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心動力」涉違法送檢偵辦 購買心靈課程需注意哪些? (2025-03-05)

YouTuber錫蘭日前揭露大型團體覺察訓練(large-group awareness training,簡稱LGAT)的心靈課程,認為其涉及心理操控學員,引發社會關注與討論。

台北市衛生局、教育局前往開設心靈課程的「ASK心動力」公司稽查,認定此機構疑似違反《心理師法》第42條,未取得心理師資格就執行心理師業務,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並向民眾示警:「心靈課程不等於心理諮商。」

常見的心靈課程爭議有哪些?
北市法務局消保官楊嵐雅指出,常見的心靈課程爭議問題包含以下3點:

課程暗示具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效果,誤導民眾報名。
要求學員向其他人介紹課程並協助招攬報名。
鼓勵民眾分期付款上課,但分期付款實際上可能是小額信用貸款,簽約後往往難以解約,或需要支付高額違約金。

合法合理的心靈課程需具備什麼條件?
符合《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與《心理師法》
教育部表示,公司業者開設心靈成長或潛能開發相關課程,若課程在固定場址、對外招生超過5人以上並收費,且合計修業期程30天以上,應依《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規定,申請補習班立案;若未依規定申請即開班上課,將處以罰鍰並勒令停辦。

另外根據《心理師法》規定,若未取得臨床或諮商心理師資格,即擅自執行心理師相關業務,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科新台幣3萬元以上至15萬元以下罰金。

課程內容透明、無強迫與不當身體接觸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醒,民眾參與心靈課程須保持警覺,若遇到以下情形,就代表該課程很可疑,可至衛生局或地方政府檢舉。

1. 課程內容及講師訓練不透明。
2. 違反學員自主意願、強迫揭露創傷。
3. 製造偶像崇拜、要求推銷拉人並收取高額費用。
4. 宣稱有療效卻發生不當身體接觸。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葉啟斌表示,若民眾上完相關心靈課程後,發現生理需求被剝奪,或是嚴重影響自我思緒,甚至有自傷或傷人的念頭,須趕緊就醫求助治療。

台灣如何處理違法心靈課程?
2023年,一間成立33年的心靈成長機構「POP心理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遭學員指控負責人與講師均不具備心理師資格,卻以「潛能心理學」名義開設心靈成長課程,並誘騙繳交高額學費,課程內容甚至涉及性霸凌與肢體暴力等不當行為,導致眾多學員身心受創。檢方偵查後於2024年6月以詐欺罪起訴該公司,至2025年仍在審理中。

台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2023年針對相關心靈課程調查,共查獲3間以管理顧問業名義開設,但未依法申請設立短期補習班的心靈課程,且因學生人數眾多,因此各處最高罰鍰新台幣25萬元。

另外,同時間內亦查到9件違反《心理師法》的案件,其中2案為不具心理師資格但擅自執行相關業務,已移送地檢署偵辦;另7案則為非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的廣告違規,已予以裁罰。

台北市教育局終身教育科專員林岳璋表示,2025年初也稽查16家相關機構,其中12家因規模較小,尚不符合《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中對短期補習班的定義;另4家則因稽查當下未發現業者有授課行為,因此均未裁罰,但已輔導業者儘速申請補習班立案,否則不得對外招生上課。

稽查課程的困難之處?
目前並沒有針對心靈課程的專法,因此實務上很難規範,僅能視個案情形而定。

但這些心靈課程的開班時段與地點往往不固定,且資訊隱蔽不透明,政府部門若要查察相當困難,教育局必須要在違法事實發生時抵達現場,並有相關證據或有學生願意受訪才能開罰,導致相關業者容易遊走法律灰色地帶。

原文取自:公視新聞網/姜筑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40699


馬上按讚 加入Kimogi粉絲團


上一則:這5種個性最需要,AI腦波儀90秒讓人看見憂鬱症

下一則:不同世代的母親觀_媽媽的育兒拉鋸戰 建立和諧支持網