰,過往的隱私不要揭發;或是遇到挫折時學會隱藏,不懂得紓解情緒,人際相處只著重在事情層面,很少有所謂的情感交流。

葉啟斌指出,這類型人性格常是扭曲的,不善於跟人親近,對於世界的認知多是悲觀圖像,情緒常常起伏不定。研究顯示,這類型的人也許原先是一個被害者,後來就變加害者。過去研究兒童的不良對待經驗,被虐待、被忽略、不被重視,成年後,有暴力傾向的外在行為機率極高;也有的罹患憂鬱症、躁鬱症,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比例也很高。

避開會做這3件事的人

葉啟斌說明,在悲劇發生之前,恐怖情人有某些固定的情緒徵兆。

❶身體的跡象:廝吼、聲音變大聲、臉紅脖子粗、眼睛張大,交感神經特別興奮的狀態,這些可能是將進入失控的前兆,這是很重要的線索。

❷不尊重他人的界線:隨意翻看情人物品,探索情人隱私,甚至干預情人的私人空間,包括手機、日記、email,即使跟他反應,還是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已經對別人產生了困擾。

❸通常都比較強勢: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全世界只有他最大、最對,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每件事必須以他為中心,繞著他的意願轉。掌控心非常強,凡事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即使考慮他人,也是基於為了獲取自己利益的基礎之上。

葉啟斌提醒,這是三個重要的線索,如果這三個狀況反覆出現,或出現不只兩、三次,就要注意了,身邊的人極可能是恐怖情人。

找回自由3步驟

遇到恐怖男友或女友,很難做到「好聚好散」,提出分手時,千萬不要以言語或行動激怒對方,盡可能尋求專業協助,分手後避免再聯繫或牽扯,避免歹戲拖棚、斷不徹底。

❶不要洩漏自己的情緒

心裡覺得不對勁,在當下先做冷處理,接著要向外求助;如果已經住在一起,準備一個逃生包,找到新的棲身地,有地方可躲。

❷不要有挑釁的言語

千萬不要和他講道理或爭論,越是和他爭論或講大道理,他就越是得意,越是讓他覺得自己厲害。要了解保護自己的法律,如果不幸被毆打,要驗傷、留證據、錄音錄影等等。

想分手者不能屈服於對方「以死相逼」的話術,心軟會讓對方誤以為這種方法有效,而反覆用更激烈的方式逼迫想分手者就範。

❸情緒要有出口

與恐佈情人相處過,心中必定留有很多創傷,千萬不要隱匿或者積壓,要找人談一談。

高嘉瑜事發後跟媒體坦言,在被家暴後她感到非常丟臉,尤其自己是立委身份,沒想到會被脅迫,「家暴竟發生在我身上」,內心百感交集。即使身為公眾人物,遇到這種事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不敢讓大家知道。

遇到恐佈情人,大部分人覺得自己很丟臉,充滿罪惡感或羞恥感,自己怎麼蠢到跟這種人交往。千萬要記得,這不是正確的觀念,做錯事的人不是你,是對方的問題。不要因為這樣就不敢跟家人、朋友講,如果真的沒辦法跟親近的人講,找專家協助,不管是生命線、張老師專線或家暴專線都可以,善用社會資源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男女交往前要注意這些事

戀愛是男女生活中的一大問題,受影視文化「藝人閃婚」影響,現代年輕人感情進展超快,衝突和暴力的強度也可能在短時間拉升。由於男女雙方觀察時間短,如果不幸遇到控制慾強、脾氣暴躁又衝動傷人的對象,甜蜜的愛情馬上演變為肢體暴力的鬧劇。

葉啟斌提醒,記得交往速度要放慢,千萬不要閃婚,時間可以證明很多事,細細地、慢慢地觀察交往的對象,除了觀察對方,也要觀察他的家人,這點很重要,因交往這件事不是只有兩個人,談戀愛可以幫助彼此在愛中成長,看到自己的內在需求與期望,要了解兩個人有沒有相同價值觀、社會觀和家庭觀,遇到衝突能不能坦誠溝通;感情是動態的變化,如果發現對方平常相處很Ok,但處在某一種壓力狀況下,就判若兩人或是多重人格,就要特別留意。

曾受過情感創傷的人,別放棄與人交往

也不是曾經受過情感創傷的人,就不能跟他交往,事實上有些人會再成長;我們鼓勵人在挫敗或創傷之後,可以更成熟。在交往階段,如果發現對方只有一種面相而且非常頑固,代表他沒有彈性調整和變化的空間。

如果在跟對方互動的過程中,你提出要求時,他還是依然故我,他可能沒辦法換位思考,代表這個人對壓力的認知、彈性度、挫折的忍耐力,以及因應別人做調整的意願、動機都不夠,這樣不成熟的人格就很讓人擔心,要三思之後再交往。

原文取自:常春月刊467期/畢翠絲
(yahoo新聞:https://reurl.cc/xOpVZZ)

疫情逐漸解封,但上網高時數仍然回不去。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兩年之多,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青少年的成長。正值探索世界、青春年華之際,卻因為疫情無法出門,老是窩在家。有時爸媽又太忙,只好上網解悶。根據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2021年,兒少每周平均上網使用時間為42.7小時,比2020增加快一倍,但網路霸凌、網路性剝削層出不窮,網路安全至今無法可管,成為一大隱憂。

因應疫情影響,為了降低潛在風險,不少學校會使用遠距教學,維持上課該有進度,但也讓小朋友越來越習慣使用3C產品。

臉書、IG、youtube、抖音,窺探名人隱私、聲光效果俱足,醫師擔心造成不良影響

台灣兒童暨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葉啟斌:「小朋友如果習慣於電動玩具,這樣的立即回饋,他就會很習慣,我做什麼事,立刻就要獎賞,而且呢,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什麼?一個玩法?比如說,我先按一個東西,我要什麼就有什麼?所以完全不用考慮別人。」

醫師臨床觀察,這兩年,手機網路成癮案例越來越多。但兒童的大腦還在發育,若習慣一有慾望就被滿足,負責壓抑慾望的神經就會缺乏訓練,往後孩子一旦無法立即獲得想要的東西,就容易感到生氣、焦慮。但最怕的是,在網路上交到壞朋友。

台灣兒童暨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葉啟斌:「使用這個電動玩具,使用網路。這件事情,今天會走到這一步,不是一天就走到這一步,其實是很久的這個路程,那這個路程我們希望,父母親能夠參與其中,然後陪伴,然後了解它的好處不好處。」

孩子會陷入網路世界,父母往往得付很大責任,當父母沒有心力處理孩子情緒,慣用手機安撫,久而久之,孩子只要覺得無聊、孤單,就會想用手機來滿足,醫師建議,家長跟孩子應共同討論出使用的規則,讓他們學習自律,以免讓孩子難以自拔,陷入網路風險之中。

原文取自:(yahoo!新聞)TVBS新聞網/王暐婷 何佳陽
(https://reurl.cc/WkVVRL)

工作忙碌、照顧家庭、煩惱經濟問題等等,這兩年又加上疫情的恐懼,現代人常時間處於壓力之下,心靈難以安頓。身心科醫師教你如何從轉念改善心理的不安、找回生活品質。

●用想像創造 自我的幸福瞬間

葉啟斌
台灣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

現代人壓力大,容易產生恐懼或不安,是因為對現實產生「抗拒」,像曾被霸凌、被虐待,或是膝蓋疼痛等身體不適,「抗拒」導致分心、有雜念,進而產生壓力。每個人的「心理自我」,除了自己以外,包括父母、老師、同儕或同事、主管都會影響,雖可能留下傷口,但這些事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接受自己」。

當開始接受自己,可以用想像進入「幸福瞬間」,找回自己的幸福感。像是輕輕閉上眼,想像自己何時、何地能最放鬆心境,有些人喜歡到海邊或山上瀑布旁,在這場景中有誰能共享,以及該地點的空氣、溫度、味道如何,用想像連接感官,包括身體、皮膚、眼睛、鼻子、嘴巴的感受,最後回到內心「心理感受如何」,享受自己創造的幸福瞬間。

若不善於進入「幸福瞬間」的想像空間,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創造輕鬆自在的氛圍;此外「相信自己」就有力量,若不相信自己,內在會有很多衝突、矛盾,容易迷失方向,相信自己時,更能掌握自身優勢及能力,能更有效率應對事情。面對疫情,許多民眾產生恐慌、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更難好好「與人相處」,他建議,除了做事,與他人維持友善關係更能增加和諧關係,再困難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原文取自:世界新聞網/許政榆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40/6124314)

今(23)日凌晨1點41分,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全台有感,這一震也震出民眾過去對地震的心理陰影;精神科醫師表示,地震隔天,自覺睡不好、感到害怕而求診的民眾增加了約兩成,提醒若恐慌狀況未改善並持續1~2周以上,得當心罹患了「急性壓力症候群」;若超過2周,就代表已經出現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三立新聞網》也教您克服地震恐慌的調心之道。

花蓮外海規模6.6地震,距離遙遠的新北市、台北市的最大震度也分別有3級與2級,全台有感,也震出了不少民眾對強震的心理陰影。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表示,凌晨的大地震,在精神科門診上,自述睡不好、感到恐懼害怕的民眾比平時增加了約2成左右。

葉啟斌表示,根據經驗,因為地震而受影響民眾可分為「有地震創傷者」、「高敏感族群」、「地震經驗者」等三大類,現在提醒這三類民眾,各自最需要注意的調適之道。

「有地震創傷經驗者」

葉啟斌表示,有些民眾過去就曾經歷同樣的災難,比如家裡有人因為地震逝世,或是自己本身曾經歷經地震導致創傷者,那麼一旦再發生地震,過去的創傷記憶勢必會被再喚醒,這類人要再好起來得再調適一段時間。

葉啟斌建議曾有地震創傷經驗者,若再遇到地震,可以告訴自己,如果創傷又被喚起是「應當的」,去接受這種害怕或恐慌的經驗,也可以告訴自己我需要一點時間,平復心情「好起來」。

「高敏感族群」

葉啟斌表示,如果本身有焦慮,精神官能症,或是有憂鬱,比較容易對環境噪音、光線等環境因素敏感的族群,建議可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些環境的變化「與我沒有直接的關係」,不用過度擔憂自己是否有身體其他疾病。事實上,過去發現,環境確實會引起身體的反應。地震後如果覺得頭暈、站不穩、心悸等症狀,這些都是正常的,等到環境的變化慢慢消失,因為環境引起的身體不適也會慢慢平復,無須過度緊張。

「地震經驗者」

葉啟斌說,如果這次的地震,有些民眾真的離震央很近,也目睹了一些倒塌的災情,這就是新發生的個案,這類人務必要趕快找人說出「恐懼的感覺」。感受不說出來,壓力會過大,一定要找人說出來,把自己的不舒服講出口。

葉啟斌提醒,這類民眾這段期間得特別注意日常生活是否受到影響,葉啟斌說,有些民眾在經歷大地震後,可能出現一點點聲音都會跳起來,過度驚嚇,有些甚至會很害怕出門。有些人,則會在腦中不停重播地震恐怖的景象,如果這類狀況持續超過1~2週以上,就代表可能已經有「急性壓力症候群」,若症狀超過2週,就代表已經出現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得趕緊就醫治療。

原文取自:黃仲丘/三立新聞網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89484&From=Search&Key=6.6)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與思考、知覺失調有關的精神科疾病,很多人因為對疾病認知不足,充滿許多錯誤的刻板印象,像是確診就一輩子治不好。其實,近年來思覺失調症有愈來愈多治療選項,健保署在今年也編列超過27億預算,鼓勵臨床優先使用長效針劑藥物,期待幫助病友達成長期穩定病情的目標,降低再住院率,共創病友與家屬、醫療院所和健保三贏!

思覺失調可以治癒嗎?跟專家一起正確認識!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思覺失調症若沒有合併其他問題,例如毒品濫用或是反社會人格等,大約8到9成的思覺失調症病人與一般人無異,暴力行為比率沒有比較高。

思覺失調症發病時,病友分不清真實與虛幻的界線。民眾若出現症狀,像是認知問題、情緒容易不穩定、幻覺、妄想、行為困擾等,且持續時間超過半年以上,就要考慮可能是思覺失調。

在過去,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選擇受限,大眾認為病友確診後可能就一輩子無法回歸社會。不過,隨著醫藥和照護觀念快速地進步,現在臨床上越來越多病友與家屬願意配合治療,病友回歸社會的比例可說是越來越高!

葉啟斌醫師強調,從思覺失調症開始發作到真正接受治療,研究發現需要長達四年之久,不僅耽誤病情,也會讓大腦持續產生病變和衰退,影響預後。因此,希望病友能在前兩年就及早接受治療,穩定大腦功能;切勿中斷回診,避免病情反覆發作,再次對大腦造成傷害。

不停藥、回歸社會,長效針劑成關鍵!

現今思覺失調症治療有相當多不同種類,包含口服藥丸/藥片、口服液、長效針劑等不同的劑型。葉啟斌醫師表示,如果病友病識感不夠強烈,穩定服用藥物就會變成家屬與病友相當頭痛的麻煩事,門診中就常遇到家屬為了病友能按時服藥,軟言勸說、威脅利誘,嘗試各種方法。而這樣心力交瘁的煩惱,有機會透過不同的治療方式而獲得改善。

根據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與口服藥物相比,思覺失調症病友再住院率(再復發比率)會降低很多,因為急性發作可能會有暴力攻擊行為,這對病友、家屬甚至鄰居都非常有幫助,而不僅是數字上的差別。此外,因病情變化可能提高自殺率,若病友本身合併慢性疾病,也可能無法配合醫療、提升死亡風險。

葉啟斌醫師曾收治一名年輕男性,發病後懷疑樓上鄰居每天敲地板打擾他睡眠,甚至會上樓質問鄰居。強制就醫後,因為不願意配合口服藥物治療,導致病情反覆發作,輾轉找到葉醫師後,才開始使用長效針劑藥物治療,現在已回歸社會工作,家人也找回再度跟兒子親近的幸福感。

思覺失調有機會「調」回來!與醫師討論個人化治療

思覺失調症之長效針劑藥物相對昂貴,在過去是使用於第二線的治療藥物,這兩年則在健保的獎勵優先處方與擴大編列獨立預算等德政下,逐漸提高第一線用藥的比例。

葉啟斌醫師表示,以現在的治療趨勢來說,長效針劑有助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有效保護腦部功能,且降低復發機率,疫情期間擔心回診或是經常忘記吃藥,甚至期待回歸社會工作、擁有更好生活品質的病友,可以與醫師討論個人化最佳治療策略,以期病情早日穩定控制、減少復發機會,同時降低照顧者與醫療人員被攻擊的風險。

原文取自:今健康/陳宇恩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1331)

政府一路修法加重詐欺刑責,但被抓的多是詐騙集團下游成員,法院普遍量刑輕,金主、主嫌藏身幕後,動輒騙走數千萬至上億元,詐欺犯罪「低風險」、「高報酬」,警方始終難以壓制。

詐團上游逍遙法外,車手被抓或人頭帳戶被警示,可立即補進新人,仍賺進大把鈔票。官警以假投資為例,往往三個月到半年就賺進數千萬元,金主、主嫌、機房拆分七成獲利,車手、水房、地下匯兌業者分得三成,人人有錢賺。

警方觀察,台灣詐欺刑度與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家落差不大,問題出在法院、地檢署偵審。詐團分工縝密,落網多是第一線車手、提供銀行帳戶人頭,車手常稱受指使跑腿領錢,對詐騙不知情,人頭則自稱被害人,指求職被騙走帳戶。

警方查獲車手、人頭未必能蒐證成團,不適用加重詐欺罪,車手常以「非核心角色」理由輕判三個月以下,還能易科罰金,人頭多獲不起訴。

受騙族群 認知遭到扭曲

許多人納悶,明明可輕易辨識金融詐騙,為何被騙者屢勸不聽?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教授葉啟斌直言,醫學角度來看,這種受騙族群常是大腦認知上出現扭曲,把可獲得的好處過分放大,評價上出了問題,後續大腦在「煞車」時又失靈,最終就導致衝動做出決定。

葉啟斌說,一般人看到的只是長者被騙的一剎那過程,其實很多詐騙集團是花了很多工夫,甚至還會教長者各種生活所需情報,逐漸建立信任關係,無怪乎長者會認為這些詐騙集團的話很重要,認為自己終於可以為家庭賺錢、盡一分力。

第二種人是中年婦女族群,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大量網購等;此狀況也常發生在金融投資上,認為只要支付很低額的資金,又聽到可以賺很多錢,腦袋受到很大鼓舞。沒想到買到的是未上市股票,沒有憑據,最終慘賠收場。

「很多人來找我,但總不能只是一直開安眠藥!」葉啟斌提出兩大建議,第一是夫妻要共同成長、規畫花費要開明且適當討論管理;第二是「要有人聽長者講話」,透過聊天過程,其實就是一種風險管控,讓老者真實感到被家人重視。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

馬來西亞籍超偶歌手艾成今日(8/17)墜樓身亡,享年40歲,近來他不僅在社群媒體抒發人生感觸,教友上午前往陪伴時,也發現他神情與動作有異。

據了解,有2名教友今主動來關心、陪伴艾成,且上樓後,他還幫忙開門,但門一開後,便躲到角落,而這2人發現他神情與動作有異,不敢入內,先在門口用言語安撫,但不到1分鐘,他卻突然往房間衝去,2人連忙跟著跑進去,進入房內時已沒看到他人影,前後才短短幾分鐘。

艾成近日對於人生有很多感觸,例如8月14日在臉書上寫道,「人生就像一夢,真真假假永遠分不清,但若妳我活在愛裡,每一分秒都紀錄在天上」等,而他也曾透露,2016年陷入低潮,一度精神異常,上演宛如電影《大法師》情節,他向上天喊讓他下地獄,誰知耳邊傳來「你都到死了才找我」,且某日又聽到「魔鬼跟我說我結束了」,讓他當場情緒失控、脫光衣服要跳樓,還聽到聲音告訴他「快點跳」。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根據以往經驗,當出現4類徵兆,即屬輕生嚴重警訊,第一,言語間透露「不行了」、「想死」、「活在世界上沒意思」等,但因為某些人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結果反而被忽略。

第二,寫遺書,這通常代表狀況已差到要告別了;第三,眼神空洞,眼睛完全不與人接觸,思考也比較自閉,甚至自言自語;第四,吃不下,或是睡不著等。

葉啟斌也說,當警訊出現時,親友24小時陪伴非常重要,且陪伴時要忍住,先別說話,讓病人充分感受到關心,不過光靠親友,有時想拉住人仍相當困難,最好及早尋求專家協助,「當風險愈來愈高,時間會很緊迫,嚴重病人其實只能趕緊住院」。

此外,葉啟斌呼籲,睡眠困難、脾氣不好、遇到小事容易煩躁等,這些屬早期症狀,若能察覺,應該快跟醫師討論,但許多人選擇喝酒、嗑藥、找樂子,這反而加速衝動行為的複雜化,所以千萬不要避諱就醫。

(原文取自:林芳如/蘋果日報)

馬來西亞籍超偶歌手艾成8/17墜樓身亡,享年40歲,妻子王瞳痛失摯愛,步出板橋殯儀館時眼神空洞,而當天前往陪伴的教友,也目睹艾成衝出房間的畫面,他們的心神都受到很大衝擊;醫師強調,家人、陪伴者很容易出現「倖存者的罪惡感」,再加上外界壓力,心理也可能走不出去,是非常需要被照顧的族群。

前陣子艾成常在臉書分享情緒低落的貼文,王瞳擔心丈夫狀況,雖不清楚他情緒異常原因,仍持續陪伴在他身邊,昨天上午因工作需要外出,仍有熱心教友協助到家陪伴,艾成仍不幸墜樓身故。

結果部分網友得知消息後,竟湧入王瞳的臉書,質疑她「為什麼不救艾成」,這也使得許多藝人紛紛聲援王,勸網友不要檢討倖存者,請多體諒家屬心情。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也說,輕生者的親友若才剛經歷憾事,心理創傷還沒平復,還要面對外界的怪罪,這樣產生的壓力真的不容忽視,畢竟阻止一個人走上絕路很不容易,但「倖存者的罪惡感」常會讓家屬飽受煎熬、覺得「這件事因我而起」,其實倖存者也是非常需要被陪伴、照顧的族群。

葉啟斌說明,當家屬面對倖存者的罪惡感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承認自己難過」,並把悲傷、罪惡感都講出來或寫出來,不要悶在心裡,等情緒抒發過後,再和其他倖存者一起坐下來、在心理師等專業人士的引導下,慢慢回顧逝者的過去,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彼此肯定。

對於倖存者,葉啟斌強調,「這事不是因為你們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而引起的」,往生者過去也有努力,不是人走了就沒了,留下來的成就和事蹟,還會一直和倖存者在一起,生命結束不代表一切都沒了,但當倖存者的哀傷超過該有強度,已影響到生活或工作,那就必須開始就醫。

葉啟斌提醒,社會上有很多災難,不論是身歷其境或目睹事發者,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高危險群,呼籲面對類似的事不隱忍,找人說說、和專業人士談一談,會比較容易渡過,身邊有人陪伴、協助很重要,「倖存者也需要被陪伴和照顧」。

原文取自:林志怡/蘋果新聞網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818/C43CD5BF687332304147194025)

馬來西亞籍超偶歌手艾成8/17墜樓身亡,享年40歲,即使生前有妻子王瞳、教友用心陪伴,仍沒能挽回憾事。精神科醫師強調,憂鬱症急性期時,要特別加強保護人身安全,且單靠宗教力量一定不夠,過程中專業人士與藥物的適時介入非常重要,而陪伴者「給病人一個擁抱,往往會勝過講一堆話」。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輕度憂鬱症患者經過單純的壓力處理後,基本上還能正常交談、互動,眼神也能維持專注,但中度以上若進入急性期,會明顯有聽不進人講話、好像沒在聽的現象,這時內分泌已經混亂,思緒「像是漩渦一樣,一直打轉,停止不了」。

葉啟斌強調,這時患者會陷入思考的死胡同,可能做出難以挽救的事,因此要儘早處理,但腦部內分泌的調整非常需要時間,所以這階段最重要的是保護患者的人身安全,住院是非常重要的選項之一,等患者狀況稍微緩和、進入亞急性期,恢復與人對談、說話的能力,風險就會下降。

此外,葉啟斌說,憂鬱症患者發作時非常痛苦,但病識感相對某些精神疾病較為足夠,理想情況下多會同意就醫、住院治療,不過某些病人會不希望住院原因寫上「憂鬱症」,這時醫師也可根據患者病情、以其他併發症的治療作為住院理由。

若真遇上排斥治療、不願就醫的病人,葉啟斌說,這時有兩選項,一是由家屬或病人能信任者24小時全天陪伴,但陪伴者壓力會很大,風險仍不低;另一選項,則是家屬聯絡醫院或社工單位協助啟動強制就醫、住院,尤其患者已明顯有自傷疑慮時,定要思考這樣做,

葉啟斌也強調,憂鬱症是復發機率高達9成的疾病,急性期結束後,仍需持續、穩定的治療,否則患者日後再遇到挫折時,仍可能再度進入急性期。

另葉啟斌說,除了病人本身,家屬角色也很重要,其實醫生很擔心家人一直對患者說「加油」、「你要怎樣、不要怎樣」這類指導言語,還有其他如「走出來」、「想開點」、「你要跟我出去走走」這樣的話,當患者已做不到時,聽了反而壓力更大,「給病人一個擁抱,比講一堆話重要」。

對於某些病家會尋求宗教支持,葉啟斌說,宗教力量很強大,也確實幫許多人渡過難關,相信教友的熱心定能有效協助處在困難點的人,不過「當患者產生病態、明顯不容易處理的狀況時,還是快找專家處裡,有些難治的情況連醫生都覺得棘手,更何況是宗教」。

原文取自:林志怡/蘋果新聞網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818/41FC8AE0370628ED47BF6AC866)

青少年面臨青春期身體、心理重大變化,又有課業壓力,情緒波動大,因此在家中與父母的衝突也跟著增加,還可能有同儕人際關係、霸凌及網路成癮等問題,很容易產生憂鬱及負面情緒。

少年維特的煩惱其實跟心理健康息息相關,衛福部國健署近期針對約一萬名國、高中生進行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有一成的國、高中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或寂寞,也會因擔心某件事而失眠;值得注意的是,有兩成五的國、高中生,曾經認真考慮自殺,而且有一成的國中生,曾經嘗試過自殺,高中生則有9.4%。

三總精神醫學部醫師葉啟斌表示:「自殺,青少年的警訊,最常見的就是你可以看到他整個人不對了,什麼地方不對呢?第一個他功課上不對,比如說你發現他本來成績還可以維持在中等的,他突然間往後滑了。第二個你看他精神不對,整個人就很頹廢,好像覺得提振不了精神。」

專家建議家長,儘量用觀察和提問替代責備與批評,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幫助孩子找到自我認同,有助於建立孩子自信心,若發現孩子有自殺念頭或自殘行為,應及早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避免憾事發生。

原文取自:M. Chuang/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02713)

前立委黃義交於今(17)日晚間驚傳在台北市住處墜樓後送醫不治,有友人指稱他生前患有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人,家屬最怕就是患者想不開,過去也有不少新聞,是因患上憂鬱症而結束生命。對此,醫師指出,憂鬱症患者急性期時,需特別加強保護人身安全,藥物以及專業人士的適時介入相當重要,當有危險行為時,先保障人身安全才是第一。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輕度憂鬱症患者,基本上在經過單純的壓力處理後,還能正常與他人交談、互動,眼神也能專注,但若是中度以上進入急性期,會出現好像沒在聽甚至也有明顯聽不進話的現象發生,思緒就如漩渦一般猛打轉,「停止不了」,這時內分泌已經混亂,患者很可能會做出「難以挽救的事」。

葉啟斌表示,患者這時很可能陷入思考的死胡同,而腦部內分泌調整需要時間,在這階段,最重要的是「保護患者的人身安全」,住院為非常重要的選項,等患者狀況趨緩,進入亞急性期,只要恢復與他人對談的能力,風險即下降。但憂鬱症患者發病時非常痛苦,理想情形大多同意住院就醫,但有些病人不希望住院原因為「憂鬱症」,醫生這時可依據患者病情,或其他併發症治療做為住院理由。

葉啟斌也指出,若有遇上排斥、不願就醫的病人,有2個選項可以處理,第1,由病人或家屬能信任的人24小時全天陪伴,雖陪伴者壓力會很大,風險不低;第2,家屬連絡醫院或是社工單位進行協助,強制患者就醫、住院,尤其當患者有明顯自傷情形,務必要思考地2選項。

原文取自:黃翎妍/中天新聞網
(https://www.ctinews.com/news/items/q9WP2O2Gxm)

汪小菲近期屢次將矛頭指向小S,更直接檢舉小S,長年服用思諾思,且不經過醫生處方,通過第三方拿身份證取藥,汪小菲的媽媽張蘭更在直播中加碼爆料稱小S「每天吃20顆」。

針對汪小菲提到的藥物「思諾思」,在台灣被稱為「史蒂諾斯」,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史蒂諾斯是精神科常常使用到的藥物,屬於短效安眠藥,主要是幫助患者入睡之用,沒有太多其他的用途,相較於傳統安眠藥,安全性更高,但仍屬醫師處方及第4級管制藥品,非醫師處方無法取得。

葉啟斌說,雖然史蒂諾斯作為非鎮定類安眠藥物,不會有傳統安眠藥使用後手腳容易無力、白天嗜睡的副作用,機轉上較為安全,但有10%的患者使用後會出現夢遊的情況,且有患者會越吃越多,因此國內對此一藥物有多項管制。

針對用量部分,葉啟斌指出,一般醫師可開出一天1顆的處方,精神科醫師可以最多處方到2顆,而2顆以上是不被允許的,且如果患者曾經在使用史蒂諾斯後出現夢遊的情況,也將不被允許繼續使用本藥物,在這樣的管治下,史蒂諾斯是相對安全的藥。

在領藥方面,葉啟斌提到,如果是由他人代為領藥,醫院會做身份確認,包括領藥人與病人的關係、病人為何不能親自來等,醫生也會根據病人是否有濫用病史加強審查,並查看健保卡資料、確定病患沒有在其他地方領過藥,因此不會有重複領藥的情況出現,且史蒂諾斯又是個被管控的藥,因此一定會第一時間跳出來、讓醫療院所知道病患剛剛在哪裡領用了多少量。

關於汪小菲所提到,沒有經過醫師處方、以第三方拿身分證取藥的可能性,葉啟斌直言,這樣的事不太可能在台灣發生,即使想拿別人的健保卡領藥,別人也是要經過診治、看過病才有可能開藥,否則沒有處方、更不可能拿藥。

至於曾有患者在服用史蒂諾斯時「越用越多」一事,葉啟斌說,曾經遇過有病患一次吃了10顆,但並不是因為醫師開出了一次10顆的處方,而是病患自己拿去吃,病人當下可能真的很痛苦、實在睡不著,所以就自行加重藥量,「有可能有些人用比較多的量去強迫自己睡著,但非常不鼓勵這樣做!」

至於汪小菲所提到的「一天20顆」,葉啟斌說,史蒂諾斯安全性不錯,真的這樣吃了應該也不會怎麼樣,但「任何藥物過量,對身體都不好,何況這是個安眠藥。」

對於史蒂諾斯是否有被當作毒品濫用的疑慮,葉啟斌說,通常是「超短效」的安眠藥比較可能被當作迷幻藥物使用,但史蒂諾斯屬於短效安眠藥,濫用的機會不高,且在層層管制下,其實一般人很難取得。

此外,葉啟斌強調,近年來很多人對於安眠藥物有污名化的狀況,部分健康食品廠商、其他替代醫學療法宣傳時會傳遞「安眠藥不好」的說法,但經過醫師評估診治、正當使用安眠藥物下,且對患者的睡眠與情緒各方面確實有幫助的話,患者還是要謹遵醫囑。

葉啟斌呼籲,患者千萬不要因為聽信其他說法而擅自斷藥,否則可能會因此出現戒斷症狀,或是因為睡眠問題,造成憂鬱症、躁鬱症復發,甚至出現自殺想法,這都是非常嚴重的,也不希望本次名人相關新聞事件引發病人焦慮,「這非常危險!」

原文取自:壹蘋新聞網/林志怡
(https://tw.nextapple.com/entertainment/20221121/B06134D6D57F5C7A95D5A6B885ACE9EC)

部分民眾在選舉後出現「選舉症候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會出現此類困擾的民眾,大多對於「挫折忍耐力」不高,像是平時做事容易衝動、沒耐心、以自我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等,以及成長環境優渥沒遇過挫折,這類人對於選舉抱持高度期待,結果出爐一但不如預期,恐感到強烈失落感、產生焦慮等情緒問題。

葉啟斌指出,近期門診出現約1至2成情緒較激動患者,且伴隨嚴重失眠問題,因近期高度關注選情新聞,患者時常處於生氣、憂心等狀態,顯示對於選情有高度期望,若結果不如預期會難以接受。他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民眾應學習與他人相處、避免自我中心思考,對於選舉結果應該坦然接受,才是民主進步社會該有的態度。

葉啟斌建議,民眾可以透過3種方式調適心情,第一是「思考回歸到自己身上」,避免不斷關注選舉事情,將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包括如常上班、上課,以及正常時間吃飯及睡覺,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第二是「適度談論」,有些人內心想法不吐不快,可以向身邊親近、安全的人分享,說出口可讓心情舒緩。第三是「運動」,不愉快、忿忿不平的心情透過運動可得到紓解。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許政榆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6795203)

陳同學 (化名) 為躁鬱症患者,長期以口服藥物治療,但當課業壓力出現、作息不正常,就常忘記服藥,造成躁鬱症反覆發作,嚴重到出現妄想需住院治療,嚴重影響課業與同儕關係,在與醫師討論後改以長效針劑治療,目前已有一年沒有復發。

躁鬱症不罕見 越復發症狀越難治療

在台灣,躁鬱症並不罕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葉啓斌醫師指出,台灣典型躁鬱症人口約有20萬,約有50%的躁鬱症患者都在20歲以前發病。葉啓斌醫師說明,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疾患」,這類患者情緒會有兩個極端的變化,週期性地呈現躁期與鬱期。在躁期的時候,患者會有持續好幾天的情緒高亢、即使睡很少也精力滿滿、高度自信、行為衝動等,嚴重者甚至有誇大的妄想,在躁症發作時,患者通常不會有病識感,因此多不會察覺自己有問題。第一次發作可能是生活挫折或創傷引起,但第二次發作通常不需要原因,由於第一次發作時已在腦部留下傷痕,因此時間到就容易發作,葉啓斌醫師說明,每次躁症發作時,腦部處於發炎狀態,每次受傷 (復發)留下傷痕就會導致治療效果越不好,過去治療有效,之後復發便不一定有效,且衝動行為會越演越烈、越難控制,發作越多次就越難治療,治療時間也越久,也對腦部傷害越大。

葉啓斌醫師表示,躁鬱症反覆發作會造成許多生活困擾,像是莽撞投資、瘋狂購物,可能因此導致負債、影響人際關係,即便症狀可以再倚靠藥物治療恢復,但復發造成的損害對患者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躁症過後,患者情緒可能陷入低落自責,因此陷入鬱症階段,使患者在鬱症與躁症中一直循環,所以持續治療、規律用藥、預防復發非常重要。

缺乏病識感易擅自停藥 長效針劑助穩定治療減緩復發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葉大全醫師表示,治療躁鬱症主要有兩大類藥物:第一類稱為情緒穩定劑,主要功能在穩定神經衝動,如抗癲癇藥物及鋰鹽,可使神經本身不過度興奮;第二類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能讓某些神經傳導因子穩定,除可抑制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對躁症、鬱症等情緒症狀的急性控制和長期預防都有一定效果。

葉大全醫師指出,躁鬱症口服藥物多半需要每天服用1至3次,由於口服藥仰賴患者自行服藥,加上患者在躁症快要發作時對自身病情沒有病識感,或是在康復期覺得自己狀態良好沒有生病,因此常有擅自停藥的狀況。目前,除了口服藥物外,也有每月一針的長效針劑可供選擇,患者不需隨身攜帶藥物,也不須家人擔心服藥的順從性,兼顧患者的隱私與便利性;若病況不穩定時,身上殘存的藥劑將可發揮效果使病況不至於太過嚴重。葉大全醫師補充,據研究指出相較於口服藥物,改採長效針劑可顯著降低症狀復發的風險並維持患者的功能,醫師也不須擔心患者因服藥順從性不佳導致血中藥物濃度不穩定,只須透過每月定期回診確認患者狀態,定期注射針劑即可。

「打針」不代表病情嚴重 盼解除社會偏見打造友善環境

葉啟斌醫師呼籲,除了遵從醫囑穩定治療以外,維持良好的睡眠、正常的生活作息,適當調節壓力,避免生活刺激物也是十分重要的,也請勇於面對躁鬱症,並調整心態與躁鬱症長期抗戰與病共存,葉啟斌醫師也期盼社會解除對躁鬱症患者的偏見,嘗試接納、關心、支持與尊重。

原文取自:健康醫療網/陳佳慧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5959/)

銘傳大學馬來西亞籍蔡姓女大生遭男子陳柏諺勒斃,陳男今被依殺人罪起訴。死者友人出庭表示,蔡女說過陳男是「足控」,檢方另發現陳男曾上網搜尋「殺女友為度她成佛」等文章。對此,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啓斌表示,若想了解1個人的心理狀況,或許可從成長經驗、疾病、性格異常、生活順遂及使用毒品與否等角度切入。

葉啓斌表示,根據媒體報導內容,陳男有可能是基於一些信念去計劃,其中可能根源於羅織一些比較不切實際的想法,這有幾個部分需要了解,包括是否長期涉入宗教活動,讓他產生特定想法,以及何等境遇讓他產生「送人成佛」等念頭,或是否因為過往境遇、現今所處環境,對現實生活、人萌生厭倦、憤恨,以至於想了結人生通往另一世界。

葉啓斌指出,從心理學來看,曾遭虐待、暴力對待者,將來衍生出暴力對待他人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也需了解他的想法是否已達精神妄想,而妄想背後可能源自於疾病,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抑或是否使用毒品、性格異常,若本身屬於衝動、思考較狹隘者,可能不順遂或不照意思做,易視對方為敵人,可能會不利於他,進而產生報復等。

另,部分一直重複經歷創傷或被排擠者,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容於社會、產生憤恨或記仇甚至敵對、妄想的狀況。葉啓斌說明,有些受過創傷者可能會選擇「對內」自我了結,但有些人反而是「對外」,認為自身經驗不好是別人造成的,也有人會覺得「我今天不好,你也要一起不好」、「憑什麼你比我好」。

葉啟斌補充,通常殺人後輕生有兩個可能性,其一為不敢面對自己所做的事、沒有辦法揹負責任,所以預備好這樣的做法;另一則是認為死後可以通往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可能是希望跟對方一起通往那個地方。

原文取自:自由健康網/董冠怡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39706)

春節假期,許多小朋友或大人打手遊電動,每天玩通宵,但得當心習慣養成後,收假心態「回不去了」。精神科醫師提醒,年節尾聲最好提醒自己,要提早收心,可在心裡告訴自己,假日放縱的生活模式不是常態,建議過年不要晚睡,設定好新年目標,都有助於克服年後的收假症候群。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過去曾遇過一名國小三年級男童,春節期間,幾乎每天都晚睡手遊打通宵,想不到開學後,每天都爬不起來,上課遲到,就連在課堂上滿腦子都還是遊戲內容,完全無法專心,臨床觀察因遊戲導致開學後無法收心的學童,以國小、國中男生最多。而同年紀的女生,過去發現會因為放假在網路聊天時間較長,開學後得降低頻率,導致適應不良。

過年放鬆,收假後就連大人也可能適應不良,葉啟斌表示,年假許多上班族會晚睡、喝酒聚會、玩手機電玩,過去發現,很多大人年後上班時,會整天精神渙散想睡,為小事煩躁抓狂,遇壓力就想喝酒逃避、或狂喝咖啡減壓,難以返回工作狀態。

要避免收假症候群,葉啟斌建議:

一、收假前1周至2周開始調整、成人約3天至5天前

二、設定好新年目標

三、年假收心操可從認知、行為、時間等著手。

認知上要先讓自己意識到,放假時的放縱只是短暫舒緩而非常態生活模式;行為上,不要太晚睡,喝太多酒、時間規劃上,可設立新年的目標,有動機行動,整個人會比較活潑有朝氣。

如果不幸已出現收假症候群,葉啟斌建議可用1周時間慢慢調整,3點才睡者,可每天提早1小時入眠,另外也不要喝過量的酒和咖啡,作息可慢慢上軌道。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黃仲丘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32815)

土耳其東南部昨於2/6清晨發生規模7.8強震、釋放能量相當於當年921地震1.4倍,至今已有超過4800人罹難,台灣陸續派出搜救隊,前往當地幫助救災,回報土國921時的救災之恩,精神科醫師表示,當年受災民眾看到相關災難消息,可能被勾起創傷回憶,但台灣與土耳其互助的故事,可以提供正向的支持力量,幫助民眾面對創傷。

921地震堪稱臺灣戰後時期傷亡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且至今仍在許多民眾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三總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遭遇重大災難事件、尤其是相同類型的災難時,更容易勾起受災民眾的創傷。

葉啟斌說,這些創傷被勾起的形式有3種,第一種是讓受災者有「回到創傷情境當下」的感覺,第二是「出現在夢裡」,比如做惡夢、睡不安穩、感到混亂或不舒服,且夢境內容並不一定跟創傷相關,第三則是「情緒變得焦躁不安、容易生氣、對聲音敏感」,若出現任一種前述狀況,民眾就要注意自己可能已經被相關訊息影響。

針對受地震消息影響的民眾,葉啟斌指出,有些民眾在過去的創傷後,因為急於回到正常生活,只能倉促處理自己的哀痛,或是把一些事情壓在心裡、不斷隱忍壓抑,不願意說出來,在看到、聽聞類似的災難事件時,就會更加危險,需要特別注意「是否影響正常生活」,如情緒受影響、專注力不佳、持續力不好、失去耐心、無法下決定、常常恍神等,並盡快尋找緩解方法。

葉啟斌建議,民眾意識到自己被影響時,可以先留心注意過去的創傷事件到底帶來多少深層影響或情緒,先了解自己的狀況、讓心思靜下來,接著再把這些事用說的、寫的、或任何方式表達出來,與知心者好好談談,彼此關心、支持,也能有效改善創傷,並緩解孤立無援的挫敗感。

此外,除了災難消息外,也有不少台灣派出搜救隊、協助救災的消息,葉啟斌說,過去有研究證實,這些故事對於經歷過創傷的民眾是有正面幫助的,當民眾被災情勾起創傷後,如果意識到自己也可以付出關心、或投入幫助,也能讓當事人覺得自己有用,無形中提供支持力量。

不過,葉啟斌提醒,如果民眾發現受災難事件影響的症狀持續超過2週,已影響正常生活,就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而一般民眾若長期暴露在他人的創傷經歷訊息、目睹或感受到當事人不安情緒,也可能被影響,若因此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就要適時從相關消息中抽離、暫時不要接觸。

原文取自:壹蘋新聞網/林志怡
(https://tw.nextapple.com/life/20230207/EB7C49DF34AA86D5629C489B752ECF1A)

室內戴口罩規定將再鬆綁,民眾過去3年緊戴口罩成自然,如今面對放寬可能產生焦慮。專家建議,突然改變一定會焦慮,應採漸進式調整心態,慢慢恢復正常生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2月20日起,除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等指定場所仍強制戴口罩,其他採建議或自主決定。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告訴中央社記者,確實接到很多患者反映,戴口罩戴習慣了,不戴會覺得「怪怪的」,這又表現在三部分。

葉啟斌說,首先是擔心容貌被別人看見,帶來某種程度的不安全感,且因為現在科技進步,臉部辨識等個資問題,讓民眾對於沒有戴口罩感到不安全。

他說,再來就是擔心感染的危險,縱然政府開放很多規定,但很多民眾養成戴口罩來防止感染的習慣;最後則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除刻意保持距離,戴口罩也會更放心與人接觸,若口罩規定放寬,可能會希望不要跟其他人靠太近。

葉啟斌指出,可採漸進式的方式去調適,視自己認為安不安全的心情,決定要不要戴口罩,讓自己慢慢放心,進而完全不戴,不要本來戴很緊、突然完全不戴,心態上可能會比較難適應。

原文取自:中央通訊社/沈佩瑤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2090298.aspx?fbclid=PAAabKjiY5qsMmwSidls7-fGLBt5Bwg-c-gDVaWLdKZ4C4XB6l5-uU3zvOpRw)

香港名媛遇害,情節重大,引發許多國家報導關注,台灣民眾也高度關注。各家媒體每天搶進最新消息,打開手機就是一整排的推播通知,標題及用字常強調殘暴行為及驚悚畫面,連從事媒體同業都開始大呼受不了、直言不想再看。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這些文字對於感官的衝擊相當直接,腦部影像學顯示不亞於親身目睹,可能引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建議媒體用字遣詞務必中性,勿刻意以聳動文字或畫面驚擾讀者,以免帶來更多創傷。

葉啟斌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原因不只是親身經歷、親眼目睹,也包括「知曉」,舉凡轉述、聽聞,都有影響。新聞標題或報導內文的用字遣詞如果太過詳細,太有畫面,或是詳述手法過程、有暗示性的影像、強調某些畫面,這些資訊對於人類感官的衝擊相當直接,而且不亞於親身目睹。

葉啟斌指出,腦部影像學顯示,親身經歷、藉由閱讀文字去想像一段經歷,這兩者對於腦部的刺激是大致相同的。以杏仁核為例,此部位掌管情緒和記憶,受刺激後可能影響情緒、誘發過去的創傷記憶,導致忐忑不安、心神不寧、注意力不集中、對聲音敏感等症狀,更嚴重可能會無法做到該做的事,持續久了,也可能陷入焦慮和憂鬱。

葉啟斌說,已接觸過這些刺激性訊息的人,要對自身反應有所警覺。如果心神不寧、睡不好、對聲音敏感、容易生氣、注意力不集中,持續一到兩周,就要小心,最好減少看電視或網路新聞的時間和頻率。

如果過去創傷被勾起,可能引起憂鬱、焦慮、無助感、無希望感、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大腦認知出現改變,建議可找諮商心理師協助,若症狀嚴重且持續兩周以上,要找精神科醫師看診。葉啟斌也提醒媒體,用字遣詞務必中性,不要使讀者可以直接想像現場的景象,比如注意用字遣詞、描述勿太過詳細,以免造成讀者再次創傷。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邱宜君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999488?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9-news)

疫情趨緩,今(17)日是大眾運輸可脫口罩第一天,但台北捷運逾9成民眾仍把口罩戴緊緊。對此,精神科醫師表示,此行為可從3方面解釋,分別為對疫情的顧慮、容貌焦慮與本身個性問題。民眾在新制上路後,需花3個月建立安全感,屆時就會有越來越多人脫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4月17日起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及特定運具時改為「建議」戴口罩;強制全程佩戴口罩的場域只剩下「醫療照護機構」及「救護車」。不過,記者今日無論搭乘公車或捷運,幾乎未見脫罩民眾,大部分的人依然戴好戴滿,甚至坦言「脫掉還是怕怕的」。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會形成此類現象,主要有3原因,一為對疫情的不安感,希望能透過戴口罩預防新冠和A型流感等傳染病。

第二項原因為口罩焦慮症,葉啟斌表示,疫情3年多來民眾已經習慣隱藏表情、長相,這樣的習慣會讓人產生安全感,部分民眾可能對脫掉口罩,將面容、特徵展現在大眾面前不具信心。此外,也有一部分族群擔心暴露全臉會造讓臉部辨識系統收錄容貌特徵,尤其是對個資敏感者,在暴露面貌特徵上也會小心。

最後,有一群個性比較謹慎、小心,或者有憂鬱、妄想等精神疾病者,可能會在新制上路後反而「更想要戴口罩」。

「口罩從眾現象在亞洲很常見。」葉啟斌進一步提到,無論是衣服或髮型,只要跟隨流行,就等同一種「避險」行為,「是生物安全感的特質,也是動物本能。」葉啟斌提到,安全感建立需要3個月,假設感染已慢慢控制,上述族群只要看到身邊的人紛紛摘掉口罩,應該也能慢慢調整回來。

原文取自:ETtoday新聞雲/嚴云岑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417/2480706.htm?from=ettoday_app)

網紅「麵包包」3年前自述罹患胰臟癌,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勵志抗癌故事吸粉無數,宣稱這幾年透過運動和健身,已漸漸改善身體狀況。然而,近期被網友發現疑似盜圖,罹癌的說法開始受到懷疑,6月1日發文坦承「我謊稱自己罹癌」,認了3年來全是造假。如今風波越燒越烈,更有大學同學爆料其曾自述有肺纖維化,經常說話到一半暈倒,或者因多發性硬化症坐在地上動彈不得。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身心症狀疾病依輕重程度分為體化症、轉化症等兩大類,前者是心理狀態以其他身體症狀反映,後者則是生理無問題卻出現失能症狀,孟喬森症候群就屬於轉化症的一類,需要透過心理治療重建信心。

「不過,臨床上也遇過沒病裝病的案例。」葉啟斌提到,孟喬森症候群患者大多對於內在需求不清楚,因此會透過「故意生病」博取他人關心,但有一類人在宣稱疾病之時,卻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就屬於「詐病」的一環。

葉啟斌舉例,男性當兵前都需要做身體檢查,有些人為了逃兵,就會在搜集尿液時故意扎破手指將血滴進檢體中,進而導致檢查誤差。

葉啟斌表示,孟喬森症候群患者在臨床上治療效果不佳,「當他知道你是專家,就會開始躲了。」醫者與心理治療師需要靠長期維繫關係,才能突破患者心防。為了避免患者為求取關注傷害自己,葉啟斌也呼籲,若發現周邊親友有「過度討拍」的行為,也可以透過「限制拍拍」將其拉出自憐漩渦,「拍一下可能是支持,拍太多下可能是共犯」。

原文取自:ETtoday健康雲/嚴云岑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512130)

國內的「#MeToo」風波越演越烈,三總研究副院長、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啓斌表示,性騷事件被害者,若未能於第一時間妥善處理,長期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憂鬱焦慮。對於「#MeToo」風潮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在於受害者可以把事件講出來,但講出來應該找安全的環境可信賴的人,若找到過度渲染的人,反而造成更大傷害,建議除了揭露事件外,也應找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等專家協助。

國內的「#MeToo」事件如滾水球,民進黨、國民黨與各界名人,陸續有受害者跳出來,指控性騷。

創傷事件分為「重大事件的創傷」、「連續型創傷」

為何性騷事件時隔多年,仍對受害者的身心影響甚鉅?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啓斌表示,創傷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重大事件的創傷,比如和生死有關係,或是非常殘破的景象,甚至是身體殘破等等的狀況,這叫「重大事件的創傷」。另一種則為「連續型創傷」,是一種連續發生的創傷事件。

創傷事件恐不斷重播

葉啓斌表示,遇到這兩種傷害時,大腦無法接受時,會產生解離症狀,急性期約一到二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對外界事情失去現實感,比如看鏡中的自己覺得不像自己。這是一種在極限時,身體產生的自我保護機制。

第二週到第四週,則會開始出現「逃避反應」,害怕與相似的人物再度接觸,如曾經發生車禍,會害怕再搭車。或是曾被男性騷擾,會害怕男性等兩種狀況,會對四周過度警覺,一點聲音敏感,睡不著,自律神經失調,心悸、頭暈冒冷汗,一有點聲音就整個跳起來。

此外,也會出現「重新回想」,作夢時會一直夢到創傷剎那,或是在說話時突然回到當時情境。葉啓斌解釋,這也是一種由於大腦在事件當下由於無法接受,重新省視創傷記憶的機制。

創傷一個月後若無法吐露 恐造成性格扭曲影響未來

葉啓斌表示,創傷事件發生一個月後,經過大腦混亂期,受害者會產生情緒不穩,自我信念的崩潰,會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自尊也會受到影響,這一階段有可能造成性格扭曲,如果這時候無法吐露,可能會導致將來做事情更畏縮膽怯,不敢往前邁進一步,最後影響將來的自我價值,做事情與人際關係。將來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與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MeToo」運動 醫表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葉啓斌表示,「#MeToo」運動之所以會再勾起更多受害者的創傷,很可能是事件當時沒有能夠處理,或是用積壓的方式壓抑著,看到相關事件,創痛容易又被誘發。

葉啓斌表示,若能在創傷事件一個月的黃金時間,讓受害者能有一個安全的人或環境宣洩情緒吐露不安,可以穩定情緒。受害者在這時間,會表露出很多不必要的聯想,扭曲的聯想,這時候陪伴傾聽者,可以適時的指證,並表示「不是她的錯」,可以避免將來的負面想法。

葉啓斌表示,要避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睡眠很重要,以921地震、八仙塵爆事件的受害者,若能睡得好,則有助於患者在睡覺時處理創傷記憶,若能讓恐懼感經由睡覺整理再消化,將來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機會也會變少。但相對來說,若在這段時間因為做惡夢失眠比較多的人,將來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葉啓斌說,事件發生後三個月後大部分的人創傷影響減少,但若三個月後症狀持續,就建議需要接受長期治療。

對於「#MeToo」風潮,葉啓斌表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在於可將事件講出來,有機會獲得伸張。但他也強調,傷口不是要大剌剌的暴露在大家面前。

葉啓斌強調,講出來應該找安全的環境可信賴的人,若找到過度渲染的人,反而造成更大傷害,建議除了揭露事件外,也應找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等專家協助。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黃仲丘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9%88-metoo%E5%A4%9A%E9%BB%9E%E7%88%86%E7%99%BC-%E7%B2%BE%E7%A5%9E%E9%86%AB%E6%8F%90%E9%86%92%E8%A2%AB%E5%AE%B3%E8%80%85-%E8%88%89%E5%8B%95%E6%81%90%E4%BA%8C%E5%BA%A6%E5%82%B7%E5%AE%B3%E6%89%BE%E5%B0%8D%E4%BA%BA%E6%9C%80%E9%87%8D%E8%A6%81-050508215.html)

台灣政壇、學術界、媒體圈近日掀起性騷風暴,受害者開始站出來發聲,陳訴受到性騷擾的經歷。精神科醫師表示,社會的保守風氣可能讓受害者不敢發聲,若身邊朋友向自己傾訴,謹記一項原則「傾聽比給建議重要」,不質疑、不評論,適時轉介專業資源。

台灣掀起Me Too風波,但許多個案都是經過多年後,直到近期才出面分享。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臨床上有許多個案起出來就醫時,主訴有憂鬱、失眠等症狀,直到定期回診一兩年後才卸下心防,揭露童年曾遭受過性暴力。

若身邊朋友向自己傾訴受害經歷,該如何承接?葉啓斌說,「傾聽比建議重要」個案通常隱忍壓抑很久,這是自我防衛的機轉,陳述能夠幫助病人平復心情,除了傾聽外,也不要加以判斷、評論。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鄒尚謙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214119)

宜蘭某補習班負責人疑提供學童管制藥品「利他能」,醫師表示,國外濫用「利他能」為專心藥、聰明藥時有所聞,小孩案例很少見,以青少年或高材生準備考試,濫用藥提升專注力為主。

餵藥風波延燒到宜蘭,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昨天晚間說明,有補習班疑似為改善專注力、提高學習成效,擅自提供少數學童服用少量藥品,經初步查訪,有2名學童服用「利他能」,這款藥物是用來治療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常用藥品,縣府已通報宜蘭地檢署偵辦。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利他能」是有60年歷史的老藥,具有安全性與豐富臨床證明的一款藥物,個案經過診斷確定注意力不足,可以作為第一線藥物使用,同時可在接受心理治療等治療不佳時輔助。

葉啟斌說,「利他能」是短效型藥物大約只能持續3到4小時,服用會提升注意力、有精神,份量較多時會興奮,海外確實有一般人濫用為專心藥、聰明藥的例子,濫用族群以青少年為主,第1種是世界一等大學高材生,為了準備考試,濫用藥物增加專注力。

葉啟斌表示,雖然「利他能」沒有成癮問題,不會出現戒斷症狀,正常人吃了也沒有明顯副作用,但服用過量會睡不著、吃不下,絕對不鼓勵類似事件發生,所幸台灣幾乎極少發生高材生濫用「利他能」。

葉啟斌說,第2種國外常見濫用「利他能」的青少年是藥物成癮者,雖然「利他能」沒有成癮問題,但因為多吃會有興奮感,所以在本身就有安非他命等藥物成癮狀況的人,可能因為暫時拿不到藥物,在戒斷症期間被用來替代成癮藥物。

葉啟斌指出,因「利他能」屬短效藥物,大約中午就會需要由老師協助餵藥,家長會擔心孩子被貼標籤,而不願意配合治療,然而,不論國內外小孩濫用「利他能」案例非常少見,不希望這樣的事件影響正在吃藥的小朋友,這些父母都是少見勇敢且有決心與醫師配合治療,絕不樂見因此打擊治療信心。

原文取自:中央通訊社/陳婕翎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6210217.aspx)

0

歌手李玟(CoCo)驚傳2日在家中輕生,享年48歲,其二姊李思林悲痛指出,李玟數年前罹患憂鬱症;精神科醫師表示,李玟應該經過許多努力,雖不了解細節,但真的非常難過,希望有憂鬱傾向的病友千萬別放棄,問題總能找到解方,身邊親友也能透過3面向幫忙提早發現,預防憾事發生。

李玟傳出輕生消息,背後原因傳與多年憂鬱症有關,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葉啓斌接受《太報》採訪時表示,藝人有這類情形發生,民眾也會陷入恐慌不安情緒,且李玟資源這麼多仍走向輕生,實在相當不捨、難過,相信李玟應該經過相當多努力,雖然不了解背後細節,仍希望憂鬱症患者有問題不要放棄,就算看這個醫師無法改善,也能換一位醫師,總會有別條路能走,千萬別絕望。

葉啓斌指出,自殺是一個行為,以往經驗發現8成與憂鬱情形有關,也有人是因為短暫挫折、身體病變如癌症等症狀走入死胡同,自殺背後核心不外乎與心理、生理、環境3大問題有關。

若身邊親友有憂鬱傾向如何提早辨識?葉啓斌坦言,依照臨床30幾年經驗,自殺雖很難防範,但還是可以透過觀察防範,像是突然出現與平常不一樣舉動、眼神,感覺神情恍惚、失神、空洞,不管旁邊環境;身體狀況與日常有異,像是睡不著吃不下、脾氣改變;突然想跟身邊的人聯絡;突然對於在乎的事不再在乎等,都可能是輕生前徵兆,一旦發現親友有前述情形,可進一步與其聊聊,重視心理狀況。

另外,自殺防治能從致命武器取得、有效治療、早期發現等3方面著手,葉啓斌說,自殺防治協會以往在每個大樓頂樓設置安全網,屋頂、天橋欄杆加高,讓賣場木炭、農藥較難取得都能有效讓自殺率下降,像是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是世界知名自殺景點,透過將欄杆加高,顯著降低自殺率。

原文取自:太報TaiSounds
(https://tw.news.yahoo.com/%E6%9D%8E%E7%8E%9F%E8%BC%95%E7%94%9F%E6%8F%AD%E6%86%82%E9%AC%B1%E7%97%87%E5%9B%B0%E5%A2%83-%E7%B2%BE%E7%A5%9E%E9%86%AB-%E7%9C%BC%E7%A5%9E%E7%A9%BA%E6%B4%9E-%E8%A1%8C%E7%82%BA%E6%94%B9%E8%AE%8A%E9%83%BD%E8%A6%81%E6%B3%A8%E6%84%8F-052851210.html)






纖維肌痛症過去被誤解為「公主病」,這裡痛那裡痛,穿梭在不同診間檢查、找病因,看在親朋好友眼中彷彿「無病呻吟」,患者不僅每天對抗全身疼痛之苦,還要承受親朋好友言語、眼神的關切,導致自我懷疑。

美國暢銷歌手女神Lady Gaga在2017年9月宣布,因為飽受纖維肌痛症所苦,不得不取消全球巡演歐洲站最後10場表演;Lady Gaga在Netflix的紀錄片裡,記錄每次登台表演前,需要打大量的止痛針,來維持舞台的表現,受訪時表示:「每天早上起床腦子就像一團漿糊,根本無法思考。」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指出,纖維肌痛症成因複雜,超過3個月以上全身肌肉疼痛,卻找不到病因,容易伴隨倦怠感、偏頭痛、失眠、腦霧及情緒問題,纖維肌痛症以20到50歲的人較常見,且女性比男性多。

南韓連續2天傳出隨機砍人案,昨日持刀攻擊的嫌犯遭逮後,不斷跳針指「有人長期以來一直想殺我」、「受到不明組織雇用」;精神科醫師表示,從其所說的話推測可能是妄想症, 長期認為自己受到迫害出現的防衛反向行為,並非故意攻擊別人,排除2大類精神病患者外,其實一般精神病患者攻擊性不比正常人高。

南韓昨日先是傳出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書峴站附近發生隨機砍人,造成14傷,今日一所高中也傳出陌生人闖入砍傷老師,首爾江南高速巴士轉運站也傳出有人持凶器上街,隨後遭到逮捕,接連出現無差別攻擊事件,讓當地居民人心惶惶。

昨日隨機砍人的嫌犯遭逮後,不斷向警方供稱「受到不明組織雇用」、「想將不義之事公開」;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葉啓斌表示,嫌犯說詞明顯有一點不合理、錯誤,想法可能已經多年存在腦海中,想法毫無科學根據,有可能是出現妄想問題,這類病人長期認為受到迫害,進而產生不安全感的自我防衛反向行為,並非故意主動攻擊別人。

葉啓斌指出,大眾常有迷思,認為精神病人的攻擊、暴力性比一般人高,其實不然,像是妄想症患者是因為有強烈妄想,四處躲藏失敗才會出現自我防衛,反映出嫌犯缺乏病識感,沒有得到良好治療,也顯現韓國社會安全網忽略精神疾病治療等問題。

至於哪種種類的精神病患者攻擊性較高,葉啓斌分析,主要有2大類,包括酒癮合併藥癮症,像是吸食安非他命會讓人產生妄想;另一類是反社會型人格合併精神病,如果單純精神疾病,暴力行為並不會比一般人高。

葉啓斌表示,台灣經過小燈泡、鄭捷事件後,政府已著手透過警政、社政、醫政三大面向布建,讓病人得到相關協助;也同步推行「長效針劑補助方案」,若病人不願服用一般口服藥物,可以改用打針方式,一個月打1針就須花費1萬元,考量照顧弱勢族群,這項政策完全由政府補助。

若民眾發現身邊有舉止怪異、神情緊張的陌生人,該如何自助?葉啓斌建議,可以立刻撥打市民專線或119,警政單位接到案件後將轉到公共衛生護理師,社會安全網裡的社區治療精神科專科醫師會到場幫忙判定,民眾覺得有問題都能隨時通報。

若是自身家人出現行為異常狀況,葉啓斌說,可以直接到社區衛生所跟公共衛生護理師談,將會有精神專科醫師協助判定並擬定策略,甚至可以請里長、專科醫師到府服務,這部分一樣都有健保補助。

原文取自:太報
(https://tw.news.yahoo.com/%E5%8D%97%E9%9F%93%E9%9A%A8%E6%A9%9F%E7%A0%8D%E4%BA%BA-%E7%8A%AF%E6%A1%88%E6%99%82%E6%83%B3%E4%BB%80%E9%BA%BC-%E7%B2%BE%E7%A5%9E%E9%86%AB%E5%BE%9E2%E5%8F%A5%E4%BE%9B%E8%A9%9E%E6%8E%A8%E6%B8%AC%E9%9D%9E%E6%95%85%E6%84%8F-082847390.html)

纖維肌痛症被誤解為「公主病」

「其實這個病蠻痛苦的,之所以稱為公主病,可能和罹病後沒有辦法執行日常生活的許多功能有關,生活大受影響,好像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不是不想做,而是真的無能為力。」葉啟斌說。

纖維肌痛症有兩大主要症狀,首先是慢性廣泛疼痛,可能分佈在腰部以上左側、腰部以上右側、腰部以下左側、腰部以下右側和身體的中軸,這5個區域可能至少有4個區域都牽涉,患者常感覺身體到處在痛,身體也很容易因按壓而引發疼痛。

其次,出現身心症狀,例如頭痛、肚子痛、睡不著、疲累、失眠,甚至沒辦法專心、出現腦霧的感覺,一些民眾確診COVID-19後有腦霧後遺症,記憶力變差,腦袋就像被蒙上一層迷霧般,才略為理解患者困擾。許多患者因疼痛而深受困擾,甚至影響到工作及社交等生活層面。

慢性疼痛的定義

慢性疼痛的定義為疼痛持續或復發,為時超過3個月。纖維肌痛症病因分為3大個部分:體質因素、環境壓力、身體因素,大概有50%的人會合併憂鬱症。

❶體質因素:有遺傳因素,若家族中有人曾得到纖維肌痛症,家族內成員就比較容易有纖維肌痛症的可能。
❷環境壓力:生活上的壓力、人際關係的難題等等。
❸身體因素:可能原本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關節炎等,一直不能治癒;或身體某處反覆受傷,或曾經接受手術這類的身體外傷,身體復原力較差。患者症狀常常始於身體疾病、人際壓力或憂慮等事件,改變了腦部的結構或機能,讓腦部處理痛覺時出了錯,放大痛的感覺,使得患者有廣泛性的疼痛。

認知、心理、藥物和運動,4面向可改善

葉啟斌以診間案例說明,1名40幾歲的婦人罹患乾燥症,因為免疫系統失調錯亂,使得唾液腺、淚腺等功能喪失而出現眼乾和口腔乾燥症狀;也因為長期頭痛看過神經內科,加上下背痛,腳常常站不好,協調上有困難。為婦人做檢查時,發現雙手疼痛、雙腿疼痛,全身都在痛,不是單純免疫上或神經學的問題。

患者不僅憂鬱失眠,呈現恍惚狀況,做事不能專心;由於家中有個拒學的孩子,平日遭受先生的責怪,乾燥症加上家庭壓力,其他家人也不諒解,使得她身心俱疲,生理節律失控。整天躺臥在床,彷彿睡覺可以解決問題,但即使睡了很久,起床時還是覺得很累,吃不下東西,整個人非常瘦弱。從自身乾燥症的疾病,到環境的巨大壓力,導致憂鬱失眠。長達半年之久,在風濕免疫科、神經內科打轉,做了相關檢查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由風濕免疫科轉診到精神科。

纖維肌痛症有4大治療支柱,分別為:病患認知、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運動。針對這名患者,先處理身體的問題,疼痛控制需要配合醫生,請她遵照醫囑好好治療乾燥症與偏頭痛,減輕慢性疼痛,不會變成慣性,達到預防效果。

接著,改善環境,最優先採取的不是藥物,而是運動治療,由於她的活動量非常少,提醒她不要一直躺在床上,可在家裡四處走動。後來請這名患者住院治療,讓醫護可以監控且提醒她扶著病房的欄杆走,一開始不願起來走動,特地找了另1名病友陪伴,聊到傷心處,兩個人相擁而泣,使得情緒獲得同理與紓解。

再來,改善她的憂鬱。許多神經傳導物質與疼痛的表現有關,其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腺素尤為重要,這些調節疼痛的神經產生功能失調,推測纖維肌痛症的起因是反覆神經刺激,使得腦部負責疼痛的接收器變得敏感,放大傳送疼痛的傳導物質。

憂鬱症是腦的荷爾蒙濃度失調所引起,由於大腦中的血清素較為缺乏,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通過藥物能獲得改善,服藥可以讓缺乏的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恢復正常,進而緩解痛覺。

由於患者環境壓力仍然存在,孩子依然拒學不肯溝通。邀請孩子與先生共同治療,分別處理親子與婚姻課題。先生無法接受她整天不出門,強迫外出露營散心,造成活動量太大,原本就瘦弱的身軀被逼著搭帳篷、野炊,更加痛苦。同時針對先生對她的不諒解進行婚姻諮商,認知行為治療,孩子的教育與患者自身的狀況要拆開來看;大概3個月有起色,半年後情況好轉。

rTMS、鼻噴劑,憂鬱症的非藥物新療法

葉啟斌指出,纖維肌痛症這個疾病會反反覆覆,患者今天好了不代表不會復發,由於環境壓力無刻不在,身體疾病也可能隨時再犯。罹病前通常有一些徵兆,能早期偵測到復發的一些跡象,例如又感受到心中沈重的壓力,又覺得身體疼痛不舒服,不要忽略身心反應,趕快跟醫生配合,控制疼痛、處理憂鬱。

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腦中,有些特定腦區活性減少,藉由藥物或非藥物的方式,將大腦失調的神經傳導物質恢復平穩,或是活化腦神經細胞,以改善憂鬱症狀。近年有些憂鬱症的新的治療方式,也被用來治療纖維肌痛症。譬如說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以磁脈衝刺激大腦主管情緒區域的神經元,釋放血清素等神經傳達物質,活化原本功能低下的區域,達到抗憂鬱效果,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此治療能提供藥物治療方式反應不佳的患者另一種治療選擇,副作用大多都很輕微並且時間短暫,每次療程30分鐘,大約進行12到20次左右。

此外,美國FDA已核准1款含有俗稱「K他命」成分的抗憂鬱症鼻噴劑上市。相較於傳統抗憂鬱藥調節腦內分泌一般見效較慢,需用藥大約2星期才有改善,鼻噴劑是利用改良過的化合物,藥效相對較快,一般可於即日內紓緩憂鬱症症狀,有助抑制負面情緒,甚至減輕輕生念頭。

鼻噴劑療程方面,最初4星期每星期噴2次,之後每星期噴1次,來維持療效。因藥物安全監控,目前仍需在醫院或專門診所,經由專科醫師評估後使用,噴鼻後2小時內需受醫護人員的監察,在醫院或專門診所休息2小時觀察,監控包含血壓等生理變化。

原文取自:<常春月刊>485期/畢翠絲
(https://tw.news.yahoo.com/%E9%80%99%E8%A3%A1%E7%97%9B-%E9%82%A3%E8%A3%8F%E7%97%9B-%E6%AF%8F%E5%A4%A9%E7%96%B2%E5%80%A6%E5%8F%88%E8%85%A6%E9%9C%A7-%E5%88%A5%E4%BA%BA%E9%83%BD%E8%AA%AA%E6%98%AF%E5%85%AC%E4%B8%BB%E7%97%85-%E4%BD%86%E6%81%90%E6%80%95%E6%98%AF%E5%BE%97%E4%BA%861%E7%96%BE%E7%97%85-002002488.html)

近日YouTube頻道「Eric Duan」創作短篇動畫「山道猴子的一生」爆紅,講述年輕男主角為了找到在朋友間的優越感,買重機改車、與女友的感情糾葛的故事,最後悲劇收場。影片反映當今社會縮影,包括有人玩車為了炫耀、借非法信貸造成負債、超商店員低薪生活、網紅社群流量利弊、感情及友情處理EQ問題等。精神科醫師也做出3提醒,包括自信應從內部來而非外部、適時自我肯定、人際關係應以誠相待而非炫耀。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青少年時期大多是追求自我認同階段,在學生時代過程,多半只被教導在學業上追求自我認同,但除了學業外,也可能想追求被同儕的崇拜感,加上近年教育多元化,若本身有許多才藝,也會被認為是自我肯定、自我超越或自我挑戰的方式,來達到追求自我。

葉啟斌說,國中、高中階段的孩子,較難用自己設定目標的方式自我挑戰,大多是由家長安排,上了大學後有機會打工賺錢,獲得經濟自主權,此時就會想要設立自己的目標。而大學生在選擇目標時,大多傾向「原始滿足感」,像是影片主角買重機享受快感、交往女神等級女友等,包括性層面及外觀、容貌可向人炫耀,能讓他獲得立即滿足,不會選擇「中長程目標」,像是創志工服務隊準備1年後前往蒙古服務。

葉啟斌表示,青少年因為經濟因素,加上沒有團隊的幫忙,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較難會設定中長程目標,因此多半以短程目標優先考量,包括「自我」、「立即」、「滿足本能」因素,這也是現代人有機會做選擇時,較優先考量的選項。

影片男主角貸款買重機,加上為了討好正妹女友,幫女友付錢買重機,後續卻遭背叛,導致心靈受創,且背了一身負債,遇到下一任女友後,擺脫不了前段陰影,不斷懷疑猜忌,導致新女友也受不了提分手。

葉啟斌對此給出三個提醒。第一,自信應該從本身而來,許多人的自信是來自外部行為,包括臉書、IG獲得大家關注、按讚等,恐影響價值觀偏差,當滿足不了別人,恐會放棄自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甚至憂鬱症。他提醒青少年,應該多多自我察覺,了解自我內心動機,做任何事情「是我自己想要做,而不是為了獲得別人肯定」,了解自己的期望並挑戰、突破而獲得滿足,完成自我追求,從內心動力出發比較實在。

第二,對自己提出期望時,也可以自我肯定。雖這個社會期待每個人都有雄心壯志,似乎要買大房子、開跑車才是幸福,但呼籲年輕人不要被社會教育的外表騙了,應該設定自己的目標,並每天自我肯定,包括好好喝杯茶、跟父母聊天、自己跑步運動,快樂的來源不是只有金錢或外表,生活中小事也可以堆疊快樂及滿足。

第三,人際連結應以誠相待,男生去追女生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真誠想要與對方交往,互相了解、珍惜陪伴,不是把女友拿來炫耀。

原文取自: 聯合報/許政榆
https://udn.com/news/story/7272/7375590

助醫界再創革新巔峰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青壯年勞動人口紅利更將於2028年邁向終點,面對醫療照護需求有增無減的態勢,醫療資源量能卻已出現「緊」報!醫院如何落實數位轉型迎難而上,已是社會及醫界當務之急的命題!

為加速支持醫院轉型成功,臺灣阿斯特捷利康( 以下簡稱臺灣 AZ)扮演策略合作夥伴的要角,致力於協助醫療院所引進數位系統工具,並促進產官學界交流分享。今年更二度攜手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舉辦第二屆「未來醫院高峰論壇」,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公務繁忙之際,仍以錄影方式來引言,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親臨致詞,透過「病患數位化解決方案、先進生物醫藥創新系統、大數據及臨床試驗」三大主軸,現場將近60間醫療院所管理高層及國際專家學者,交流分享跨國以及院內數位轉型經驗,持續共創醫病新世代。

2025超高齡化在即 醫院數位轉型超前部屬補足缺口

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統計,2023護理人員執業率首創58.4%新低,然而,人力吃緊問題不只發生於第一線醫護,未來各科醫藥人員也都可能面臨同樣的負擔及挑戰,不僅會影響診間衛教成效以及治療決策的準確性,也恐連帶造成整體醫療服務品質下降。因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陳建宗院長表示,各大醫療院所都已積極投入完備數位轉型,以充分確保醫療量能與大環境趨勢並進。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指出,臺灣對於醫院數位轉型的討論雖已行之有年,但不少醫院仍面臨數位轉型上的瓶頸,諸如:醫病資訊系統老舊、病歷編碼系統過於分化、文獻數據資料整合困難等問題。然而也有許多具高度前瞻性的醫院,在數位轉型上超前部屬,致力於使臺灣落實未來醫院的轉型,加緊腳步向國際看齊。針對如何引入數位系統以滿足現階段醫病需求的缺口,同時強化醫院本身競爭力,更是未來醫院革新上的一大重點。

從民眾衛教到提升醫病溝通 積極打造智慧醫務的全面應用

林口長庚醫院陳建宗院長分享,以診間衛教的數位應用為例,因應腎臟病患者族群日漸壯大,院方急需更有效率的配套措施,協助加速患者照護及衛教的效率,林口長庚醫院選擇導入PRE-ESRD ASR(末期腎臟病前期病患紀錄自動語音識別)系統,利用AI系統紀錄醫護人員與病患間的對話,即可自動偵測並完成病例紀錄,不僅大幅減輕平時文書處理等庶務上的工作量,更因系統即時更新的優勢,能更精準地洞察病患需求,對於院所在病患照護上無疑是不斐的助力。

數位轉型亦有助於加速醫病共享決策的落實,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分享,儘管近年針對肺癌患者多推行免疫療法以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率,醫師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病患溝通以協助了解治療內容、疾病現況及副作用風險等資訊,無疑是一大工程。然而在導入MEDIGATOR SDM(免疫用藥領航員)系統後,不只可利用大數據評估個別患者狀況、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透明化的數據報告也可促進醫病共同決策出最適治療,更貼近病患需求,以實踐醫病溝通的核心理念。

除此之外,院所學術研究實力的提升同樣可借助數位轉型達成。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院長指出,即便過往院內資料皆已採用雲端化,但仍多面臨數據擷取分析上的不便性,因此,中山附醫率先嘗試導入TriNetX(全球電子病歷系統),不只將資料型態結構化、數據化,更聯合院內數據庫交叉比對利用。在TriNetX的輔助下,中山附醫在SCI Paper中已獲得超過10篇具影響係數的論文認證 ,更因此獲得15個國際臨床試驗計畫的邀約,充分發揮數據運用的優勢能力,嘉惠醫學研究進展,也促進整體醫療預測、診斷輔助等應用。

扮演策略夥伴要角,AZ助醫療院所落實數位轉型革新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院長表示,現階段各大醫院皆致力於優先促進院內醫事服務的革新,未來更期待將醫療場域的觸角帶出院外,藉由引入AI輔助診斷技術、穿戴式醫療裝置監測工具等,將能更有效地擴大智慧醫療應用的想像空間。相信未來有更多數位工具的加入,實踐遠距醫療的目標將不再只是願景,而是讓醫療成為跳脫臨床決策限制之外,隨時滿足病患需求的共享資源。

醫院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之一在於產官學各界的資源挹注及戮力支持,臺灣AZ總裁龍雲合Claudio Longo分享,臺灣AZ很榮幸能成為醫療院所的重要策略合作夥伴,也從論壇分享中,樂見我們所協助引進的數位系統應用工具為診間衛教品質、醫病溝通、以及臨床試驗數據在醫學與病患治療上發揮效益與應用。臺灣AZ期許未來有更多機會發揮國際市場資源媒合的角色,具體實踐國際藥廠的前瞻願景及共好價值,與醫院協力共創革新巔峰。

原文取自:工商時報/唐煒哲
https://ctee.com.tw/industrynews/biomed/931264.html

位於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介壽大樓11樓的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中心今(20)日開幕,為國家級醫學中心與民間祐安生技公司合作,希望成為台灣再生醫療生技業者培育孵化器;10樓的細胞治療創新研發轉譯中心同步動工,預計2024年開幕。

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說明,透過修復軟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以及癌症治療,陸續出現科學證實有治療效果,病人可以在國内治療了。再生醫療雙法可保障醫療機構執行細胞治療,與確保相關技術成熟度、穩定度,「我很期待這個專法制定」,希望透過完善法規,整合有效資源,促進產業發展。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葉啟斌指出,三總是全台第一個通過衛福部許可進行細胞治療的醫院,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中心將結合各提供細胞治療的業者能量,並由專業醫師團隊為病人進行最新科技及醫療服務,為非常高規格的治療場域。

祐安細胞董事長江峻賢董事長表示,11樓的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中心,其服務項目以通過特管法申請的細胞治療為主,分為自體免疫細胞、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軟骨細胞治療等3大項,病患可以選擇適應症科別治療,祐安細胞則提供關懷照顧。10樓定位為再生醫療相關生技業者培育孵化器,可生產符合臨床1、2期試驗所需的細胞產品,同時有多樣性產品產製及因應未來需求擴充性。

細胞治療創新研發轉譯中心將協助策略合作夥伴進駐,提供國際級CRO專業服務,協助策略合作夥伴串聯臨床試驗階段所需各式資源,發展中的新藥品、技術、醫療設備與檢測檢驗方式,因此增強研發量能,使再生醫療創新技術能更為普及,促進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鏈前行,邁向國際舞台。

原文取自:新網新聞網/陳福祺
https://newnet.tw/Newsletter/Comment.aspx?Iinfo=5&iNumber=31889

立委趙天麟日前遭爆料疑與一名女子的多張親密照,並坦承是在多年前發生一段不該發生的感情。這些事件也讓民眾想了解,當婚姻中發生另一半「出軌」時,雙方應該怎麼辦。對此,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表示,過去會認為婚姻出軌僅有犯錯方要改,目前則認為,外遇只是婚姻問題之一,雙方可藉此機會,釐清兩邊各自出了什麼問題,一起克服難關。

立委趙天麟日前報出多張與女子出遊的親密照片,隨後於10月24日上午坦承表示,這是多年前發生一的一段不該發生的感情。讓太太非常難過與受傷,太太在當時即原諒,只是沒想到那麼多年後,又被提起。

名人婚姻出軌的事件,不只是國內,在國外如足球金童大衛貝克漢也曾基出軌,除了八卦,很多民眾更想知道當發生另一伴「出軌」時,雙方該怎麼辦。

對此,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表示,婚姻當中的外遇,其實只是婚姻當中的問題之一。通常問題不會只有單方面,不再是過去認為只有出軌一方需要做改變,雙方可以平心靜氣,釐清各自出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除了可能來自雙方,也可能來自兩個家庭,甚至有可能是性的問題,這些都需要來討論,雙方才有可能再走下去。

葉啟斌表示,人並非有辦法都完全維持理性,平心靜氣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非常難,建議事發當下,被出軌一方可以先找安全可信賴的對象傾訴。放到網路上放話爭得你死我活其實對於心理健康沒有幫助。

若自覺長期被影響,睡不著,建議可安排婚姻諮商,婚姻治療,也可以藉此在這類合適的場合中適當宣洩不滿情緒。

而犯錯出軌的一方,葉啓斌也建議,不用覺得會因此永遠比別人低一等,因為婚姻是兩方面的問題。但也不要覺得,很快就能獲得對方原諒。得做好準備,在這段期間承受另一伴生氣或憤怒的情緒,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若自覺生活上容易犯錯者,建議應讓自己遠離「危險」情境中。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黃仲丘
https://tw.news.yahoo.com/%E5%A9%9A%E5%A7%BB%E5%87%BA%E8%BB%8C-%E8%A9%B2%E6%80%8E%E8%BE%A6-%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5%B8%AB%E6%9B%9D%E8%A6%81%E6%94%B9%E7%9A%84%E4%B8%8D%E5%96%AE%E5%8F%AA%E6%98%AF%E7%8A%AF%E9%8C%AF-%E6%96%B9-130510184.html?guccounter=1

你是否也曾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的狀況呢?兒童福利聯盟今發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發現有9成民眾曾看過類似情境,因此呼籲各界一同重視暴力管教行為。兒少精神科醫師則表示,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有2種可能,建議父母先行理解其中原因,並「先忽略問題行為,鼓勵好的行為」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界線。

兒童福利聯盟發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發現有9成民眾都曾在公共空間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的狀況,因此發起「No Hit Zone 零暴力空間」運動,邀請大眾認識暴力管教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並邀請一起加入零暴力空間。

三軍總醫院兒少精神科醫師、研究副院長葉啟斌表示,兒童本身就會活潑好動,當他不斷發出噪音可能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本身體質是沒有辦法一個人安靜玩耍的個性;第二種則是因為「情緒」所致,無法處理某些挫折的情況,因此在壓力之下產生情緒問題。

葉啟斌建議,父母或是其他陪伴者可以先行了解小孩的情況,若小孩子過分吵鬧時,父母有沒有能力進行限制,或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若父母可以理解孩子的行為,可以「先忽略問題行為,鼓勵好的行為」,以此來幫助孩子建立好的自我概念。

至於目睹的民眾該如何協助?葉啟斌表示,可透過「三步驟」,了解情況、視狀況處置、必要時離開現場;若孩子吵鬧不休可先行理解原因,再看是否能夠協助處置,但若是孩子受挫能力較低,而處於過度反應的狀況,也要觀察是否父母也是類似的體質,若刺激到父母恐怕將引起更多情緒,若可以建議先行離開現場。

對於父母因為孩子吵鬧而在公共場合吼小孩,甚至動粗,葉啟斌表示,父母通常是想要糾正小孩不好的行為,但出言喝斥、暴力行為其實都不太建議,其實孩子不是故意要搗亂,可能只是壓力問題無法處理,若父母無法評估孩子的狀況,可以尋求專家協助,但許多爸媽上班忙碌,其實也無暇處理,但也會建議父母與孩子一同接受諮商或其他專業的協助。

原文取自:聯合報/鄒尚謙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570771#loxked4dqc87nwlwq

桃園一名國小老師涉性侵六年級男學生,還懷孕生子,被判刑十七年六月,全案仍可上訴。精神科醫師指出,未成年遭性侵的受害者,未來在建立親密關係上容易迷惘,且難畫清身體界線,建議尋求心理諮商幫助,該事件發生在三年前,如今因判刑結果出爐被重提,受害者的情緒恐再陷入低落,需長期陪伴與追蹤。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事情曝光後,無論是加害者或是受害者,都需要介入關心。該名老師性侵學生後懷孕、將孩子產下,外界議論恐有戀童癖傾向,他認為,典型戀童癖是指性興奮須由兒童喚起,該案難從新聞事件中得知,難判斷。

葉啟斌表示,現代社會著重兒童保護概念,當兒童尚未有成熟思考能力時,成人不能逼迫、脅迫、誘導發生性行為。該名老師與男學生發生性行為時,該師若只想滿足性欲,未考慮衝動的後果,恐影響自己或是他人,甚至孩子的未來。

原文取自:聯合報/賴昀岫
https://udn.com/news/story/7317/7579856

國防部今(9)日發布防空警報,內容顯示「中國於15:04發射衛星,以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若發現不明物體,通報警消人員處理。」三總研究副院長葉啟斌指出,曾經歷戰爭情境、本身有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敏感族群等容易受到影響、陷入無法擺脫創傷回憶,或出現反芻性思考,如果超過7天還無法改善,務必就醫求助。

相關防空警報訊息發出後,立刻引起網路討論,後國防部說明,中國於今日15:03左右,自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某型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過我方西南空域上空、高度位於大氣層外。

另據媒體報導,今日中國發射的是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其目的是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升空,而該衛星是作為天文觀測之用,屬於X射線天文衛星,有望協助搜尋、精確定位引力波源。

然而,這次為了天文觀測用的衛星升空大發防空警報,恐引起特定族群的強烈反應。葉啟斌指出,對於曾經歷過戰爭事件的人來說,這樣的訊息隱含著戰爭風險、會帶來很多回憶與想像,構築成殘破的畫面,或是身體受到傷害、財產遭破壞的嚴重創傷可能性。

葉啟斌說,這類曾經曝露於創傷下的民眾再次接觸到這些訊號時,可能會重新燃起以前的記憶,並導致腦子裡重新經歷那樣的場景,造成生活失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或莫名其妙的擔憂,以及突然發脾氣等。

此外,對於焦慮型、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的敏感族群來說,這樣的訊息帶來的壓力可能會超出容忍範圍,進而影響生活,如一直思考這樣的訊息、陷入反芻性思考、腦子停留在想像與擔心中、焦慮發作、無法執行平常該做的事等。

葉啟斌提醒,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訊息影響可能不大,但多來幾次,可能還是會對相關風險產生不安,但經過2、3天若有恢復,那就不用太擔心;如果持續擔憂、焦慮、發脾氣、坐立不安的情況超過一週,務必儘速就醫治療。

對於醫療可提供的協助,葉啟斌說,通常第一線會先進行「認知治療」,讓陷入不安的民眾脫離過去的經驗、從思考上做調整,或是以深呼吸的方式進行「放鬆治療」,也可以透過寫日記、講出自己隱藏的恐懼,進而或解自己擔心的部分,真的無法改善,才會考慮使用自律神經調整藥物或抗焦慮藥物。

原文取自:NOWnews 今日新聞/記者林志怡
https://tw.news.yahoo.com/%E9%98%B2%E7%A9%BA%E8%AD%A6%E5%A0%B1%E5%A4%A7%E9%9F%BF-%E9%86%AB%E7%B1%B2-%E5%85%A9%E9%A1%9E%E4%BA%BA-%E6%B3%A8%E6%84%8F-085623037.html

大學入學測驗明日將是最後一天,備考學測時每天喝咖啡、喝茶挑燈夜戰,交感神經過於亢奮,考完後要如何讓生活回歸正常,不僅是考生得面對的事情,一路陪伴的家長也得好好學會好好放鬆。醫師提出3點建議,不僅要舒緩這段時間過度高張的交感神經,也要適度刺激副交感神經,讓身體的自我調節機能正常發揮作用。

學測已考完兩天,明日考科為數學B、社會科,下午學測就將告一段落,高三生們備考時間長,為了念書長期喝咖啡、喝茶來提振精神。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咖啡與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都會讓交感神經活化,考生若在這段時間內長期飲用,可能導致精神過度亢奮、緊繃,考完後就儘量不要持續飲用,把專注力放在有興趣的事情上面,幫助身體進入鬆弛狀態。

許多補習班、家長考完後急著檢討考試結果,要幫忙對答案。葉啟斌提醒,備考路上相當努力的考生,師長都應該看在眼裡,「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若孩子能夠在備考時,一步一步掌握進度,並付出實踐完成規劃,這樣的決心與實踐的過程,其實比成績的好壞更加值得鼓勵。

葉啟斌說,若能在備考過程中練就自己「追求目標」的能力,家長又能加以鼓勵孩子,加強孩子在這方面的自我動能,未來不管遇到甚麼樣的挫折,甚或是想要追求任何成就,都能夠有足夠的自信去挑戰,家長一定要針對這段時間孩子努力的過程給予肯定。

葉啟斌也提供3點大考後的建議,第一「肯定付出」,家長可直接用語言、肢體給予鼓勵,給孩子一個擁抱、拍拍肩膀,肯定這段時間的努力,但除了成績以外還有生活的平衡,可以承諾彼此有個放鬆的旅行、團聚吃飯,不再談論課業,讓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

第二「肯定父母的陪伴」,備考時常並不是考生自己一個人的事情,有時是全家總動員,家人也陪著不看電視,家庭生活氛圍也相對緊繃,因此考完後,考生也可以和父母說聲辛苦了,代表自己也有看見他們的付出,一家人彼此扶持、互相肯定,將來即使在大學社團、出社會工作後,也能成為團體中相當珍貴的能力。

第三「自我探索」,考試雖然結束了,但對生活的探索並沒有因為考試結束而停止,可以把握考完的這段時間,想想自己人生的規劃,找看看有沒有到各個領域去探索的機會,可能透過學校到企業觀摩,或到父母友人的職場體驗看看,讓自己去接觸、探索,也能了解到行行出狀元,成績並非唯一的追求,同時建立對自我的想像。

葉啟斌建議,大考過後,身體其實會自主的調適,讓交感神經會開始放鬆,副交感神經則會開始活化,身體會進入鬆弛狀態,這段時間讓自己睡好、吃好,做點伸展操,可以幫助副交感神經活化;家人間互動則避開課業的討論,建議多談論娛樂、政治或其他有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或是跟朋友唱歌、泡溫泉,好好放鬆,也犒賞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

原文取自:聯合報/鄒尚謙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724353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不過更令人擔憂的是,台灣婦女產後憂鬱症盛行率達2成,遠高於其他國家。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平均每7位產後憂鬱症婦女,可能有1位因而自殺;而為協助孕產婦度過情緒難關,衛福部目前除了提供15至30歲年輕族群免費諮商方案,孕產婦可望成為下一波補助對象,相關方案正在規劃中。

剛出生的小嬰兒粉嫩又可愛,不過迎接新生命同時,也得留意媽媽的身心狀況。因為女性生產後,很可能因自身荷爾蒙改變,加上忙著餵奶、換尿布等,生活作息大亂,造成情緒低落、失眠、焦慮,甚至出現產後憂鬱症。

康寧醫院婦產科醫師尹長生指出,「30%到50%的孕產婦,她生完之後,突然就會覺得好像已經人生好像進入一個很奇怪的狀態,她會壓抑,壓抑很厲害而睡不著覺。」

醫師表示,台灣每年大約有13萬名產婦,產後憂鬱症發生率大約2成,通常女性生產完一到兩週最容易出現憂鬱情緒,除了生理因素,也可能因育兒教養等問題和家人間起衝突,更加重負面情緒,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平均每7位產後憂鬱症婦女,可能有1位因而自殺。

三總精神醫學部醫師葉啟斌說明,「嚴重的時候,她會產生這種輕生的念頭,甚至有部分嚴重的程度,會帶著小朋友一起輕生。」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指出,「不同的專業團體都有他們的建議,其實我們在規劃的過程,也會聆聽這些專業學協會的意見。」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應比照國外做法,在女性剛懷孕時、懷孕後期及產後一到兩週等三大時機,進行憂鬱篩檢,協助孕產婦度過情緒難關。

而衛福部也強調,目前除了提供15到30歲年輕族群免費諮商方案,孕產婦可望成為下一波補助對象,相關方案正在規劃中。

原文取自:公視新聞網/江采蓁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82515

藝人黃嘉千與夏克立2022年被爆出正進行離婚訴訟,黃近期接受專訪時表示,自己受到家暴,還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目前雙方狀況仍待釐清。精神科醫師指出,家暴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包含過度警覺、注意力不集中、逃避等特徵,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憂鬱的狀況,除治療憂鬱外,也應矯正自我懷疑等錯誤認知。

針對受家暴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狀況,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一般來說,家暴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是藉由一連串事件所引發,跟地震或車禍等引起的不太一樣,這類患者對創傷事件有3個主要特徵,包含過度警覺、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逃避等。

葉啟斌說,「過度警覺」的患者,只要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陷入敏感狀況、整個人會變得很警覺,有些人則會產生身體不舒服反應,例如聽到施暴者按門鈴、穿鞋、疑似進家門等聲響,就會開始變得緊張。

這樣的個案也可能產生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狀況,葉啟斌表示,患者的生活會受影響,因為太過警覺,導致到無法正常集中注意,也會反芻性思考、不斷回想過去創傷事件,也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哪裡做得不對、覺得自己沒用、無法面對,會將過錯歸於自己,導致自我價值與自信心低落,緊接著就會產生憂鬱症狀,可能也會有失眠、注意無法集中與現實脫節、產生負向思考等,持續1個月以上就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逃避事件相關人事物及線索也是一種特徵,葉啟斌說,因為車禍出現PTSD的患者,可能會避免搭車、遭受強暴的個案,可能會避免碰到與加害者相同性別的人,部分患者可能會有「解離」的狀況,也就是講話像「隔一層紗」,也會出現負面思考、覺得自己沒用、對未來沒有希望,情緒波動變大,個性甚至會變得躊躇不前,也難以立下將來的目標規劃。

葉啟斌強調,不清楚黃、夏之間發生的細節,但如果有PTSD,還是要談出來比較好,如有機會在急性期提供物質或心靈支持,讓情緒得以宣洩,有望避免後續問題,因為有些慢性個案會進展至嚴重型憂鬱,這類患者除治療憂鬱外,臨床上也要協助矯正自我否定等錯誤認知。

如果處於很緊繃的狀態,就要進行放鬆訓練,葉啟斌表示,症狀持續半年以上未改善,可能要使用血清素藥物等改善內分泌,並矯正紊亂狀況;除就醫外,也可透過心靈認知與放鬆治療,好的睡眠有助創傷修復、產生大腦修補因子,運動同樣可協助修復,並將思緒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如果罹患PTSD的患者是小朋友,葉啟斌說,孩子比較不會反芻思考,可能會透過作惡夢來表現,夢境可能是被怪獸追趕等,不見得是創傷事件本身,不斷做惡夢、尿床、夜驚、身體不明原因疼痛等,都是可能的表現。

由於小朋友比較不會說出自己的創傷狀況,可能會壓抑直到長大,因為心智發展還不成熟,難以分辨是非堆錯,會透過遊戲、畫圖等方式將宣洩的情緒宣洩,如有需要,也會透過模擬演繹家庭場景來協助相關鑑定,以釐清當時狀況,就有患者做了3年治療,才有辦法說出自己被強暴的經驗。

據「鏡週刊」報導,黃嘉千吐露在這16年中,兩人一吵架就會受到夏克立言語羞辱或是冷暴力,到後來就上升到肢體暴力,指夏克立會賞巴掌、肘擊胸部,甚至會掐住她的脖子。過去她覺得自己沒有勇氣,加上自己的藝人身分,讓她沒有辦法面對這樣難堪的處境,更透露還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過去會認為家暴是自己的錯。

夏克立則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任何看過我與家人相處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好父親。第三方在加拿大早已作出聲明,稱雙親從未傷害過他們,也從未見過父母互相傷害。由於此事仍在法庭審理中,無法提供台灣的具體細節與引述。阻撓孩子與父母相見是一種虐待。今天是228,請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原文取自:聯合報/賴昀岫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797771

有一種憂鬱症患者,能力很強,絕不喊苦,面對關心的唯一答案是「我很好!」該怎麼讓他身心崩潰前接受專業協助?現在有AI腦波儀,90秒就能讓人親眼看見自己憂鬱的大腦,這5種個性的人最需要。

衛生福利部調查發現,台灣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症,衍生沉重的社會負擔,以近年總人口估計,大約是接近150萬人,但健保資料顯示,因憂鬱症就醫者僅40萬人。

明明憂鬱症卻不尋求醫療協助,可能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最勸不動的類型,就是缺乏病識感,臨床醫師估計,台灣至少有大約15~30萬人是如此。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有些人來看醫生是因為失眠、疲憊,他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憂鬱,其實憂鬱症才是造成他諸多困擾的根本原因。這種缺乏病識感的病人,大約佔憂鬱症患者的1~2成。
根據臨床觀察,缺乏病識感的人個性上有5個共通點:

1.看待事物比較自我中心。
2.社會地位或職位較具權威性,不允許自己犯錯或示弱。
3.個性較固執。
4.個性較壓抑。
5.環境因素讓他習慣自立自強,堅持不需要幫忙。

葉啟斌分析,另有2~3成憂鬱症患者已經陷入反芻性的負面思考,進入自我封閉狀態,無法面對現實,但通常症狀已經嚴重到旁人一看就知道。缺乏病識感的人不一樣,醫師需要更多「客觀」證據的輔助,比較容易說服病人信任診斷,進而願意接受治療。

宏智生醫科技共同創辦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劉益宏從近500人共1萬多筆腦波資料,找出能夠區辨憂鬱大腦和正常大腦的關鍵腦波特徵,並以此打造「SEA腦波壓力評估系統」,讓憂鬱的大腦能被看見。

去年10月至今,「SEA腦波壓力評估系統」已經陸續取得台灣和美國的上市許可證,是用於輔助判讀憂鬱症的軟體醫療器材。目前台灣已有多家醫院及診所引進,作為健康檢查或身心科門診檢查的自費項目,金額由各縣市衛生局核定,每次檢測費用要數千元不等。要由經過原廠及精神生理醫學會認證的人員來操作儀器,檢測結果經醫師搭配其他評估,綜合起來,才能做出診斷。

葉啟斌表示,「SEA腦波壓力評估系統」目前需要自費檢查,可搭配商業醫療保險給付。國際上有不少腦波儀廠商,除了憂鬱症,也正積極探索過動症、失智症的生物標記。

原文取自:康健/邱宜君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482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球員大谷翔平的翻譯水原一平嗜賭釀禍,醫師葉啓斌今天表示,成癮者戒除過程很痛苦,會經歷反覆失敗,「最重要的是社會支持系統」。

美國媒體報導,水原一平涉嫌從大谷翔平帳戶匯款45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4300萬元)給組頭,向球隊坦承自己賭博成癮。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上午告訴中央社記者,一般民眾少量金額小賭,一天不賭,也許第1天會有點影響,但2、3天後就會轉移注意力,賭博成癮者卻不是這樣。

他說,賭博成癮者在「量」上會覺得一定要做且「越做越多」,為追求一定程度愉悅感,導致花費金錢、時間越來越多;此外,會覺得「不做不行」,只要不賭可能就坐立難安、不知所措或生活失去樂趣等。

葉啓斌表示,成癮患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造成身體、心理問題,如晚上不睡覺、每天渾渾噩噩,無法完成工作該做的事或簽賭壓力很大而頭痛等。

此外,葉啓斌說,患者可能會有奇怪行為,如故意隱匿賭博行為、躲藏不談,以為在別人不知道狀況下可不用被管控。

葉啓斌表示,急性期要找出患者為何開始賭博,避免進入惡性循環;如果已為賭博開始不工作、影響交友等進入慢性化,要找出是什麼因素讓患者持續投入「明知道是不對的事」。

他說,如果是生物體質上衝動控制問題,多巴胺等物質在體內如汽車油門,血清素等扮演剎車角色,適當藥物可加強衝動控制、把剎車「踩下去」。

葉啓斌表示,環境改變也很重要,如身邊朋友賭博或走去球場路上就經過賭場等都會導致難戒除,要找替代方案如泛舟、攀岩或騎馬等,愉悅度雖可能打折,但也能給予刺激感和愉悅感;如果涉及刑責,進監獄也是很有效的環境改變。

「最重要的是社會支持系統」,葉啓斌說,戒除過程很痛苦,會經歷反覆失敗,需有人陪伴,即使一時失敗也不能放棄,身邊的人要永不放棄循循善誘,才能處理慢性化成癮。

原文取自: 中央通訊社/ 曾以寧
https://www.cna.com.tw/news/aspt/202403210114.aspx

女星大S(徐熙媛)與汪小菲離婚官司風波不斷,22日二度闖到大S位在信義的豪宅,遭警衛報警帶回,晚間汪小菲現身警局,表示自己是來報案的,更控訴大小S,「我汪小菲實名舉報徐熙媛、徐熙娣長期濫用藥物『思諾思』」。大S則透過律師發聲否認。據查,「思諾思」在台灣稱作「史蒂諾斯」,是國人最常用的幾種短效安眠藥,屬於醫師處方及4級管制藥品。

汪小菲22日喝酒後,到大S住的信義區豪宅樓下咆哮,警衛見他情緒激動因此報警,員警到場後,他沒有強行上樓或與警方發生爭執,最後情緒逐漸平穩就自行離去。汪小菲晚間到警局實名告發徐熙媛、徐熙娣長期濫用藥物,不過他沒有做完筆錄,也沒有完成法定程序就衝出警局,向在場媒體表示大、小S「透過第三方證件去買很多他們沒有看醫生的藥物,藥的副作用會產生幻覺」,他透露手上有照片,同學常常幫她送藥,稱大S吃藥後,會用高爾夫球桿、刀捅或打他,隔天就都忘記了。

事實上,汪小菲提到的為「史蒂諾斯」,是國人最常用的幾種短效型安眠藥之一,可能出現夢遊或夢遊開車。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曾表示,這類成分的藥物屬於「短效藥」,特性就是「速效」,吃了馬上就見效,能短時間內睡著、心情也比較放鬆。雖說因為這種短效型的安眠,能夠立刻滿足病人的需求,但也比較容易出現成癮現象,用量愈來愈大,「不吃不行」,如果不吃,身心可能出現不舒服症狀。

目前一般安眠藥屬於醫師處方及第4級管制藥品,一般人無法輕易取得,其中當然也包括史蒂諾斯;另外,史蒂諾斯屬於「非鎮定類安眠藥」,且若患者曾經在使用史蒂諾斯後出現夢遊的情況,也將不被允許繼續使用該藥物,在這樣的管制下,史蒂諾斯可說是相對安全的安眠藥物,又不會有傳統安眠藥使用後出現手腳無力、白天嗜睡的副作用。

原文取自:三立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6%B1%AA%E5%B0%8F%E8%8F%B2%E5%A0%B1%E8%AD%A6%E5%A4%A7%E5%B0%8Fs%E6%BF%AB%E7%94%A8%E8%97%A5%E7%89%A9-%E5%8F%B2%E8%92%82%E8%AB%BE%E6%96%AF-%E6%89%8B%E4%B8%8A%E6%9C%89%E8%AD%89%E6%93%9A%E7%85%A7%E7%89%87-%E9%86%AB%E7%94%9F%E8%AA%AA%E8%A9%B1%E4%BA%86-163503809.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LB7NsEMJfsdjFgyLPxDzObk5p2SEnUnhozwpiPZNoN_qdAfywNpdDvwXFewxDrBIAJaNyvgl58bXQ3PZ2cRdGqgvOuxdev_VaqATey69M46PSviIS5_NO9UBHX0LLPsaiNuJK7gh3DvI8dHIJFNqegreWN8ihV4pCPPSF2K9OZt

據媒體報導,藍營大老驚傳「家暴」,常在自家豪宅對太太、兒子精神、言語家暴。精神科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家暴確實會「代代相傳」,嚴重的心理創傷甚至會改變DNA透過基因遺傳,像是肥胖。

周刊報導,政治家族中國民黨大老驚爆家暴醜聞,儘管有透過保全通報家暴中心,但社福機關至今未對此案開案調查,僅列追蹤。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研究副院長葉啓斌表示,家庭暴力大致上有3類,一類是「來自家暴家庭的施暴者」,通常父母都是施暴者,受虐者從小耳濡目染,不斷學習父母的施暴行為,導致這樣的行為複製到下一代,成為下一個施暴者。

第二類則是「低社經地位家庭」,葉啟斌說,家中環境若不好,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因此家長的情緒波動都相當高,一但無法妥善控制情緒,就會導致暴力行為產生。

最後一類則是「高壓力、高教育程度家庭」,這類家庭很講求門面,平時生活也壓抑情緒,通常家庭成員都不善表達,即使有也傾向累積在心中,最後不堪負荷就會爆發,產生暴力行為,卻又因為要面子,而無法輕易向外求援。

「家暴與肥胖有DNA上的關聯。」葉啟斌說,根據研究顯示,當兒童受到虐待,輕則心理創傷,重則影響到DNA被改變,像是在受虐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產生代謝、飲食障礙等問題,造成身體上的肥胖,而這樣的基因會被遺傳到下一代身上,心理方面的自閉、過動也都可能因為家暴代代相傳。

葉啟斌指出,受虐兒童不僅僅是「身體傷害」,不給孩子吃飯,忽略情感需求也都是一種心理創傷,像是小朋友畫畫後拿著作品給你看,想要尋求稱讚,但照顧者若不予理會,就會忽略到孩子的情感需求,高敏感的兒童可能就會留下心理創傷,「不一定是重大事件,而是一連串的不良對待」。

一般人該如何幫助受虐者?葉啟斌表示,受虐者要被發現,有時候得靠學校老師發現,孩子會異常的心情低落;身邊親友則記得「關心是傾聽」,受虐者希望被理解,因此聽他們講並替他們保守秘密才是最好的方法。

「同時也要關心加害者。」葉啟斌說,許多家庭暴力是因為社會環境導致,像是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在家工作或是找不到工作在家,家庭暴力的盛行率確實有所上升;而加害者常常都是來自受虐的家庭,若要突破也得給予關心,陪伴他們探索不堪的過往,經過心理諮商、藥物多管齊下,同時社會環境也要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包容,才有機會避免出現下一個受虐家庭。

原文取自: 聯合報/ 鄒尚謙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904562

昨天傍晚起地震不斷,今天凌晨更兩度出現規模6以上地震,不少民眾因此「不敢睡覺」,也有人在洗澡時警報大響,醫師提醒,避免強行入睡;不敢洗澡的話,可以安排逃生動線、準備好救難包、將自己的動向告知親友等。近期因為地震影響身心狀態就醫的患者,較平常增加1成左右,建議民眾放鬆、維持日常作息、避免太劇烈運動,也不要「整天躺在床上」,必要時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同時減少茶、咖啡等提神飲料。

4月3日花蓮規模7.2地震發生後餘震不斷,截至今天中午12點累積已1167起餘震,昨天傍晚至今天上午不到一天又暴增逾200起地震,其中更含多起極淺層地震,深度最淺僅1.1公里,不少人整晚頻被震醒,其中最大兩起分別為規模6.3及6.0。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有些民眾經歷過1964年的白河大地震,以及1999年的921大地震,因此被勾起相關的記憶,部分憂鬱或焦慮症患者病情因此惡化,以中年女性最多,也有些民眾是因為暈眩或心悸就醫,後發現是心因性狀態,由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等科別轉介至精神科就醫。

對於因為頻繁地震覺得自己出現頭暈狀況的患者,葉啟斌指出,很多人就是其他科別轉來,很多人檢查發現沒有眩暈,向這些自律神經敏感的患者,建議透過轉移注意力放鬆,例如從事原本喜歡的運動、追劇、向信任的親友宣洩不安的情緒等,也要減少攝取茶、咖啡等,會引起心悸、緊張的提神飲料,都未改善就要到精神科協助。

葉啟斌說,治療上會建議患者放鬆、維持日常作息、避免大幅度調整生活狀態,尤其不要「不出門、整天躺在床上」,如果依舊未改善,可就醫尋求協助,透過服用抗焦慮藥物、自律神經穩定藥物、情緒放鬆、助眠藥物等改善狀態。

葉啟斌建議,要接受現在時常發生地震的狀況,有些人會出現不安全感、不知道該怎麼做、要不要出門、 不敢一個人在家、不敢睡覺等,但這些都是災難過後會有的正常驚恐,就接受這樣的狀況、將專注放在日常事務,避免讓生活出現太大變動。

第二,針對個別狀況,葉啟斌指出,如果經歷過類似創傷,例如1964年白河大地震與1999年921大地震倖存者,之後再碰到相關狀況,會有更敏感狀況,會出現晚上睡不著、心悸、惶惶終日不知道所措等,甚至會有做夢、吃不下飯等,導致1個月瘦4公斤的情形,如果還是常常被恐懼影響,就要早點就醫。

第三,很多人睡眠碰到困擾,葉啟斌說,睡眠對創傷後壓力症狀會有幫助,睡得好會比較快減少相關影響,睡不好會加以持續,希望民眾日常生活盡量不要躺在床上,否則可能會出現惡性循環,讓出傷後壓力症狀變得更嚴重,也不要逼自己強行入睡,「一直努力想睡反而會睡不著」,可以休息一下做些輕鬆的事情,有睡意再睡,或透過深呼吸、慢走、慢跑、肢體伸展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第四,本身有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病患,可能因為地震讓狀況更惡化,會產生思考上影響,注意力無法集中之外,還可能出現無助、無望、對未來沒有希望等,食不知味的感覺等,如果持續2周以上,可能已經有焦慮或憂鬱發作,要盡快回診。

葉啟斌也提醒,盡量維持原來吃東西的節奏,不要因為恐懼而大吃大喝,雖然吃東西會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雖然可以暫時緩解恐懼,但睡前過度進食,反而會讓睡眠不穩定,容易使睡眠間斷、不夠深層。

也有些人因為地震而不敢洗澡,葉啟斌建議,要做好萬全準備,可以將準備好的急救包,放在洗澡的地方、相關動線安排清楚簡單、周知家人自己要洗澡、把通信警告設施放在身邊、本來洗澡洗半小時,改洗10分鐘。

原文取自:聯合報/賴昀岫
https://udn.com/news/story/123995/7918320

新北市中和區一間汽車旅館發生命案,警方今(14日)下午1時許接獲民眾通報,抵達現場發現,9歲女童及6歲男童已明顯死亡。據了解,初步調查,犯嫌是其36歲的蘇姓生母,為單親媽媽,疑似生活壓力大,才會在飲酒、拉K後,情緒不穩以枕頭悶死兒女,詳細案發原因及經過,仍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天阿!」三總副院長、精神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聽聞兩名幼兒疑似遭到生母悶死,當下驚呼。葉啟斌說,就醫療層面應先了解,該名媽媽有無憂鬱、躁鬱,甚至因吸毒、喝酒而出現幻聽、幻覺等精神疾病狀態,而對孩子下手,這是精神科醫師常常會擔心這樣的事情。

葉啟斌說,該名媽媽可能照顧自己都有困難,更何況還要照顧2名幼童,精神狀況恐已在崩潰邊緣,再飽受龐大的壓力,在如此不堪負荷的情形下,特別在吸毒、飲酒後,可能失去衝動的控制能力,而發生這樣的事情;臨床發現,一般藥物濫用者,常有共用多種藥物的情形,並會合併菸、酒,而出現情緒不穩等情形。

葉啟斌指出,如此無法照顧自己和孩子的媽媽,除醫療的協助外,社福系統也應適時介入,當孩子沒有被照顧好,「其實也是國家的責任」。因此,在歐美國家多針對此類問題家庭,從孩子出生後可能每間隔3個月、6個月、1年等開始長期追蹤、監控,避免悲劇的發生。

葉啟斌說,過往社會結構為大家庭,家人間都會互相幫忙,但現在卻是以小家庭、單親家庭居多,且孩子也不希望由爸媽、公婆照顧,無形中在家庭結構改變、支持力道不足下,家長須獨自面對許多壓力,這也是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原文取自: 聯合新聞報/沈能元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963574

藝人黃子佼於非法偷拍平台「創意私房」購買兒少性影像,北檢今天依違反兒少性剝削條例起訴;藝人NONO陳宣裕去年遭爆猥褻、性侵多名女子,士檢今依犯強制性交、強制猥褻等罪起訴。醫師指出,NONO、黃子佼遭起訴案件,會勾起有相同創傷經驗者,且狀況嚴重者,恐會因為新聞事件更感受到憂鬱、無助,若發現自己超過二周以上有無力感、對未來無望等感受,應盡快對外求助。

NONO與黃子佼今遭北檢起訴,不少網友叫好,但網紅德州媽媽今於臉書上分享感受,提到近期「掃黃(黃子佼)」的過程,出現一些創傷後症候群(PTSD)症狀,不但睡不好還開始做惡夢,感覺自己隨時都能哭出來,且與友人提起黃子佼事件情緒都變得很激動。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無論是黃子佼或是NONO的新聞事件,對於有相關處境者會出現兩種反應,一是容易因新聞事件勾起過往傷痛回憶,但起訴讓正義得以伸張,反而可以代償宣洩過去的委屈;二是過去的創傷經驗「非常嚴重」者,會因新聞事件陷入負向思考,認為自己沒用、世界對自己殘忍,感受到無助、未來無望、無人陪伴等嚴重孤獨感。

另外,有些有創傷經驗會讓患者出現短暫解離反應,覺得不想回憶、想要壓抑,葉啟斌形容,像是「在生活與想像中擺盪」,可能開始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聚精會神,更深層一點的話,晚上可能會做惡夢,或是出現噁心、嘔吐、頭暈、腹痛、頭痛等身體反應,如果能在2星期內改善,就不用太擔心,若超過2星期就要盡速就醫求助。

葉啟斌表示,不過有些人即使沒有類似的創傷經驗,因本身有有精神官能症、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等症狀,受新聞事件影響,原先的精神疾病受到干擾,使病情在短時間內加劇。

葉啟斌說,可以找一個不會將自己的事情當作八卦的「安全對象」傾吐,也可以尋求諮商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協助,透過認知治療導正自責或懷疑的荒謬認知,仍未見效,可透過血清素等藥物,阻斷一連串鑽牛角尖的漩渦式思考、避免一再反芻。

除了口語訴說,也能夠透過文字呈現,葉啟斌說,最簡單的就是好好睡一覺,藉由睡眠逐漸消化創傷記憶,也可以透過運動,讓神經修復因子修補受損的神經細胞,會鼓勵經歷者些事的患者不要覺得挫折,因為這是腦部創傷的反應,只要導引回到自己原來在做的事情即可。

另外,有些性侵事件會發生在兒童身上,葉啟斌指出,未滿4歲的小小孩,記憶可能很模糊,這段時間的創傷經驗會計入潛意識,由於記憶尚未成形,長大遇到類似事件連結時,才會被勾起片段記憶連結;4至10歲的孩子,記憶沒辦法完整實現,可能會以抽象惡夢的形式呈現,例如出現怪獸、火災、地震等內容,或以找不出原因的頭痛、肚子痛等症狀表現。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賴昀岫
https://tw.news.yahoo.com/nono-%E9%BB%83%E5%AD%90%E4%BD%BC%E9%81%AD%E8%B5%B7%E8%A8%B4-%E9%86%AB-%E9%A1%9E%E4%BC%BC%E7%B6%93%E9%A9%97%E5%8F%97%E5%AE%B3%E8%80%85-%E6%81%90%E6%9C%89%E5%85%A9%E6%A5%B5%E5%8F%8D%E6%87%89-122507676.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LB7NsEMJfsdjFgyLPxDzObk5p2SEnUnhozwpiPZNoN_qdAfywNpdDvwXFewxDrBIAJaNyvgl58bXQ3PZ2cRdGqgvOuxdev_VaqATey69M46PSviIS5_NO9UBHX0LLPsaiNuJK7gh3DvI8dHIJFNqegreWN8ihV4pCPPSF2K9OZt

從北捷鄭捷事件到今(21)日中捷傷人事件,10年間2起犯案都在密閉的捷運車廂,有民眾緊急避難,也有民眾勇於上前制止。內湖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不要落入英雄片劇情,逃離危險是應該的,沒有幫上忙也不要有負擔。

「不是要去同情,很多加害者原來都是被害者,可能曾經受過什麼創傷,需要去了解」,被問及中捷傷人事件,葉啟斌分析,犯嫌可能也是需要被幫忙的,因為他可能會失控,制裁羈押他,讓他能依照法律命令接受評估與治療,所以制裁也是一種幫忙。

談及事發該如何應對,葉啟斌說,不用逼自己去跟犯嫌對話,第一我們手上沒有武器,一個人與對方單挑太危險,不應該做這樣的事情,我們也不具有安撫別人的能力,當下可以逃離,不必有負擔感,千萬不要落入英雄片的劇情。

葉啟斌建議,其實民眾可以注意身邊的人,通常有邏輯可循,例如有些人會開始臉紅脖子粗、講話比較大聲、跟人互動比較沒有界線,踰越人際之間應該有的距離,去做出他想要做的事情,這也隱含這種人的個性比較衝動,對別人不夠尊重也較自我,甚至比較莽撞,遇到這類人可以離遠一點,若發現對方有攜帶凶器,更要盡早呼救,別人或許沒看到,在遠離同時可以盡快找人幫忙,也許可以救更多人。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加害者母親的謝瓊煖悲痛道出「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讓許多人鼻酸並反思。

葉啟斌相信,加害者家人也不願這種事情發生,這些家人可能也想阻止,但這些加害別人的人,行為是不可控的,甚至父母可能都是他加害的對象,「這些一線面對的家人,都已經生活在恐懼中,我們又怎樣去責怪他們呢?」

回歸到原點,葉啟斌認為,國家應盡責任,發現這群人出現在社區中,所謂的社區安全網就要通報評估介入,當藥石罔效,法律上是否要制裁矯正,都要各單位通力合作,甚至成立災難醫學部門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原文取自:NOWnews今日新聞/許若茵
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6%8D%B7%E7%88%86%E5%82%B7%E4%BA%BA%E6%A1%88-%E9%86%AB-%E6%B2%92%E5%B9%AB%E4%B8%8A%E5%BF%99%E4%B9%9F%E4%B8%8D%E8%A6%81%E6%9C%89%E8%B2%A0%E6%93%94-072544080.html

立法院今天續審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民間團體發起「青鳥行動」包圍立院周邊,醫師提醒,現場氣氛可能相當高昂,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病史等病史者,要帶舌下含片等「救命藥」,也要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避免天氣悶熱造成的惹衰竭;如有臉紅脖子粗、聲音變大、眼神怒視等,代表開始處於被情緒帶領的狀態,應設法轉移注意力或遠離現場。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強調,「預防重於治療」,需要留意三大重點,第一,因為上街陳亢,產生衝突或情緒不穩定可能性很高,要知道自己過去是否為敏感或高危險族群,例如碰到一點點事情就臉紅脖子粗、大哭大鬧,像這樣的族群,或許就不那麼適合,「對自己的特質有所瞭解,才能防範於未然」。

第二,如果還是想為了理想、抱負等原因一定要前往現場,葉啟斌指出,「群眾心理」常是左右陳抗情緒的根源,如果旁人是會讓自己火上澆油,甚至沒辦法拉你、會操弄你的,就要加以辨識,建議結伴同行,找平常熟悉自己的人,「必要時拉住你」,避免危險狀況。

第三,自己也要察覺一些警訊,如臉紅脖子粗、聲音變大、眼睛張大且怒視等,代表開始處於被情緒帶領的狀態,葉啟斌說,要設法離開現場,「火山爆發就要逃命,不要等到最後一分鐘」,也要準備好必要藥品與安全防護。

葉啟斌進一步指出,沒辦法離開現場的話,可以先在原地保持不動、閉眼深呼吸,冥想過去發生過的輕鬆情境,如草地、藍天等,透過正向想法,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心力、做得足夠」,不要把自己逼到牆角。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賴昀岫
https://udn.com/news/story/123475/7993761

藝人孫鵬和狄鶯的兒子孫安佐,赴泰國吸食大麻後出現脫序行為,遭警方逮捕安排入住精神醫療院所。精神科醫師、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葉啟斌表示,吸食大麻的急性期會產生意識混淆以及興奮感,部分民眾因缺乏生活目標或內心空虛者,大麻的急性期感受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依賴,漸漸成為「慢性施用者」,出現成癮行為。

泰國大麻合法化之後,不少台灣民眾赴泰國旅遊藉機嘗試大麻,其中有人因施用後的不良反應,遭送至當地急診就醫。葉啟斌表示,短期、大量使用大麻,會產生興奮、虛無飄渺、現實混淆等急性反應,在急性期過後,若施用者生活缺乏目標,會想要一直待在虛幻情境中,產生心理依賴,成為慢性施用者。

葉啟斌說,研究顯示,慢性施用大麻者,會出現認知缺陷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佳,導致患者與現實愈來愈脫節,日常必須執行的工作愈來愈難勝任,行為逐漸脫離一般社會規範,長久以往會產生憂鬱、心情低落等狀況,部分患者會出現衝動、魯莽的行為,這是因為對於行為後果難以辨識所致。

「不過,撇開大麻效應,吸食大麻者出現脫序行為,必須考量自身個性因素。」葉啟斌表示,會去嘗試大麻的民眾,本身多具有熱愛挑戰、富有好奇心,喜歡冒險刺激等人格特質,特定個性確實會導致民眾傾向使用成癮物質,個性因素是否是行為失常的原因之一需一併考慮。

原文取自:聯合新聞網/林琮恩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03415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4YLhHZLjE
來源取自:中視新聞

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2023)國人十大死因,總死亡人數較上年減少2863人,主要原因是2022年仍盤據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的新冠肺炎,終於「識相」地退至十大死因第6位。

但很多人可能沒有發現,同一時間,去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竟多達3898人,不但較上年增加111人,死亡人數更創下近14年的新高。專家指出,自殺是多因性的,很難說其中有無後疫情時代的「殘餘效應」,值得政府重視。

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間主要應是2020至2022這3年,但研究發現,這段時間全球各國的自殺人數普遍都未明顯增加,甚至是減少的;直到去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包括台灣在內各國自殺人數才明顯上升。

自殺死亡率、人數雙降 老人居仍居年齡層之首

除了自殺死亡人數創下近14年新高,去年國內各年齡層自殺死亡人口數的增減及死亡率變化,也很值得觀察。

長期以來,65歲以上銀髮族的自殺死亡率均居各年齡層之冠,其主要原因除老年人口分母小;另許多老年人獨居;自殺手段也普遍比非銀髮族激烈等,許多老人經常都是在自裁多日之後才被發現,等到親友發覺情況有報警求救,往往已是無力可回天。

不過,去年老人自殺死亡率27.0%,雖仍居各年齡層之首;然而與前年相較,去年老人自殺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了8人,自殺死亡率也減少了1.4個百分點,是自殺死亡人數及自殺死亡率唯一同時減少的年齡族群。

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副院長、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啟斌則認為,新冠肺炎肆虐了3、4年,資料顯示死者有相當比例都是高齡的脆弱老人;換言之,可能就是因為很多長者已因新冠肺炎凋零,才導致老人的自殺人數有所「收斂」。

24歲以下年輕族群僅增1人 免費諮商政策迴響佳將續辦

另一方面,去年開始,政府對年輕族群的自殺防治工作也有了具體的作為。去年8月起衛福部心理司對年滿15歲到30歲的年輕族群提供每人最多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且受惠者沒有任何資格門檻,目的就是要針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全面的初篩,進而找出有自殺風險的年輕人。

事實證明, 該政策堪稱叫好又叫座,預估名額在推出不久後就預約一空,心理司只好與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及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等7大公學協會緊急情商,在最短時間內繼續增加諮商名額。

據瞭解,不到1年,該計畫已有數萬名年經族群受惠,其中經評估有自殺風險的年輕族群,也經轉介精神科接受進一步的治療。或許這也是去年0~24歲年輕族群自殺人數僅較前年增加1人的原因。正因相闗政策初試啼聲即有此不錯的迴響,據瞭解,今年7月底計畫試辦期滿,衛福部已決定將繼續延長該計畫的進行。

中青壯年自殺死亡人數、死亡率大增 男性遠超女性

銀髮族與年輕族群去年自殺人數都見減少,整體自殺人數依然大增,依此就不難推估增加的自殺人口,主要都來青壯年及中壯年。尤其是45~64歲中壯年人口去年自殺死亡人數1345人,較去年足足增加了75人之多;其次25~44歲的青壯年人口去年自殺死亡人數也較前年增加了43人,且去年2個族群的自殺死亡率都較前年明顯增加。

中年族群難為 疫後衝刺、年齡代溝、家庭教養成壓肩石

葉啟斌表示,各行各業好不容易熬過疫情造成的低谷,現在企業主對公司的業續表現都磨拳摖掌,而45~64歲的的中年人口在公司往往都是扮演中高階主管的角色。經常必須直接面對老闆的種種要求,也是壓力最大的人。此外,資訊科技發展快速,中壯年身為主管,卻可能在電腦技術上反而比不上年輕的下屬,相處也可能因年齡代溝顯得格格不入,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壓力的惡性循環。

部分當事人在公司發展不順遂,影響心情,回家首當其衝就會影響家庭的氣氛,尤其是與另一半的相處,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婚姻關係破裂;另中壯年的子女多正值青春期,其對網路各種訊息來源的掌握更勝於家長,對於父母的教導很難說一是一,也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以上種種,都會導致相當比例的中壯年面臨在公司被上下夾攻,在家又面臨內外夾攻的處境,確實相當難為。

「防治不單只是衛生單位之責」 醫師籲修法企業雇用心理師

葉啟斌強調,自殺防治不應該只是衛生單位的事,勞工單位應積極督促企業雇主負起的的責任。他認為,政府應盡快修訂《勞基法》,要求員工人數達一定規模的企業必須約聘或雇用心理師或社工師;雇主也必須要建立心理健康是員工在職場上發揮生產力、創造力最重要來源的心態。

更理想的狀態是公司負責人應與心理師併肩作戰,合力扮演「自殺守門人」 的角色,從監測、促進、加強溝通等面向,全面關心勞工在職場的適應情況、以及有無勞逸不均,或遭受職場霸凌的情況;此外,也可不定時舉辦運動會、餐敘、歌唱大賽等活動幫助員工抒壓;甚至透過雇主與員工不定期相互評比的機制,增加對彼此的瞭解。

至於不在職場上的失業中壯年人口,其自殺防治工作更是重要,一定要由目前全國已設置70多處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心理師、社工師、自殺觀訪員,以及民間的NGO團體聯手主動出擊,針對自殺的高風險個案定期提供關懷與輔導。無論去年自殺人數創新高與新冠肺炎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自殺防治都是永恆的課題,自殺死亡人數創下近14年新高不是件小事,政府應立即結合跨部會的力量,設法努力接住每個只因一時遭遇低潮就想放棄的生命,再給他們一個繼續向前走的機會。

原文取自:新新聞/黃天如
https://new7.storm.mg/article/5173789

婦人腳步沉重,強忍悲痛到場,配合檢方相驗,在1天之內痛失孫子、女兒,更沒料到兇手可能是自己女婿。

已逝劉姓女子母親說:「(女兒跟她老公都平常會吵架嗎?)不會,就是都不會,讓我們都沒預警,經濟壓力也不會,2個家庭爸爸媽媽、2個家庭都不錯。」

這起人倫悲劇在新北市三重,警方初步調查,同住丈夫9日疑似先殺妻,離開住處後,在車內悶死6個月大孩子,最後自己也輕生。會走上絕路,爆出疑似與經濟壓力、育兒問題有關,但詳細動機有待釐清。

新北市三重分局副分局長林文隆表示,「在台北市北投區馬槽橋下發現劉女的丈夫廖男,以及其小孩已經陳屍在車內。」

而日前在新店的1名母親,帶女兒跳水尋短;台中也有母親抱女兒墜樓身亡,這類殺子後輕生案件,今(2024)年7月至今至少有3起,發生事故的家庭狀況各不同,只是父母把孩子視為珍寶,究竟是什麼原因?會出現帶走無力抗拒的孩童去尋短的念頭?

三總精神醫學部醫師葉啟斌分析,「可能會覺得他周遭的世界、環境對他都非常的不利,所以他不想要把這個小孩子也陷入這樣的不利的狀況,想要拯救自己、拯救小孩,這樣的思考的基本架構;第二,當然就是本身是有帶有仇恨的,他想要洩恨。」

根據衛福部2017年到2023年的數據,這類案件造成62名兒少死亡;從家長經濟問題、健康問題、清感關係等各層面,都可能是因素之一。但殺子輕生事件往往猝不及防,事前不易察覺,又能如何防治?

除了靠政府資源介入,也有專家表示,身旁的親友多點關懷、留意徵兆,家長碰到困境更應該勇於求助,不該任意剝奪孩童生命,釀成家庭悲劇。

原文取自:公視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6%AE%BA%E5%AD%90%E8%BC%95%E7%94%9F%E6%A1%886%E5%B9%B4%E5%A5%AA62%E7%AB%A5%E5%91%BD-%E5%B0%88%E5%AE%B6-%E6%94%BF%E5%BA%9C%E6%87%89%E5%8A%A0%E5%BC%B7%E8%B3%87%E6%BA%90%E4%BB%8B%E5%85%A5%E5%AE%A3%E5%B0%8E-115003515.html

北市培諾米達幼兒園教保員涉嫌長期猥褻性侵園內幼童,首批家長前年向北市府及地檢署舉報,當時受害女童約僅6人,但相關單位當時以查無實證為由結案, 且讓毛繼續留任,導致被害幼兒增至20餘人。專家強調,「幼兒時期的傷害可能會橫跨孩子的一生」。針對此案,監委已正式立案徹查,培諾米達事件最早在2022年7月爆出,家長安安(化名)指控該園保育員毛畯珅,涉嫌多次且長期利用午休及家長接送幼兒空檔,以講故事為由,將不特定女童抱坐在大腿上。但「毛老師」嘴上在講故事,手卻沒閒著;他竟趁小朋友都在專心聽故事的空檔,將手伸進所抱女童裙底撫摸其私密處,甚至以手指性侵得逞。

但因毛畯珅不只是員工,更是這家幼兒園園長洪佩筠的兒子,所以他對園內環境乃至於監視器擺放位置瞭若指掌。或許因為這個原因,縱有家長指控他涉嫌猥褻性侵女童,有孩子的證詞、有驗傷單。北市教育局及台北地檢署獲報也先後介人調查,但幼兒園內的監視器內容無論怎麼看,卻都看不出什麼可疑之處,以致毛畯珅第一次可獲不起訴處分。

一味依賴監視器,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所謂早期鑑定就是針對性侵害案件被害人為未成年或心智障礙者,經檢察官同意,在幼兒對侵害經露印像還十分鮮明的階段,由專業的社工、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組成的團隊,透過遊戲、說故事、畫圖等方式,協助兒童表露事發的經過,並進一步瞭解孩子是否有典型的創傷反應。

惟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此事事關重大,縱使幼兒園監視器內未發現板上釘釘的犯罪事實,但依常理判斷,年僅2、3歲或4、5歲的幼兒應該很難有「誣陷」平日在校照顧他們生活起居教保員叔叔的動機;更何況作出類似指控的幼兒家長並不只一人,可見事出必有因。

兒童性虐待案件通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直到去年7月,毛畯珅的犯行終於紙包不住火,因為有更多的家長報案、還有更多有力的證詞及驗傷單,毛畯珅才終於遭到羈押。而這一時間點距離首位家長安安的踢爆,已整整相隔了1年,初步盤點受害女童也從初期約6、7增加到逾20人。更別提警方竟然還在毛畯珅的手機裡,查扣了超過600部的兒童不雅影片。

讓人不得不慨嘆,若北市府及台北地檢署初期調查時能夠更多一分企圖心,或者至少應要求毛畯珅暫離原職,靜候司法調查結果,此案就有「停損」的機會,現在被害人人數也不致於有20多人這麼多。

也就是說,整個幼兒園絕對不是只有毛畯珅一名教保員,他從出現犯罪動機、醞釀犯案,到一次又一次對幼兒伸出魔掌,身邊其他的教保員應該是有機會察覺出有哪裡怪怪的,進而作出介入與阻止的動作。但不知是否因為其他教保員都太專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了,或是畏於毛畯珅「小老闆」的身分,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只能選擇隱忍不發,而最後被視為供品賠上的就是無辜的孩子。

後續心理諮商與精神治療難度都很高
這類案件就和「家內性侵」相仿,在幼兒園擔任保育員的毛畯珅,很有可能原本是孩子們在幼兒園最信任、依賴甚至是崇拜的對象;然而這樣的人,一夕之間卻成為傷害他們最深的人,光是要讓孩子面對這一點,就是一件非常慘忍的事。

正因這類案件的後續心理諮商與精神治療難度都很高,所以一般都必須特別委由有經驗且資深的諮商師及精神科醫師,才能擔此重任。

面對遭到性侵害幼兒的後續治療,一般都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若是孩子的年紀實太小,語言與表意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或是個人對於創傷回溯特別敏感者,也可以引用上述早期鑑定使用的遊戲、繪畫方式,幫助他們把內心受到的傷害抒發出來。至於用藥的選項則會放在比較後面,一般會等到部分個案真的出現情緒、精神症狀甚至是精神疾病時,精神科醫師才會考慮用藥。

並非每一個侵犯幼童者都患有戀童症
家長的心急如焚是可以理解的,但此時建議應留一些空間與時間給孩子,不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去逼孩子鉅細靡遺地全盤托出事情發生的全部經過。此時此刻先讓孩子的生活回覆常軌才是最重要的,同時觀察孩子的變化,然後先跟專業人員討論該怎麼跟孩子談?從何談起?才是比較妥適的做法。

從藝人黃子佼涉嫌購買未成年性影像的「創意私房」,到此次的北市培諾米達幼兒園事件,很多民眾可能都會想,這個社會上有「戀童症」的人真的有那麼多嗎?果真如此,我們的孩子身處的環竟也未免太危險了吧!又戀童症是可以治療的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可能約略辨識出戀童症患者,藉以多一分戒心保護我們的孩子?

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副院長葉啟斌強調,「並非所有的非法行為都是病理行為,反之亦然」例如並非每一個侵犯幼童者都患有戀童症;也並非侵犯幼童者就一定是戀童症,民眾逕自將兩者劃上等號,不但對案情本身沒有幫助,有時還會形成一種倒因為果的迷思。

這些跡象可幫助家長辨識「戀童症」傾向者
至於家長若想分辨別出疑似有「戀童症」傾向者,以保護自己的孩子,大約只有幾個跡象可循:個案總是對兒童表現得特別親膩,且其親膩程度已遠遠超出一般正常社交可以接受的範圍與程度;或者個案常輕易對孩子說出誘導言語,例如:「只要妳讓叔叔親一下,叔叔就送妳一個小禮物。」等,身旁若有人尤其是陌生人動輒對自己的孩子作出以上類似言行,為人父母者就應提高警覺。

原文取自:風傳媒/黃天如
https://new7.storm.mg/article/5206594

家屬及社會要多點關懷及同理心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暴力傾向不會高於一般人,但家人成為受害者的情況並不少見,此可能與「妄想」有關,例如患者可能認為飯菜被下藥,而家人往往是準備飯菜的人,因此成為妄想的對象;家人經常督促患者的生活作息和用藥,這些生活中的瑣事也可能引發患者的反應。

葉啟斌提到,隨著精神衛生法的修訂,未來強制就醫將變得更困難,為了兼顧人權與安全,需持續推動居家訪視和社區強制治療等配套措施,政府目前已在全國廣設心理衛生中心,方便患者就醫,並通過居家訪視和健保補助長效針劑等方式,都有助於穩定患者病情。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邱芷柔、黃淑莉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661009

想要延緩更年期該怎麼做?更年期是人生必經過程,受荷爾蒙激素分泌量不足影響,除了情緒,也會有很多身體上的狀況,因此如何平衡生活中的壓力及飲食照顧,減緩這過程中帶來的不適感,其實在平時的保養工作就很重要。

更年期幾歲開始?更年期症狀曝光
明明天氣沒有很熱,冷氣也已經開到最強了,還是覺得很燥熱,像是有一團火,在胸口裡面不停的燒出來,如果年紀又剛好在49歲上下,要注意了,很有可能就是更年期來了。

熱氣在體內直冒,像是這樣的「熱潮紅」,很有可能就是在歷經荷爾蒙改變時,伴隨發生的症狀之一,平均45歲至52歲的年齡區間時,女性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所謂「更年期」。除了熱潮紅外,還有女性最外顯的「停經」,另外包括心悸、盜汗、皮膚乾、尿失禁、頻尿等各類情況也在其中,同時伴隨易怒、焦慮、沮喪情緒困擾。

減緩更年期不適、延後更年期發生都很重要
現在的人活得比較久,很多都是活到80幾、90歲。停經以後,也有很多的生理變化,例如骨質流失、膠原蛋白減少、生殖道萎縮等。在這個時間點,對婦女來講,可能要做一個健康的規劃,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會發生的。如何來減緩或是延後發生,不影響之後的生活品質或是健康狀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三總精神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在這個年齡階段,除了荷爾蒙產生變化之外,還有很多面臨人生階段的改變,例如小孩開始離家、孤單空巢的感覺出現,身體的構造上也有皮膚鬆弛等狀況,夫妻的感情關係上面也會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再者,在這個年齡時,會面臨在職場上的很多挑戰。

葉啟斌建議,在心理上要知道自己現在是處於人生的過渡期,必須要把這些可能產生的身體心理等變化,視為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理所當然的。不要一直覺得一定要去克服它,有時候反而是要學著怎麼樣跟它共存。

除了荷爾蒙藥物治療以外,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以及養成運動習慣,都是保養的小撇步。以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身體變化,才能好好地撐過人生難避免的過渡期。

原文取自:健康2.0/羅以容
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50055

「我的小孩不聽話、不受教,身為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小孩闖禍?」無論在網路上、醫院診間,常有父母提出這類疑惑,而十月中,台北市內湖區一名15歲少年因無照駕車釀成重大傷亡,新竹也有一名17歲少年無照駕車,造成意外,青少年無照駕駛問題與教養問題,更引發關注。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葉啟斌觀察到,這年齡的孩子,做事往往很衝動,加上近來不少父母工時越來越長、壓力越來越大,因時間、體力有限,和孩子互動時,往往只聚焦於課業、成績表現,沒時間、體力好好傾聽孩子的心聲,隨著孩子長大,逐漸發現自己在教養上使不上力,便會感覺挫折、沮喪。

葉啟斌建議,面對孩子急欲尋求肯定、做事衝動,父母、家長教養小孩時,可以把握三原則:第一,平常可多傾聽孩子的生活、交友點滴、多了解孩子作息,而非僅聚焦於課業、成績表現;第二,當孩子想做些事情引發大人關注,卻有點危險、不適合,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再說明自己的擔心與勸阻的理由,小孩會比較聽得進去;第三,陪伴孩子花時間運動,若養成運動習慣,對減少衝動、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產生不少幫助。

舉例來說,有的孩子有過動傾向,坐公車時,可能手拉上面拉環、懸空擺盪,而家長在勸阻時,可以先告訴孩子:「你可以這樣擺盪,表示你臂力很好。」代表自己有注意到孩子的行為,接著告訴孩子,這樣做可能帶有危險性,導致自己、他人受傷,上面的拉環,也可能拉壞,讓孩子理解大人的考量、憂慮,小孩這樣的行為,就會慢慢減少。

此外,有些小孩不擅長與其他人互動,平常去速食餐廳點餐,用點餐機比較自在,想買東西,無論離商家距離多近,都要花錢請外送送到家,這種現象常讓家長百思不得其解。

對此,葉啟斌也建議,這是世代、新科技所造成的差異,孩子背後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是不喜歡和別人互動,有的孩子則是寧願多花錢,只求快速、方便,當家長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動機,自然就能好好溝通、陪伴,與孩子互動時,衝突、摩擦也可以逐漸減少。

原文取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蘇湘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amp/story/123161/8346783

台北捷運板南線列車上,前晚發生疑似精神有異、出現幻聽症狀的女子,自稱聽到有人說她壞話,竟掏出美工刀攻擊身旁不認識的男高中生成傷,事後調查,這名王姓女子擁有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的高學歷,但多次因情緒問題,工作不久就轉換工作,當天又是離職日,但她無精障手冊或相關就醫紀錄,疑為精神疾病未就醫的黑數,醫界認為社會上這類隱藏性的病患不少。

另有精神科醫師表示,若該女被辭退後,原公司有做好輔導和關心,或許有機會避免發生這件悲劇,籲雇主和長官辭退部屬也該負起社會責任,不該把類似的風險成本外部化。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醫師葉啟斌表示,本案中王女是因環境影響造成情緒和精神狀況不穩定,這樣的案例沒有就醫紀錄就比較難預防,且在捷運上一般乘客不太會注意周邊的人的狀況,甚至很多人戴著口罩掩蓋面部表情,的確很難預防。

葉啟斌說,一般狀況下,承受極大精神或情緒壓力的人,通常會有比較明顯的警訊,例如面露凶光、表情呆滯、空洞面容,或是從平靜的狀態下突然變成情緒失控,會大吼大叫、臉紅脖子粗,然後突然侵犯或迫害他人,這類情形通常可從人的神情、表情和姿勢略窺一二。

葉啟斌建議,職場上公司或許應配置諮商師,在類似狀況上或平時員工有情緒時可以談一談,就像失戀一樣,好好分手、把事情做好,預防未然。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吳亮儀、張文川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676391

「你是E人還是I人呢?」、「好羨慕E人總是可以侃侃而談!」、「社恐該怎麼辦?」許多人把社恐當成一種困擾,事實上,像男神梁朝偉、小S的大女兒Elly許曦文都曾自曝有社恐。不過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說法,對社交會感到恐懼、焦慮、害怕,才是正常,也才符合生物本能。為何會這樣說呢?

目前擔任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同時也是該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的葉啟斌解釋,與陌生人、不熟的人寒暄、聊天、互動會有壓力、感到恐懼,這很正常,因為和別人互動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風險」,因此的確需要特別提防、小心,除非建立足夠安全感,與人相處才會比較安心、放心。

當社恐侵蝕生活,怎麼辦?
不過葉啟斌也提醒,面對社交情境,一旦壓力過頭,很可能就會對行為、思考、生活造成一些困擾,當情況很嚴重的時候,便演變成「社交焦慮症」,此時,這些對社交焦慮症族群常擔心自己說話、穿著與行為舉止受他人審視,也憂心自己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令人尷尬、困窘,因而常陷入天人交戰。

當情況進一步惡化,部份社交焦慮症患者甚至不敢出門,也害怕與陌生人見面,連上學、上班等該做、想做的事,都沒有辦法執行,這時,生活功能已受損害,若持續六個月,建議就要求助、就醫,以免病情加劇、生活機能更受傷害。

事實上,不少社交焦慮症患者後來產生了憂鬱症,有研究報告顯示,在社交焦慮症患者中,約四成後來出現憂鬱症,當憂鬱症發作,病患的生活更陷入一團亂,「那個痛苦是難以言喻的」,因此很需專業人員的支持、協助。

缺乏社交技巧,可以這樣做!
此外,葉啟斌舉例,有些小孩很怕生、缺乏社交技巧,且對社交充滿恐懼,這時,「並不是像一些爸媽一樣,認為把小孩丟到一個公共場合,小孩就知道怎麼社交。」

葉啟斌建議,父母可以教導一些小技巧,像教導孩子可先在旁邊觀察,看有沒有空檔,或有沒有比較友善的人可以互動,然後逐漸累積一些成功經驗,同時,父母也要教導,若社交、與他人互動過程遭到拒絕,也並不代表一次失敗,就是失敗者,可繼續尋求新的嘗試機會,在父母循序漸進的引導、支持下,孩子的社交技巧也會逐漸進步,而這些方法,成人也是適用。

原文取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蘇湘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3161/8360816

今年10月中,發生台北市內湖區15歲少年無照開車肇事意外,釀成重大傷亡,發生這種事情,父母當然是要負責的!


不過這年齡的青少年,真的讓人很頭痛。身為父母,面對小孩很容易衝動,或做些危險的事情,到底該如何教養,才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


這次,我們邀請到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葉啟斌來分析這些青少年背後的心理狀態,同時也來分享一下教養小絕招,讓父母壓力減輕,還可以充分發揮影響力!

原文取自:聯合報/記者蘇湘雲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3573/8382847

想要延緩更年期該怎麼做?更年期是人生必經過程,受荷爾蒙激素分泌量不足影響,除了情緒,也會有很多身體上的狀況,因此如何平衡生活中的壓力及飲食照顧,減緩這過程中帶來的不適感,其實在平時的保養工作就很重要。

更年期幾歲開始?更年期症狀曝光
明明天氣沒有很熱,冷氣也已經開到最強了,還是覺得很燥熱,像是有一團火,在胸口裡面不停的燒出來,如果年紀又剛好在49歲上下,要注意了,很有可能就是更年期來了。

熱氣在體內直冒,像是這樣的「熱潮紅」,很有可能就是在歷經荷爾蒙改變時,伴隨發生的症狀之一,平均45歲至52歲的年齡區間時,女性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所謂「更年期」。除了熱潮紅外,還有女性最外顯的「停經」,另外包括心悸、盜汗、皮膚乾、尿失禁、頻尿等各類情況也在其中,同時伴隨易怒、焦慮、沮喪情緒困擾。

減緩更年期不適、延後更年期發生都很重要
現在的人活得比較久,很多都是活到80幾、90歲。停經以後,也有很多的生理變化,例如骨質流失、膠原蛋白減少、生殖道萎縮等。在這個時間點,對婦女來講,可能要做一個健康的規劃,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會發生的。如何來減緩或是延後發生,不影響之後的生活品質或是健康狀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三總精神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在這個年齡階段,除了荷爾蒙產生變化之外,還有很多面臨人生階段的改變,例如小孩開始離家、孤單空巢的感覺出現,身體的構造上也有皮膚鬆弛等狀況,夫妻的感情關係上面也會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再者,在這個年齡時,會面臨在職場上的很多挑戰。

葉啟斌建議,在心理上要知道自己現在是處於人生的過渡期,必須要把這些可能產生的身體心理等變化,視為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理所當然的。不要一直覺得一定要去克服它,有時候反而是要學著怎麼樣跟它共存。

除了荷爾蒙藥物治療以外,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以及養成運動習慣,都是保養的小撇步。以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身體變化,才能好好地撐過人生難避免的過渡期。

原文取自:健康2.0/羅以容
https://health.tvbs.com.tw/strong/350055?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Yahoo_news

我國兒童過動症盛行率約5到10%,不少孩童在小學階段,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衝動症狀。國衛院研究指出,兒童時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者,青少年時期遭霸凌風險為一般青少年的1.5倍;醫師示警,若兒童時期罹ADHD卻沒有介入治療,近半數症狀可能延續到青春期,導致更嚴重的翹家、翹課等行為。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峻吉與群健所所長邱弘毅,針對1萬5千多名國高中生進行研究,顯示約4.36%兒童時期曾被診斷為ADHD,其青少年階段在現實及網路被霸凌風險,為一般青少年的1.52倍,其中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風險皆為1.42倍、關係霸凌風險為1.45倍、網路霸凌風險為1.35倍。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說明,ADHD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3項主要症狀,通常4歲以上症狀就會顯現,7到9歲時期最明顯。

葉啟斌解釋,若兒童時期出現ADHD沒有介入治療,有3分之1到2分之1症狀會持續到青少年時期,通常過動傾向會減弱,但注意力不集中、衝動傾向則會繼續或加劇,導致青少年缺乏控制力,可能衍生翹家、翹課、抽菸等狀況,甚至可能因此產生憂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葉啟斌指出,6歲以下過動症兒童,會以行為治療為主,著重在父母教養;6歲以上過動症兒童,則能依靠藥物治療,改善大腦管控力不佳功能,有效率達7成以上。

原文取自:中時新聞網/李念庭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8%A1%9B%E9%99%A2%E7%A0%94%E7%A9%B6-%E9%81%8E%E5%8B%95%E7%97%87%E6%9B%B4%E6%98%93%E9%81%AD%E9%9C%B8%E5%87%8C-201000176.html

「你是E人還是I人呢?」「好羨慕E人總是可以侃侃而談!」「社恐該怎麼辦?」許多人把社恐當成一種困擾,事實上,像男神梁朝偉、小S的大女兒許曦文Elly都曾自曝有社恐。不過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說法,對社交會感到恐懼、焦慮、害怕,才是正常,也才符合生物本能。為何會這樣說呢?

目前擔任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同時也是該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的葉啟斌解釋,與陌生人、不熟的人寒暄、聊天、互動會有壓力、感到恐懼,這很正常,因為和別人互動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風險」,因此的確需要特別提防、小心,除非建立足夠安全感,與人相處才會比較安心、放心。

當社恐侵蝕生活,怎麼辦?
不過葉啟斌也提醒,面對社交情境,一旦壓力過頭,很可能就會對行為、思考、生活造成一些困擾,當情況很嚴重的時候,便演變成「社交焦慮症」,此時,這些對社交焦慮症族群常擔心自己說話、穿著與行為舉止受他人審視,也憂心自己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令人尷尬、困窘,因而常陷入天人交戰。

當情況進一步惡化,部份社交焦慮症患者甚至不敢出門,也害怕與陌生人見面,連上學、上班等該做、想做的事,都沒有辦法執行,這時,生活功能已受損害,若持續六個月,建議就要求助、就醫,以免病情加劇、生活機能更受傷害。

事實上,不少社交焦慮症患者後來產生了憂鬱症,有研究報告顯示,在社交焦慮症患者中,約四成後來出現憂鬱症,當憂鬱症發作,病患的生活更陷入一團亂,「那個痛苦是難以言喻的」,因此很需專業人員的支持、協助。

缺乏社交技巧,可以這樣做
此外,葉啟斌舉例,有些小孩很怕生、缺乏社交技巧,且對社交充滿恐懼,這時,「並不是像一些爸媽一樣,認為把小孩丟到一個公共場合,小孩就知道怎麼社交。」

葉啟斌建議,父母可以教導一些小技巧,像教導孩子可先在旁邊觀察,看有沒有空檔,或有沒有比較友善的人可以互動,然後逐漸累積一些成功經驗,同時,父母也要教導,若社交、與他人互動過程遭到拒絕,也並不代表一次失敗,就是失敗者,可繼續尋求新的嘗試機會,在父母循序漸進的引導、支持下,孩子的社交技巧也會逐漸進步,而這些方法,成人也是適用。

原文取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 記者蘇湘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3161/8360816


馬上按讚 加入Kimogi粉絲團


下一則:奇檬子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