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3階段助戒毒 出獄前輔導銜接社區 (2025-04-25)

戒毒醫建議 可用長效針劑防復發
衝撞新北市康橋學校環島單車隊,造成七名學生輕重傷的毒駕男子蕭文榮,吸毒史超過二十年,多次戒毒無效。對於毒品犯再犯率高的問題,法務部表示,積極推行「科學實證毒品犯處遇模式」,將毒品受刑人的輔導策略分成新收評估、在監輔導及出監前輔導三個階段,第三階段同時銜接社區治療,以求穩定復歸、抑制再犯。

打破再犯循環 檢推多元處遇戒癮
法務部指出,吸毒者在監只能斷除身癮,無法解決心癮問題,等出獄回到社區,若遭遇現實困境或受毒友誘惑,又會施用毒品;為了打破這樣的再犯循環,近年檢察機關也積極推動「緩起訴戒癮治療、多元社區處遇」幫助戒癮,並依個案需求轉介相關機關提供社會資源,減少再犯。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毒癮治療已走出只靠勒戒的老路,醫療上有越來越多科學化的方式,除了常見的替代療法,還有能抑制毒品渴望的藥物,幫助成癮者減少對「快感」的依賴,若伴隨情緒疾病如憂鬱、躁鬱,還可使用長效情緒針劑,像是每月或每三個月施打一劑,幫助穩定情緒、防止復發。

對於「戒毒處遇」,矯正署表示,目標是希望提供多元、具實證且連續的處遇服務,要做好戒毒處遇,還須提升毒癮或藥癮的治療處遇涵蓋率,增設治療性社區與中途之家,推動替代治療跨區給藥服務與強化偏鄉替代治療可近性;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以家庭為中心的家庭支持服務,才能促進毒癮者或藥癮者重返家庭。

葉啟斌說,毒品問題不是某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該共同面對的挑戰,家庭、學校、社區都不能缺席。

原文取自:自由時報/記者王定傳、邱芷柔、周敏鴻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703467


馬上按讚 加入Kimogi粉絲團


上一則:台灣小六改錯題出現殺人溶屍內容遭批評 精神科醫生:或令學生混淆

下一則:輕生重返國人十大死因 15至64歲人數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